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之友》2010,(7):39-39
桑树虽是耐旱植物,但在缺水情况下,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长,叶子会变得小而薄,甚至枯黄脱落,产叶量大大减少。今年广西自开春以来,各类农作物均遭遇严重干旱,桑树生长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大部分养蚕区施肥和养蚕时间被推迟,病虫害也增多。为减少损失,尽快养蚕,保证广西今年桑蚕生产任务的完成,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阳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宜人,森林繁茂,水源充足,适宜桑树生长.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阳城形成了一套以阳城蚕桑为主的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养蚕大国,桑树种植在我国一向具有较高的经济收益。然而要保证桑树的长势和后期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桑树的选种、栽种和后期管理都需要十分注意。唯有优良的栽培技术搭配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让桑树的成活率更高,养蚕收成更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给桑园表土进行稻草覆盖,调查桑树的产叶量、土壤生物种量、土壤质地、桑园病虫害、亩桑养蚕量、养蚕成活率和产茧量等指标。研究分析发现,稻草覆盖桑园表土后,桑树生产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覆盖稻草对桑园土壤有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农 《农家之友》2007,(8S):29-29
一、桑园灌溉桑园的灌溉时期,应根据桑树生长阶段对水的需要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来决定。春季桑树发芽开叶时期和夏伐的再发芽期需水量较大,如果此时土壤水分不足,就会影响桑树发芽。夏、秋季是桑树旺盛生长期,是全年需肥、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时土壤缺水,就会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本文中,对湖丝名称的产生以及湖丝之优质特性形成的原因做一些探讨。从明中叶到清前期,我国的蚕桑生产的区域已相对缩小,集中于杭嘉湖地区,尤其是以湖州为中心的一带地方蚕桑生产最为发达,是国内外丝织原料的主要供应地,并且以优质闻名。蚕丝贩卖商称这一带生产的蚕丝为湖丝。杭嘉湖地区所生产的蚕丝之所以能达到品质优良,除了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桑树生长外,明清时这一带地方桑树栽培技术水平较高,桑叶叶质好,是湖丝优质的基础。养蚕技术精细,保证蚕的健康发育生长,也是湖丝品质优良的一个重要原因。缫丝水平的提高又是湖丝品质优良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桑树功能与作用的介绍,提出要重新认识桑树,发挥其保国、安民、富民作用。倡导种桑养地整治国土,挖掘6亿多hm2非耕地的巨大潜力;种桑养蚕走丝绸强国之路;种桑养人走健康之路;种桑养畜构建中国现代畜牧业。  相似文献   

8.
“绿色摇钱树,白色致富虫。”养蚕成了北流市隆盛镇秧道村平秦屯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走进平秦屯养蚕女能手卢健的家,气派的四合院吸引人眼球:两层的钢筋水泥楼10多间房子,还有地下室,这可是靠种桑养蚕建起的“蚕桑楼”。卢健说,她种桑养蚕10多年,如今种有桑树4.5亩,每年养蚕15批,每批2张,一年下来养蚕收入不低于2万元。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苍溪县唤马乡云龙村在发展养蚕业方面,走出了一条集约经营、立体开发、循环利用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1991年全村养蚕631张,产茧36800斤,人平43斤,比1990年增加16000斤,今年春季又养蚕240张,全年计划养蚕850张,蚕茧产量可望跨过5万斤.他们的经验是:一、集约经营.全村242个农户有226户建起了密植桑园,面积181亩,定植桑树32.4万株.实行集约经营,坚持栽桑、管桑并重.一是严把建园质量,狠抓桑树管理.引导农户本着相对集中、方便管理的原则选好建园地址,并按照村上统一选定的栽培模式及规格定植桑树,对老桑园进行有计划的更新改造,在桑树的管理上,实行"五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施肥标准、统一修剪质量、统一防病治虫、统一组织检查验收,实  相似文献   

10.
初夏之际,我们慕名来到被誉为“蚕桑之乡”的巴中县三江乡,进行调查。惊喜地发现,栽桑养蚕在这个乡产生了显著的效应。据调查统计,全乡1989年有桑树380万株,加上今春新栽植的共达630万株,人平已达365株。去年底共养蚕4500余张,产茧26万斤,收入现金130万元,人平80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人平250元以上的有17个社,占全乡总社数的31%。民主村6社,54户社员,户户栽桑养蚕,1989年底人平有桑树440株,共计养蚕266张,产茧15600斤,收入80680元,人平达318元,占该社当年人平纯收入814元的39%.  相似文献   

