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在体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宗旨前提下,注重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与《劳动合同法》相比,《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企业用人自主权的规定等更趋理性,对《劳动合同法》中的原则性规定及存在重大分歧条款,做了具体补充和必要衔接,增强了《劳动合同法》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劳动合同法》的贯彻执行。但《实施条例》搁置了部分争议条款,《劳动合同法》仍有多处空白待补充;《实施条例》仍存在规定不明的条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影响在短期挑战大于机遇。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会法》的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教师聘任制使得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发生了变革,从而也给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带来新问题。为此,工会必须在行使参议审议权、加强监督职能、建立维权机制等环节上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工会与教代会的作用,以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带来劳动关系的变迁,从而引起劳动法律的变迁,表现为从《劳动法》演变到《劳动合同法》.法律变迁的逻辑是对法律价值——正义和效率的追求和二者的统一,博弈论方法用数学工具阐释并证明了这一逻辑.根据逻辑推演,独立工会与罢工权是下一步法律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劳动合同法》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理念。企业的发展模式,应由以低劳动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从而成功实现《劳动合同法》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物业服务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在用工方面受该法影响的程度无疑是比较大的。本文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对物业服务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以促进建立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与员工多方利益共赢为目的的,通过转变物业服务企业的用工思路、员工的处理劳动关系观念与方式,以及建立新型劳动关系,适应《劳动合同法》要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实施至今已逾两年,为深入了解《劳动合同法》在基层实施的基本情况,文章选择安徽省东至县作为样本展开调查,分析了该法实施后对东至县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以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8年,随着《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标志着劳动关系进一步被纳入法制化轨道。从表象上看,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劳动用工风险的考验,但从深层次看,《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完善,在赋予劳动者更多权益的同时又显然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赋予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应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劳动关系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和员工有着深远的影响,引发企业与员工之间新一轮的劳动关系博弈。新劳动合同法将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近期,韩资企业纷纷非法撤资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被许多外国投资者归结为罪魁祸首。本文就《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用工成本的影响问题,主要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用工成本的显性影响和隐性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期能使外国投资者更清楚和理智地看待《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坚持了《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全面规范和完善,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检索》课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一门学科。当前,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信息检索》课程存在地位不高,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大纲更新慢;教材的学科专业特长不突出,以及课时、课程安排不当等问题。《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改革,应从优化教学环境、制定新大纲、编写新教材、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对德国功能派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即功能目的论在翻译教学中具有明确目的、确定方法和衡量译本质量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基于“三农”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是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其结果表现为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效率低,即农民和农业贷款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农村金融市场风险大和不良资产率高、金融生态主体功能异化和退化、农村金融生态失衡。因此,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关键在于解决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重塑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夯实农村金融生态的产业基础;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4.
邮政金融和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服务三农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充分利用、发挥邮政金融的优势,辅以必要的政策扶持,以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是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完善我国农村地区邮政金融服务,要避免认识误区,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组建邮政金融集团,尽快出台《邮政储蓄法》,同时,邮政金融也可以在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反洗钱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城三星"理念下的"大保定"建设需要在更大空间内对城市发展进行设计。在"小马拉大车"的发展瓶颈下,保定的城市空间拓展采取"摊大饼"方式由核心地带均匀向外围空间蔓延并非理性选择。"大保定"的构建需要采取"条带"、"点状跳跃"模式的空间蔓延机制。这不仅会使得保定城市空间在短时间内得到拓展,而且可以有序分解保定的城市职能到邻近的核心村镇。在西部山麓和东部高速公路的发展约束下保定的发展选择应该是沿交通干线沿"东北-西南"方向进行条带状拓展,虽然短期内保定的外围空间呈现对称发展状态,但从长期看不对称的"条带状"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好愿景。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人的生态化行为。因此,生态人的培育与塑造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美丽中国"视域下生态人的内涵与特征,接下来对场域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和梳理,最后从主体子场域、时间子场域、环境子场域等方面探讨了生态人培育"场域"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论基于“双证制”的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证书制度在高职楼字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进行了研究、探索与实践。分析了楼宇智能化专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我校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通过毕业生跟踪和职业岗位调研,进一步细化了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基于双证融通的思想,构建了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证书体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2008年12月在省内首次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了智能楼宇管理师鉴定,一次通过率达到89.7%。  相似文献   

18.
从日语动词“アスベクト”的角度,以“た形”“ゐ形”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为切入点,对日语学习者容易混淆的“~ませりごした ”和“こぃませり ”句型用法的不同之处,以及“こぃゐ”“こぃた”“た”的异同点展开了讨论,试图解决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和不易掌握的难点及重点问题,使此范畴的学习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19.
“点——轴系统”理论对于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历史古道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以云南省茶马古道为倒,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沿线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云南省茶马古道旅游发展的点——轴开发结构,力求优化其旅游空间结构,实现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蕲山药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蕲山药是医圣李时珍故里湖北省蕲春县的山药优良地方种,在鄂东地区种植历史悠久。当地特殊的环境气候条件,形成了蕲山药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本草纲目》所推崇。文章在综合分析蕲山药的栽培历史、主产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蕲山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种植与加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蕲山药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