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粮食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清代前期粮食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导商品,这也是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一个特点。商品流通的范围、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粮食运输的状况,所以对粮食运输量的估计,必然有助于深入研究清代前期商品流通的规模、市场状况,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边疆历来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对象,历史时期中国能够实现统一与国家安定,自然离不开对边疆尤其是北部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发展农业可视为汉代以来中原王朝治理边疆的常用手段,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推行尤为普遍,农业的推行及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发展变化上。  相似文献   

5.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粮食生产卢家宝,汪银玲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生产,这是当前摆在粮食系统全体职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新传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从国家到地方对加强粮食市场管理不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粮食生产卢家宝,汪银玲随着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服务于生产,这是当前摆在粮食系统全体职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新传统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从国家到地方对加强粮食市场管理不但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1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军教授等的新作《气候变化对清代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2021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更是中国社会的重中之重,对历史时期粮食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粮食问题该书以清代华北平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及粮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人类的哺乳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出现"双减"(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和单产总产下降)和"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粮食减产太多,二是担心粮食库存量有减无增)时。以下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信号,是目前困扰我国粮食开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粮食持续生产安全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前提下,保证足够的粮食生产面积和能够在短期内转回粮食生产的耕地面积尤为重要.但从近年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以及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变化来看,多种因素使粮食生产面积保有量并不乐观,粮食的持续稳定供给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全面客观地分析粮食生产形势,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出发,谨慎处理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导向,确保粮食生产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观察家 《发展》2010,(8):6-6
粮食生产遇到了几道坎。 连续六年丰收,“堆满粮食的大山”如何跨越是个总量目标之坎;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已经造成夏收粮油的大幅度减产;中部地区水灾已导致许多农作物要补苗再种;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持续低温影响,小麦冬前生长量严重不足,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减法”之后需“加法”来补,这是一道坎。  相似文献   

15.
16.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平整后的土地片片相连,纵深广阔,很适合大型机械作业。成片的春小麦长势良好,预示着丰收的景象。这是记者日前在河南省固始县采访时看到的农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场景。  相似文献   

17.
改革粮食购销体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来耀勤,杨新科1993年4月1日起,甘肃推出了"稳购放销"的粮改措施。所谓"稳购放销",即保留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销售。这一措施出台后,对全省的粮食购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粮食亩产量的增减,是一个很有意义,和充满了困难的课题。中美及海峡两岸学者赵冈、刘永成、吴慧、朱金甫、陈慈玉、陈秋坤合著的《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农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并得出了近代以来粮食亩产量在不断下降的重大结论。这自然会引起学界同仁的重视,只是在粮食亩产量的估算方法上,有一些问题可能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正于方家。研究粮食亩产量的增减,有一些基本问题需要弄清。首先,是比较同一块地亩,还是比较全国或一个较大区域的平均亩产?在清代中国,有新的大量的边际土地被…  相似文献   

19.
清代四川闽粤移民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遭战乱,造成人口大量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瘫痪之中,史称“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清末和民国年间编修的四川各地方志书在《户口卷》内,绝大部分均有“靡有孑遗”之记录。这虽属夸张之辞,但至少反映了清初四川土旷人稀之事实。面对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凋零状况,统治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人民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  相似文献   

20.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粮食需求将不断增长。而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会越来越多,耕地资源减少的势头难以逆转,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进一步增大。粮食供求偏紧,将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