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化学过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化学元素的迁移、集中和分散,地球及各地圈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地壳中分布、分配和共生组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勘查地球化学一般有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植物地球化学测量、气体地球化学测量等方法,本文主要是论述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镜下观察与化学分析,对丰宁─隆化深断裂带脆─韧性剪切变形阶段构造岩与相应的原岩在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讨脆─韧性剪切变形过程中物质组分的集散规律。  相似文献   

3.
阜平地区灰色片麻岩约占太古宙片麻杂岩分布范围的二分之一,主要岩石类型为云英闪长质—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本文对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并与冀东灰色片麻岩和西格陵兰努克片麻岩进行了对比。根据痕量元素特征对成岩构造环境、成岩物质来源和成岩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酸性侵入岩中的包体是其寄主岩浆生成、演化、定位、冷凝的忠实记录者,因而对它的研究是探讨岩石成因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论述了中酸性岩中包体的研究现状。根据其来源可把包体划分为源区包体、同源包体及异源包体;根据其颜色可划分为暗色包体及浅色包体(包括富云包体)。对不同类型的包体,可按其形态、分布、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与寄主岩的关系等特征,予以鉴别。此外,对福建漳州复式岩体中的包体及浙江山头郑火山喷发中心侵入体中的包体特征和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探讨了包体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石湖金矿区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出背斜褶皱叠加成矿断裂的多次活动和石英闪长玢岩脉外接触带与断裂带复合控制部位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是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漳州夏式岩体各次侵入岩主要造岩矿物稀土元素实际含量的系统研究表明,其稀土分布型式和稀土含量都具有内在规律性且随著岩浆的分升演化而发生规律性交化。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中造岩才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有明显区别;副矿物在岩石中虽含量较低,但其中稀土元素含量极高,因而对全岩稀土的贡献却较大,尤其是偏酸性岩石。因此在研究岩浆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时,副矿物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在对萨多—乌纳尔斯克矿区和菲阿格当斯克矿区所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是花岗岩或砂页岩中多金属矿石的主要指示元素之一。因此,下面就要对原生汞晕和外生汞晕的岩石地球化学的特点进行研究。地区的地质构造为由下古生界的结晶片岩、中生界的花岗岩和侏罗系火山沉积物组成的岩石综合体。地区的主要构造单元是萨多—乌纳尔斯克背斜,在背斜中分布着众所周知的多金属矿床。背斜核部出露着古生界的花岗岩和结品片岩。其翼部由下侏罗统的火山沉积物组成。背斜被各种纵、横的断层群所破坏,使之具有断块的褶皱构造。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的野外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冀北地区中三叠世火山岩进行研究,划分了6个火山喷发韵律,发现其岩石组合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玄武粗安岩、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与火山碎屑岩不等厚互层为特征。火山岩的岩石系列,中下部以钙碱性为特征,上部以钙碱性、碱性为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火山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Eu具弱的负异常,具有壳幔混源岩浆的特征,富集Ba、K、La、Nd、Zr、Sm元素,亏损U、Nb、Sr、P、Hf元素,显示其具有岩浆弧带岩浆岩的性质,构造判别图解显示中下部的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早中期后碰撞阶段的挤压造山构造环境,上部的钙碱性、碱性火山岩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后造山阶段的过渡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
寨背顶富重稀土花岗岩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呈岩祩状侵位于大东山花岗岩基东北侧边缘带上。其岩石化学特征属于一种富硅、富钾、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该岩石以富含重稀土元素(HREE/LREE=3.78),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04)为特征,显示出一种高度分异演化的特点。通过相图分析及包裹体研究,确定该岩石的形成温度为700℃~760℃,压力为500b,成岩深度大约在3km 左右。岩浆结晶时有流体存在,其流体的 pH=7.1,Eh=-0.26V。综合其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点,认为寨背顶富重稀土花岗岩属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它与大东山花岗岩体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是该花岗岩浆结晶演化的晚期侵入体。  相似文献   