11.
正阳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交汇处,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宜人,森林繁茂,水源充足,适宜桑树生长。据史料记载,有关阳城蚕桑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在历朝发展过程中蚕桑都作为重要的生活、生产方式,可见阳城蚕桑历史之久远。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  相似文献   

12.
<正>把蚕养好,抽出的蚕丝卖出的价格十分可观,可养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蚕的生长要挑天气,除了春天和初夏,哪个季节养蚕,都容易发生病害。另外,蚕在生长期间还要吃下大量的桑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和成本。不仅如此,蚕还需要相对宽敞舒适的生长环境,这还需要养殖户为它们准备大面积的生产厂房。近年来,因为养蚕的成本越来越高,放弃养蚕的农户也越来越多。拿"丝绸大省"浙江省来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临朐县植桑养蚕历史悠久,1989年全县高杆桑树已达302万株,桑园8062亩,蚕茧产量居全省之首,达120万公斤,蚕茧收入成为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我们对该县杨家集、宫家庄、宿家庄三个村的30个养蚕户1989年桑园养蚕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桑园养蚕成本效益与种植黄烟、小麦——玉米的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重庆市黔江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3万余公顷,属于全国石漠化严重发生地区之一。该县在实践中发现桑树在石漠化地里存活率高,桑树发达的根系能堵住岩缝,保持水土,于是探索将石漠化治理与蚕桑产业发展相结合,大量栽植桑树。经过10多年的发展,该区石漠化地里的桑树已逐渐成林,土地的基岩裸露度由原来的60%以上降至30%以下,单位面积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升到养蚕收入的2500元,同时,石漠化面貌逐年改善,实  相似文献   

15.
宜州市种桑养蚕有三绝:干茧生产白厂丝、绸布;桑枝杆生产食用菌;蚕沙生产有机肥、叶绿素,从头到脚吃干榨净。桑枝杆、蚕沙这些过去是农民的沉重“包袱”,如今却成了“摇钱树”。宜州市种桑树养蚕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去年桑园面积达1.8万公顷,9万多农户40万人养蚕,鲜茧产量4.2万吨,分别占广西、全国的22%和7%,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沁水县位于中条山与太行山之间,全县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是一个山大沟深的土石山区。全年无霜期约17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43毫米。耕地面积50余万亩,其中河谷川地近5万亩,梯田面积45万余亩。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有利用地埂栽桑养蚕的优越条件。 栽桑养蚕在沁水县已经有1,300余年历史。但在解放前发展很慢,桑树不多,蚕茧产量很低。解放以后,特别是1965年农业部在该县召开北方八省市地埂栽桑养蚕现场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我市桑田面积有所回升:桑农种植桑树每亩政府补贴200元左右,蚕农养蚕积极性明显提高,桑田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到3万亩左右,但桑农对桑园田除草深感头痛.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框框雪白的蚕茧码放整齐,工人们手指轻快,正在进行着收摘。每年的夏天,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金牛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了最忙碌的时节。肥西县属于江淮分水岭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栽桑养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起初,肥西县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山南缺水易旱,收成不理想。肥西县山南镇的赵启华专门划出一块地种桑树养蚕,周围邻居都笑他瞎折腾。赵启华第一次养蚕,不懂蚕的习性和养育技巧,造成蚕大量死亡。面对困难,  相似文献   

19.
闻名遐迩的大丰市新丰镇裕南村,靠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全村耕地面积4560亩,桑园面积4100亩,家家户户栽桑养蚕。1999年,全村饲养蚕种1.4万张,生产蚕茧1.2万担,创产值1000万元,人平养蚕收入5000元。小桑树大财路规模出效益裕南村1958年开始栽桑养蚕,至今已有四十余载,当时全村仅有52亩桑园。而到1985年,全村桑园面积却拓展到了1000亩,并开始饲养原蚕。当时,一般丝茧价格只有4元/公斤,而种茧价格高达13元/公斤,巨大的价格差驱动着一家一户向规模化栽桑养蚕靠拢。功夫不负有心人,成片集中的桑园、宽敞的蚕房、扎实的技术,逐渐成为各蚕种场梦寐以求的资源优势,一下子吸引了无锡西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06,(6):41-41
桑葚以其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果品中的新贵。果桑树全身都是宝,除收获桑葚外。叶可养蚕。饲蚕后的桑枝。还可生产实用菌。我国桑树分布很广,桑葚资源丰富。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蚕桑产区应不失时机地加强研究,将低价桑葚迅速转化为系列产品,开发利用桑葚资源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