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街道社区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在各项建设基础上,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强化城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化运营、智慧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现代城市运营新模式,加快构建"大党建、大社区、大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善治宝泉岭建设是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党委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重点是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推进依法治局。通过积极探索,善治宝泉岭建设正在加快进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社区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黑龙江省共青农场紧跟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社会治理步伐,提出创建"五无社区"发展理念,利用组织保障引领五无社区创建,部门融合强化落实来促进五无社区创建,党员带动激发潜能服务五无社区创建,群众参与融入五无社区创建,社会推进丰富载体深化五无社区创建,在联动融合中有效推进农场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基层工作中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积极探索在开放共治中推进"五项治理",在法治工作开展中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化推进治理工作;着力综合治理,注重联动融合,形成多元化治理体系;加强源头治理,通过排查评估降低风险几率;强调主体参与,着力协商治理;坚持专题攻坚,着力依法治理,稳步提升平安宝泉岭法治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坚持以善治宝泉岭建设为主线,平安单位创建为抓手,以法治理院、平安创院为重点,积极投入到"平安垦区""善治宝泉岭"的大氛围中,全面推进平安医院工作落地生根,普惠于民。实现了"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的奋斗目标,推动了平安医院建设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积极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管理,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径,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直将"平安建设"作为管理局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建立"广泛架网""科技突围""格网交融""无缝对接""筑牢防线""守江护边""整合资源""优势治理"的管理方式,实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的"精准化""效能化""梯次化"和"机制化",逐步构筑维稳多维壁垒,提档升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宝泉岭管理局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扎实做好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工作中积极搜索建立符合自身实践特点的群防群治工作思路,在专群结合工作的具体推进中,从加强安全防范队伍建设入手,构建了以社区民警为主力,治安巡防员、保安员、义务联防员、治安信息员、治保调解组织成员为辅助力量的安全防范组织网络。本文结合宝泉岭管理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状况,以及群防群治专项中的问题和短板,对推进群防群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设善治宝泉岭是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党委坚定推进的三大战略任务之一。在推进善治宝泉岭建设中,法治平安又是重中之重。按照这个治局方略,宝泉岭管理局突出两条主线,打造三大环境,加强"四个结合",坚持"五项切入",全力下好平安先手棋,强力唱响善治主旋律,为建设一个充满公平正义、人民福祉、公共安全、司法公正和权益保障的宝泉岭倾力作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具有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宝泉岭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劣势和主要问题,提出宝泉岭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思考与建议,探索出一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应与城市社区治理相融合,致力打造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为此,应积极搭建并完善社区现代化服务平台,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引领多元化治理,创新治理模式,完善社区治理机制,积极培育具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实现农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社区治理局面。  相似文献   

11.
<正>为弘扬民俗文化、推进农旅产业发展,2019年3月8日,在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之际,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特举办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第六届"二月二·龙抬头"开耕节,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党委书记孟凡龙参加活动并致辞,绥滨农场场长李思军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苍云、纪委书记厉宝昌、宝泉岭分公司副总经理苏彦山、宝泉岭人民检  相似文献   

12.
曹佼佼  夏卉 《山西农经》2022,(8):116-118
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载体。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位于苏北地区的S市T镇古河社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在治理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可供借鉴的“1+4+N”治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在介绍和总结古河社区治理经验以及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苏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社区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国家治理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理论总结,是"以人民为中心"导向下"民生为本"的社区治理范式创新,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提供了理论引领与行动指南。习近平关于社区治理的重要论述包含:坚持党建引领的治理原则,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夯实群众性自治制度的治理基础,协同自治、德治与法治的治理策略等多维实践向度。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疫情风险治理做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城乡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6日,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宝泉岭创作基地在宝泉岭艺体中心授牌。黑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戈授牌,省书协副主席、北大荒书协主席蒋本东和宝泉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李振海接牌。省书协理事、书法活动中心副主任王晓凤讲话,李振海副书记致词。授牌活动结束后,张戈主席为宝泉岭书法创作基地题写了"宝泉凝萃、海纳百川"的墨宝。蒋本东主席和省书协理事、书法活动中心副主任石正军分别对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正>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要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再过5年到10年,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  相似文献   

16.
王诗乐 《农村经济》2022,(11):50-58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社区,从传统农村社区到现代城市社区,“农民上楼”带来的急剧变化和“治理下移”的宏观趋势使“村改居”社区治理面临较大挑战。整体性治理为解决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一系列碎片化问题而生。运用整体性治理整合模型,本文发现当前“村改居”社区在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公私部门及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不同层级及同一层级间缺乏统筹协调、分散的职责结构割裂了社区功能的整体性、传统的行政主导方式降低了社会资源整合水平、信息技术应用不足阻碍社区治理变革等碎片化问题,最终从治理理念与目标、组织体系、治理方式、社区参与及资源保障等维度提出相应对策,试图构建“村改居”社区的整体性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也不同于城市社区,给当前的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治理转型成为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市社区和传统农村社区相比,新型农村社区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在形成机制、居住形态、社会性质、经济职能和职业形态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自身特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治理转型,需要重构治理主体,创新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社会流动,同时也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农村社区治理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传统依靠政府和村委主体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况,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具有应用的可能和必要。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更为完善的协同治理体系,创新社区治理路径,发挥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作用,主动应对社会流动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创新对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的效能、选择标准、转换条件,发现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融入式→内生式"的转换路径;社区居民参与度越高,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越倾向于"嵌入式→内生式→融入式"的转换路径;受制于不同社区治理能力的差异性,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也呈现出相互转换的趋势。此外,从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模式选择、治理主体自身建设、多元主体"三治"融合体系建设层面提出了创新新型农村社区"三社联动"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宝泉岭高级中学将"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作为信息智能化校园建设的战略目标。本文从存在问题、解决方案、客户收益三方面探讨了宝泉岭高级中学校园无线网络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