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教育年限和成本法分别核算出我国1982~2011年间人力资本水平,运用ESDA描绘了31个省区"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了全域及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随后构建了空间Lucas模型,通过面板回归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作用,尔后核算出各省区人力资本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省域间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显著的集聚态势,且存在强烈的全域空间相关性,但局域间存在差异性,同时从总体上看,相邻省区人力资本对本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距离衰减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Benhabib-Spiegel模型探讨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取决于考察省区人力资本水平、邻近省区人力资本水平,以及考虑地理距离的考察省区技术追赶效应;人力资本平均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邻近省区人力资本对考察地区TFP增长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区若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就必须选择均衡适度的人力资本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3.
异质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构建了卢卡斯作用机制、尼尔森—菲尔普斯作用机制及其联合作用机制下的空间经济增长模型,运用中国27个省的面板数据,对各类型人力资本作用经济增长的机制、显著性及其空间外溢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基础人力资本与知识人力资本均是通过尼尔森—菲尔普斯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其中,知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技能人力资本与制度人力资本在各种机制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统计上均不显著。反映出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层次低下。(2)各类型人力资本的空间依赖性均显著,表现出各类型人力资本对邻接省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双高型区域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个省区1996~2007区间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存量、无差别劳动、一般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均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物质资本存量对双高型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依然最高,达到93.5%,表明其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入拉动。(2)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经济增长是必然的,同时经济增长又促进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四个省区经济增长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固定资产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尚未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迫切要求各省区,特别是人力资本丰富的双高型区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实现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向人力资本推动型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经济研究》2007,42(6):106-118
本文区分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就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在增强省际数据横向可比性的基础上,应用DEA方法测算了1980—2004年各省区的TFP、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我们发现,我国的TFP总体上是增长的,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接着,我们应用非线性广义最小二乘法,探讨了省际技术进步的空间扩散问题,结果证实我国存在着从北京、上海、广东向其他省区的技术扩散,而且这种扩散依赖于空间距离;技术扩散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不仅能够带动自身的技术进步,而且能够促进其他省区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逐渐演进为双峰状,趋同文献把这种现象称为双峰趋同.该文采用数据包络法(DEA)把我国30个省区的增长归因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探索我国省区增长分布演进的机制,发现物质资本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而且该发现是相当稳健的.  相似文献   

7.
该文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逐渐演进为双峰状,趋同文献把这种现象称为双峰趋同.该文采用数据包络法(DEA)把我国30个省区的增长归因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探索我国省区增长分布演进的机制,发现物质资本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而且该发现是相当稳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徐现祥  舒元 《经济学》2004,3(3):619-638
本发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从“单峰状”逐渐演进为“双峰状”,趋同献把这种现象称为“双峰趋同”。本采用数据包络法(DEA)把我国30个省区的增长归因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技术转移(效率提高),探索我国省区增长分布演进的机制,发现物质资本主导着我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而且该发现是相当稳健的。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高等教育主要承担着输送、培养人才的功能,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中国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科技合作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显著;第二,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专任教师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尤为明显;第三,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空间外溢性,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的经济增长外溢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增长,不仅需要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挥高等教育的经济增长效应,还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不断完善并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学术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红  丁嵩  刘光柱 《经济地理》2012,32(7):30-36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GIS方法对1997—2010年处于全国经济边缘的广西区内空间差异格局进行分析,发现其县域经济已初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发展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总体空间集聚水平仍较低。在局部差异方面,高—高类型区集中在桂南县域及柳州、桂林中心城区,低—低类型区集中在桂西及桂中县域。受空间相互作用影响,边缘省区内核心—外围结构显著。经济热点区在保持总体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向桂南沿海的北部湾经济区集聚的趋势。经济增长也具有较强空间关联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快速跃迁,增长的空间差异缓慢缩小。进而,从历史发展基础、地理区位、开放开发政策和空间邻近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边缘省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因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苹 《经济经纬》2008,(3):67-69
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年~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中国地区人力资本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间可能的相互作用。结论显示:来自邻近地区的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指标每增1%,本地区经济增长分别平均增加约4.79%和0.64%,然而,邻近地区中等教育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负外溢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部门内的溢出效应,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鲜明的非线性关系,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门槛值(7.6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1);同时,由于受人力资本自身存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只存在一般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构成社会总资本的两种基本资本要素,其数量和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可比、一致的原则下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5-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总资本存量及各资本分量水平,比较分析了各省市间在资本数量、资本结构、资本水平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反映了我国资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数据包络分析(DEA)得到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来指代各省的人力资本情况,综合采用普通面板回归、空间面板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以及平滑转换面板回归这四种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在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贡献的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门限效应.基于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应当加大对邻省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低省份的科教支出并努力提升这些省份的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而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较高的省份,不适宜从改进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思路来追求更快速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判断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前提。利用2009年中国分省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数据,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工业增长的动力源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本和劳动的投入,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为98%,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式增长;同时,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弹性之和为1·2,说明中国工业增长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因此,通过规模扩大促进经济增长仍应为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增长中要重视劳动的产出弹性增加,即人力资本是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未来持续动力源。  相似文献   

16.
陈敏辉 《技术经济》2011,30(5):89-93
从理论上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基于2000—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分析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通过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途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抑制人力资本积累进而阻碍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通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95,自引:2,他引:195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 ,对中国自建国以来 ,特别是 1 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省际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 ,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收敛”(clubconvergence)特征 ,即按东中西划分的区域内部人均产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 (conditionalconvergence)的特征 ,即在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收敛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还显示 ,各地区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增长收敛性构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