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网格化管理的不断推进,宁波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目前网格化管理仍无法完全满足基层社会治理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变政府部门主导的线性治理模式为多元合作共治的网状治理模式,发动社区居民骨干、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以多元共治奏响城乡社区治理"大合唱"。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4月中旬,海曙区西门街道对垃圾桶点位过于分散的小区进行撤桶并点。胜丰社区中山雅园小区一个点位的垃圾桶被撤掉后,有一户居民每天依旧将垃圾放在原来垃圾桶所在位置。胜丰社区绿芽垃圾分类督导队负责人汪士伟打听到,这位居民每天扔垃圾的时间在早上七点左右,于是就每天蹲在那户居民扔垃圾的地方等他。我一连在那蹲了好几天,每天都劝他,给他讲‘撤桶并点’的意义,几天下来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扔了。  相似文献   

3.
多元共治与政府主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闻民 《发展》2006,(4):33-35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综合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整体功能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发挥各社会治理主体的整体功能.中国已经迈入多元价值观并存、多元治理主体共治的民主型社会.民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元治理主体在相同治理理念下齐抓共治,协同合作,共谋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4.
传统由政府、市场或社会组织等单一主体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时期遭遇了表达不畅且供给不足、权责不明且职能缺位、决策失范且效率低下和监督不力且评估失效等系列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多元共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在阐释其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构建机制、完善供给体系,确立主体、建构供给模式,优化程序、培育公平环境,健全法律、树立责任意识等路径,对现行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5.
"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社区作为当代社会中的"里胥",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利益共同体,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层治理空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浦东新区以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通过探索社区事务共商共治,创新基层民主治理模式,加快了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和谐浦东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郭家瑜 《黑河学刊》2011,(11):91-92,154
随着全球社区治理新趋势的发展,在中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也实行了多元共治模式来治理社区。为了早日让社区治理的主体能够各负其责,我们借鉴国内社区治理模式的成功之处,探索适合江西社区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经过起步和初创、探索和过渡、改革和转型、调整和完善四个阶段,深圳初步形成了居委会和工作站相分设、社区行政事务与自治事务相分离、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有机结合的"一核多元"混合型社区治理模式。深圳的经验表明,实现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要超越去行政化和再行政化争辩,采取"适度去行政化"路径,将政社分开与政社融合、政权建设与社区自治、国家主导与多元共治有机结合,构建"一核多元"中国特色合作主义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复杂程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使得城乡社区治理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不过,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城乡社区治理还主要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其治理主体较为单一,并且城乡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民间组织由于发育迟缓其作用也难以彰显。因此,构建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培养及以专业化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是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实践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9.
刘荣 《黑河学刊》2013,(12):188-189
社区治理是在城乡社区范围内,政府、民间组织、社区单位、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等主体良性互动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并最终实现社区建设的活动过程,走向城乡互动的良治是社区治理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11.
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对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产学研深度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及转化的重要平台。目前大学科技园在建设进程中,存在诸多外在挑战和内在问题。通过分析多元共治视角下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的构成主体,构建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主要有制度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知识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技术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服务生态圈多元共治建设路径,最后提出多元共治视角下大学科技园建设路径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新社区陆续在浦东出现,如何做好服务管理,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浦东三林经验、碧云模式等镇管社区的探索,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社区管理的矛盾和难题,使得我们的管理服务体系同步进入、有效覆盖,促进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恬 《特区经济》2022,(7):35-39
“物业城市”理念起源于城市物业小区的管理实践,提倡以成熟的物业小区管理经验推广和放大到整体城市区域,实现城市治理。本文从中央顶层设计出发,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创新理念,通过深入分析地方城市横琴新区在“物业城市”多元治理主体场景的创新实践,描绘试图用创新打破“城市治理孤岛”的行动路径,通过构建“物业+”城市大脑神经元系统,以实现精准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市民、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融合共治的良序场景,为城市治理理论创新及模式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结构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方向和目标。要实现从传统治理结构向多元协同治理结构的转变,需要双重整合机制来实现。第一重整合机制是刚性的整合机制,通过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来明确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间的权责,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塑造包容、民主的社区议事组织和议事程序,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方式;第二重整合机制是柔性的整合机制,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塑造形成社区协同治理意识,提高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治理结构运行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以及利益协调和补偿中的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双重整合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公共财政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大致经历了政社分设、政社合一和“乡政村治”三个演进发展阶段.新形势下,“乡政村治”面临着二元权力不能有效衔接、利益主体不能合理平衡和多重关系不能科学协调等现实难题,使乡村治理陷入了一定的治理困境.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机制,形成政府与乡村社会的“合作共治”态势,实现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的对接和融合,是走出“乡政村治”面临困境的一个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的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大方向,森林城市的创建理念和建设始终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贵港市政府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对于森林城市的维持,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建设主体之间的合作治理仍存在不足,如何维持贵港市国家森林城市这个称号,有效进行森林城市治理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是现代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应对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危机的有效途径。积极寻求社区治理网络关系结构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最佳利益契合点,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功能优势,以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的行动实现城市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