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赵欣颜 《经济师》2001,(2):135-136
消费信贷是我国商业银行新兴的业务 ,也是商业银行未来利润收入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消费信贷业务的国际互联网宣传、业务协作网络的健全、个人消费信用体系建立等有关拓展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问题进行了专述 ,旨在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军 《经济论坛》2013,(11):71-73
消费信贷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产生以来,经历了由缓,tt~,l快速的不同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消费信贷业务健康顺利地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也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是带来的风险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风险的管控措施,对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罗玮 《经济视角》2013,(3):32-33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命题,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伴随城镇化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给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局限性和城镇信贷环境的不成熟,也给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应制定城镇化信贷市场消费信贷业务开发战略,合理选择目标市场,完善消费信贷业务制度和产品设计,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消费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直接发放给个人或家庭,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教育、医疗、旅游等其他消费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自1998年起陆续制定一系列促进消费信贷的政策,1999年又出台了 《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并没有迅速展开,与社会各方面 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仍存在一些“瓶颈”因素。这些掣肘如果不能得以有效解决,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6.
消费信贷是向人个或家庭发放的用于购买高价值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等方面的贷款。消费信贷起源于西方,特别是60年代以后,消费受到官方的鼓励,加上银行资金充裕,信用卡业务的开拓等因素,使商业银行从轻视信贷转向积极开发消费信贷市场,从一些国家的情况看,近十几年来,消费信贷以突飞狎进的发展速度,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境地,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消费信贷起步较晚。1999年才处于整体起步阶段,消费信贷在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中所占比重很小。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出台,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而开展消费信贷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对调整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衡兵 《经济师》2004,(7):43-44
不成熟的个人信用环境已成为中国目前发展消费信贷的瓶颈 ,个人信用制度的缺乏给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带来的是高成本和低效率。文章从建立商业化运作的资信机构、加强个人信用法律法规建设以及商业银行建立银行内部的个人信用制度三个方面对构建个人信用制度、推动消费信贷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也不断为普通百姓所认可接受。它给人民带来了便利与资金支持,不断丰富其社会生活。但是由于贷款业务对象多、期限长、范围广等特点,使消费信贷存在巨大的潜在危险。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成为该业务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以来,汽车消费信贷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品种。近年来,在汽车价格下跌、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汽车消费大幅度攀升。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为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也推动了汽车消费信贷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几乎所有银行都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成为仅次于个人住房贷款之后的最重要的消费信贷品种。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活跃和扩大汽车消费,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消费信贷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消费信贷的现状,并从理论高度分析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存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及信贷政策的支持,使得住房消费信贷发展迅速。各大商业银行也把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其工作的重点。然而,面临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诸多“瓶颈”因素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地基层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中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当地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子鉴 《经济视角》2006,(12):81-82
消费信贷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住房信贷、汽车信贷、耐用消费品信贷、助学信贷等业务获得迅速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一、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及信贷政策的支持,使得住房消费信贷发展迅速.各大商业银行也把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作为其工作的重点.然而,面临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住房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诸多"瓶颈"因素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地基层商业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中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当地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相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发展消费信贷 扩大国内需求 深化金融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正清 《经济师》1999,(9):49-50
发展消费信贷,不仅可以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完善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但是,当前发展消费信贷也存在许多障碍,如消费者观念的陈旧、意愿不强、缺乏法规指导、缺乏风险转移机制、商业银行重视不够等。因此,必须努力从消费者、银行、政府三方面寻求对策,使消费信贷尽早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5.
张腊凤 《经济师》2002,(2):247-248
文章从供需的角度 ,深入分析了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 ,认为应从转变观念、调整收入政策、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加大商业银行创新力度等方面寻求加快消费信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消费信贷是以贷记卡为载体开展的消费信贷。 1999年 3月 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允许商业银行发行贷记卡 (先消费 ,后还款 )。而且制定了鼓励持卡消费措施 ,这表明一个扩大信用卡消费信贷的契机就在眼前。通过分析信用卡消费信贷开展的有利因素、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林训立 《经济论坛》2010,(12):82-84
消费者贷款定价属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零售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法对消费贷款品种进行定价。但这种定价方法有缺陷。笔者把客户盈利性分析定价应用到消费信贷定价中,并对它有所改进,从而建立了一种更适合消费信贷定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利益机制、经营观念、信贷风险等方面,中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应从推进经济制度改革、转变经营观念,增加消费信贷品种、开发潜在优质客户群,防范信贷风险、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商业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及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贷业务水平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赵占伟  张贵峰 《经济师》2001,(7):152-152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已陆续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这是国家作为扩大国内需求采取的重要货币政策,且被大多数人(包括业内人士)认同,但由于种种因素,使消费信贷不能借着信用的本质优势而成为我国消费方式和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主流。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促进其快速发展对于现阶段启动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消费信贷真能启动消费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启动消费,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住房信贷和汽车消费信贷,但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表明,消费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那么,消费信贷真的能启动消费,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吗?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