10.
对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年结果显示,该岩体年龄为133. 2±1. 3 Ma,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丰度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且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_N=4. 24~7. 59],表现为"右倾型"的稀土配分模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海鸥式分布,负Eu异常明显。微量元素以相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Sr、P、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认为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根据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地质背景,结合A型花岗岩的特征,海勒斯台正长花岗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洪 ,男 ,汉族 ,中共党员 ,研究员 ,1 940年 5月生 ,河南省偃师市人。 1 96 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稀有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 1 96 5— 1 973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 ;1 973— 1 989年在河南省地矿厅区调队任副总工程师 ;1 989年调石家庄经济学院 (原河北地质学院 )工作 ,曾任非金属矿产应用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河南省地质学会理事及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1 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 998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学院贵金属研究室主任。张洪研究员从事地球化学 ,主要致力于应用地球化学和贵金属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乌拉尚德地区位于塔里木陆块北东缘增生带,是铁、金、铜、钼、镍矿的有利找矿靶区。为查明该区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资源潜力评价和实现找矿突破提供依据。论文在扎敏敖包一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该区元素的地球化学参数、对乌拉尚德地区的AS2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和以1∶5万水系沉积物加密测量、地质路线踏勘检查为主的三级查证工作。认为AS2综合异常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元素组合齐全,单元素异常叠合好,具叠加晕、多建造晕特征。异常区有两个浓集中心,划分为2个子异常,已知铅锌矿点与异常浓集中心套合好,并新发现伴生有铜、钍、银、锰、砷、锑等多种有益组分。矿带深部铜族元素和钍、镍含量明显增高,外围矿化蚀变发育,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该异常为一显著矿致异常。AS2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明显,地表矿化蚀变广泛发育,是寻找热液型Cu、Pb、Zn、Ag、Th、As、Sb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阿都塔地区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酸性侵入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晚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为222.8±4.9 Ma,早白垩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为127 Ma。晚三叠世中粒二长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强过铝质钾玄岩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具中等—强负铕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为俯冲晚期或者同碰撞阶段的产物。早白垩世侵入岩包括中粒花岗闪长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斑状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具中等负铕异常,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为拉张环境的产物。通过对比大兴安岭北部岩浆-构造特征发现,晚三叠世中粒二长花岗岩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作用有关;早白垩世侵入岩为拉张环境的产物,其与晚三叠世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较大,说明二者具产生于不同的构造体制下,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受古太平洋俯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南岭及邻区重力场特征、莫氏面起伏形态及深部构造格架,探求了它们与钨矿分布的规律,指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构造地球化学障就是在构造地球化学场中元素浓度梯度极大值所在的地质构造地段,其本质是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发生突变而使元素活动性急剧降低从而发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分异和沉淀作用的地质构造地段。接触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是重要的成矿构造地球化学障。本文运用构造地球化学障成矿理论对丰山矿田的接触—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褶皱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角砾岩带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带舌状体构造地球化学障及其成矿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涉县东风湖泉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与离子比例法对泉域内14个岩溶水样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化学组分形成作用系统分析,最后通过饱和指数分析与反向模拟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机理。结果显示:研究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Mg型或HCO_3-Ca型,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径流过程中水样发生方解石、石膏、岩盐溶解,白云石沉淀,阳离子交替吸附为Ca~(2+)—Na+朝正向进行。从强径流区到排泄区水-岩作用为方解石、岩盐沉淀,而白云石、石膏溶解,地下水中Ca~(2+)置换出含水介质中Na~+离子。  相似文献   

17.
获得准确的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是研究陆表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性工作。以内蒙古东来地区为例,为提高对研究区陆表环境过程与变化研究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对研究区进行精细格网上的有效调控与管理,文章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分析法,确定了内蒙古东来地区1∶5万土壤环境中Cu、Cd、Ni、Pb、Zn共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它们的平均值依次为:20. 995 mg/kg、0. 143 mg/kg、25. 712 mg/kg、17. 873 mg/kg和65. 438 mg/kg。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球化学基线值均高于该区的土壤背景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 86、2. 07、1. 49、1. 18、2. 19倍,推断高出土壤背景值部分系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了解区域水体化学特征与其控制因素,可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屏障保护的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羌塘盆地及周边地区地质调查采样测试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值和饱和指数等方法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与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整体呈弱碱性,pH均值高于7,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地下水中具有较高的Ca2+、Mg2+、HCO3-、Cl-、NO3-、TH浓度,而地表水中Na+和TDS的含量较高。岩石风化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化学的主要控制因素,如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和石膏的溶解。此外,阳离子交换作用也是影响水化学特征的重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氧、碳同位素和岩石化学的系统测试,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及最优分割等方法,依据地球化学的演变规律及其所对应的沉积环境以及化学地层学原理,揭示了淮南群的地球化学特征,重新厘定了其内部“组”一级单位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淮南群中Na、Ca、和K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旋回特征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而Mg和Ca、Na元素的分布特征,则又指示出四顶山组形成的古气候已转为干燥,并与δ~(18)O,δ~(13)C测温的结果(29.42℃)具有明显的对应性;依据化学地层学对淮南群内部“组”一级单位的划分结果,与前人依据岩石地层学所划分的结果相比较,显示了较大的一致性,特别是九里桥组的顶界,在地球化学演变和古海水温度变化梯度及古气候变迁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一级划分性;淮南群中δ~(13)C演变曲线特征显示,其下部与燕山地区晚元古代青白口系上部的层位相重叠,进而增加了二者对比、衔接的可行性,更填补了我国中、晚元古代δ~(13)C演变曲线中在900~650Ma左右时间段上的此类资料的空白;淮南群中碳酸盐岩形成时的古海水温度,由老至新有2个最高值,即刘老碑组45.13℃,奶奶庙组35.42℃,显示了时代越老水温越高的趋势,并且似乎还具有150~200Ma的周期性变化;据淮南群及其上覆地层δ~(13)C与δ~(18)O演变特征推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调查,根据岩石组合、岩石成因、接触关系、岩石变质特征及同位素测年资料,将冀北地区劈柴拌组的时代归属于早三叠世,确定了该区存在较强烈火山活动,劈柴拌组为一套浅变质的陆相火山—沉积建造,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和接触关系可分为两个岩性段。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以钙碱性系列的岩石为主,碱性系列次之,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33.24×10~(-6);δEu平均为0.86,显示轻稀土较富集,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较强,具有壳幔混源岩浆的特征,Th、K、La、Hf、Y元素富集,U、Nb、P、Ti元素亏损,为典型的岩浆弧带岩浆岩。综合河北志(2017)早三叠世侵入岩分析,认为劈柴拌组的火山岩形成于早三叠世后碰撞挤压造山阶段的构造环境。将劈柴拌组厘定为早三叠世,填补了冀北地区早三叠世较强烈火山活动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印支期中期后碰撞过程中的岩浆活动,补充完善了早三叠世的岩石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