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全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垃圾的治理工作纳入到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美国是农村垃圾治理较早和效果较好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选取美国农村垃圾治理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各地农村垃圾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美国农村垃圾治理情况美国农村的大多数人不是住在市镇,而是一家一户分散住在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环保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瓶颈。结合农村环保连片整治,通过对陕西关中的眉县、蒲城县、富平县,陕南的西乡县、紫阳县、丹凤县,陕北的佳县、富县、延川县等地进行调研重点了解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等情况。认真分析陕西省农村环保现状、存在的问题就构建陕西省多渠道农村环保投入长效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部分农村大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和化肥,人畜垃圾随便排放等,消耗大量资源,环境污染严重,形成了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状况.为了解决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诸多弊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农村循环经济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通过了解农村循环经济的现状,了解其缺点,然后建立了农村循环经济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把畜牧业发展、治理污染、农村能源开发、物质循环利用、减少林木砍伐、沼液肥田、保护地力等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有特色的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区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较低,加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直接排入水体。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易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发展到塑料袋、快餐盒、废电池与腐败植物的混合体,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又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重点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任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6.
从2008年开始,国家提出并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各地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禽畜养殖污染和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解决危害农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垃圾污染日益严重。现在我国的城市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已有2/3的城市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现象,对城市垃圾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以下就国外部分国家对垃圾减少产生明显作有的垃圾税(或垃圾处置费)分别介绍如下,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我国的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地方实践探索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扶贫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政府越位以及农民缺位导致难以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精准扶贫。文章在协同治理理念下,分析了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的困境以及产生困境的原因,给出了农村精准扶贫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政府独大,社会组织力量微弱,农民的公民意识不强;行政管控不力,法制规范不到位,道德约束乏力。走出农村社会治理的困境,需要从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入手,整合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村委会、村民等力量,更加重视服务协商调解,改进行政监管,更多地运用法制规范、道德约束等手段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卫生,建设生态宜居村镇,湖北省枣阳市近日在全市18个镇(办、区、场)启动农村生活垃圾4年专项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村集体资产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菏泽市金融支持农村集体资产的经验做法主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基于集体信用的担保贷款等信贷模式;金融支持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中存在着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供给模式趋同、配套及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健全配套政策等。  相似文献   

12.
资源短缺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中国是一个废品进口大国,废品大多来自日本。随着中日废品贸易如火如荼的发展,一些潜在的问题不断的显露出来。“洋垃圾”危害甚巨,频频退运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引发了中国的环境与健康安全问题。本文从中日废品贸易中“洋垃圾”输入引发思考,通过中日日常生活垃圾现状及治理比较,得出:我们应杜绝盲目的输入“洋垃圾”。中国不缺垃圾缺治理。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最好的国家之一,中国应借鉴其先进技术与经验,依托分类收集并优化现有处理设施,培养节约生活习惯,保护现有资源,最根本的是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中国应根据自己国情,创造条件,充分利用自己的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内部化,既解决了自身环境问题又避免外来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论文指出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实践存在"多头治理、缺乏协调、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重资物轻服务、工作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性"等缺陷。为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效率,论文提出在基层政府层次上进行组织创新,设立特困儿童社会救助协调中心,以整合输入、协调输出和专业传递为原则构建西部农村地区特困儿童社会救助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的基层行,如何从思想观念、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整合等方面,适应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需要与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农行在完善公司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使基层行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中达到治理的初衷和最终目标,也才能保障农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甘肃省开始了新一轮信用社产权及法人治理机制改革。目前,已形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和合作制县级信用联社三种产权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改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产权结构失衡、股本金异化、股权与控制权相悖以及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信用社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5年,甘肃省开始了新一轮信用社产权及法人治理机制改革。目前,已形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和合作制县级信用联社三种产权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改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产权结构失衡、股本金异化、股权与控制权相悖以及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信用社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吕梁市实际,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土地保障、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备和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三支柱,要构建多层次、城乡整合、协调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较早经历了城镇化进程,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财政支持该领域PPP项目的经验做法也较为完善。本文选取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对财政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的经验做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垃圾处理是人们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消费量呈递增之势,大量的生活废弃物,严重地污染着水源、污染着空气、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呼和浩特市一位环保人士忧心忡忡地说: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垃圾,那么最终我们将会被垃圾吞没。  相似文献   

20.
构建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问题的重要举措。县域视角下推进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障资源、推进县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虽然多层次化已成为各国养老保障发展的基本方向,但对于多层次的划分标准还未真正统一。因此,本研究在厘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老年人的收入分层和需求分类,构建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农村多层次供需均衡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紧紧围绕纵向“分层+联动”的供给主体整合与横向“分类+匹配”的需求结构整合的供需分层适配核心理念,重点从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供给主体、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提供模式和不同需求的养老保障接受者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聚焦农村养老保障多样化需求,助推分类管理与精准施策;二是围绕养老保障供需均衡,构建均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创新机制;三是实施农村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模式,丰富养老保障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