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使中国银行业成为我国服务业中迎击国际竞争挑战的先锋行业。外资银行涌入中国,将逐步拥有与国内银行同样的市场准入与经营范围,享受国民待遇,必然会从业务领域到市场空间与我国银行展开全方位的竞争,从而对国内银行业形成巨大的冲击。学习西方银行的先进经验,掌握和发展现代化管理技术、提高竞争力和改善经营绩效将成为我国银行竞争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逐步进入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客户的深层次关系以及银行服务产品营销机制已产生联动效应,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金融业务的竞争.说到底是客户的竞争.服务手段的竞争,没有客户的加入和信任.金融业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将是中外银行竞争的首选对象.这对国内银行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11日,我国银行业为期5年的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步入正面交锋、全方位比拼的时代。自助银行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服务方式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关注的热点,并成为衡量商业银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断定,在未来内外竞争的夹击下,自助银行高效的自助服务方式、科学的管理模式,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竞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融电子化》2004,(7):70-71
随着我国银行业逐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市场体系,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加入WTO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又使得各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与挑战。在内外夹攻之下,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创新和变革成为我国各银行寻求突破和发展的主旋律。银行信息化也围绕着这个主旋律不断走向纵深。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后,外资银行将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众家银行也在苦练内功,加紧备战,银行业务与服务充分竞争的“战国时代”即将来临。作为银行业务竞争的“桥头堡”,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无论是外资银行,还是内资银行,都不约而同地将竞争目标锁定在“贷记卡”这个业务品种上。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作为国内银行业务新增长点的网上银行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定位为传统银行的网上渠道,没有形成特有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只有尽快确立我国网上银行的竞争战略,加快网上银行的发展步伐,国内商业银行才能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确立优势,从容应对挑战。本文通过对网上银行的四大竞争战略理论的介绍和分析,提出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7.
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及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金融》2006,(9):7-11
2006年末,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提升竞争力,适应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形势,已成为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加入WTO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状况与特征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外资银行的发展特征和国内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后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严峻性,并结合实际对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商业银行进行了流程改造,核心竞争优势得以巩固或重塑。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已全部完成,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当前“部门银行”的架构已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发展的体制性弊端。本文将在介绍流程银行的内涵、管理理念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国际知名银行流程改造的经验,并结合当前国内银行部门银行的体制弊端,提出加快流程银行建设的必要性和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涛 《中国金融》2006,(3):58-59
我国的银行保险是在外在压力和内在需求的合力作用下诞生的。近年来.其发展也出现反复。自1995年起.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开始逐步合作.为共同客户提供银行保险服务。为应对竞争压力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1999年以来,银行与保险的合作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出现“银保合作”热。银行保险与个险、团险一起成为寿险产品的三大险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手机银行应用环境及客户市场的逐渐成熟,目前手机银行成为国内银行竞相发力角逐的新兴热点市场。在市场格局尚未定型之前,主要银行已开始行动,激烈的竞争态势初现端倪。国内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情况到底如何,银行应如何看待这个市场,如何投入市场竞争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笔者对此进行了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国内银行业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出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融业的开放问题都会是最重要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人世后,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来华发展业务。虽然国内银行业可以更好地吸收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改革,但是在客户竞争、人才竞争,尤其是银行机制的竞争上,外资银行会给国内银行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2.
金维虹 《中国金融》2006,(15):53-54
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资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正在改变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方式,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银行信息化的发展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到网络,再到争发贷款,说白了,这番进行的“圈地”运动,都不过是因为竞争造成的。国内几大银行的竞争自不用多说,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银行两年后可与中国企业开展本币业务,5年后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这就使得刚刚起步的我国网上银行将不得不面对外资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挑战。如何把严峻的挑战转变成发展机遇,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一个必须而且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将丧失现有的优势和所拥有的市场。而眼下此番“圈地”运动,无疑发出一个迎接挑战的可喜讯号。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村金融》2003,(6):63-63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承诺兑现的日期日益临近,外资银行跃跃欲试、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抢占我国金融市场份额的举措:诸如,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机构,与国内银行组成各种形式的联盟或合作。中外银行竞争势必显现“六大趋势”,而银行卡市场无疑将成为中外银行争夺的重点之一,读了下面的两篇章,你是否会感到;狼,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一、银行电子化竞争演变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不再只是银行开展业务的一种辅助工具。银行电子化水平已经成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银行市场运作、金融创新、客户服务、量化管理的技术基础。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银行电子化就已经直接参与到银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在我国加入 WTO后,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体现为银行电子化水平的竞争。银行电子化竞争的演变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1.电子网络化阶段   国内银行的电子网络化建设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局域网到广域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十分重视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基层农行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状况与农行总行的要求和自身实际需要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全面放开,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所以,加快发展基层农行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农行的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业务已经刻不容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沈欢欢 《金融论坛》2011,(12):92-98
本文在总结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成熟私人银行系统应具备的特点,进而指出我国的私人银行存在服务观念有偏差、产品针对性不强、产品来源较为局限、缺乏国际竞争力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私人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竞争最激烈的业务之一,应该适应中国国情、民情,发挥国内本土银行的竞争优势,即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以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迅速变革,银行的金融企业特征以及银行金融服务的同质性趋势日益明显,银行间的竞争越演越烈。金融市场的竞争将迅速转变为体现银行综合素质的品牌的竞争,珠三角地区农信社创立自己的银行品牌已经成为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银行公关形象初探周少麟目前,国内金融系统特别是银行业中,公共关系意识还相当淡薄。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我国即将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银行将面临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剧烈竞争。因此,任何一家银行,都必须树立起良好的银行公关形象,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日期的临近,高度市场化的银行卡业务,必将成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一个突破口,而最具市场魅力、在国内才刚刚起步的贷记卡,则是外资银行争夺的焦点。据悉,已有不少外资银行开始对中国的信用卡市场进行调查。迫于竞争的态势和压力,国内已有部分银行在尝试开办贷记卡业务上迈出了一步。但如果国内银行不注重借鉴国外银行开办贷记卡业务的成功经验,克服目前在准贷记卡业务上存在的不足,改革现行的银行卡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和服务理念,要启动国内贷记卡市场将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