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市民化是解决我国农村转移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影响市民化的制度性不利影响将减弱,未来制约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门槛将逐步拆除,而功能性社会排斥将成为制约市民化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推动市民化进程,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地钱挂钩     
正"人地钱"挂钩是指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基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是调动地方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的政策机制。该词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人地钱"挂钩有三层含义: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加快农民工走向市民化的过程中,确保广大农民真正得到实实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质在于其从农村中彻底退出并融入城市社会,城市住房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退村进城"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政策层面,农村土地产权不完整以及城市住房保障政策部分失灵,致使农业转移人口既无法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以满足进城租房购房的资金需求,又难以得到住房保障支持;在市场层面,房价收入比过高;在社会层面,社会资本匮乏;政策、市场、社会的选择性排斥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解决难度和市民化漂浮困境。基于此,应允许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可抵押以及市场交易,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交易体系,以增加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形成对农业转移人口"退村"的推力;实施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建构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市场主体市民化支持机制以及增加资本建设,形成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拉力。在综合运用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社会力量解决住房问题基础上,探索新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但并不能转变为城市市民。从家庭视角来看,农业人口市民化可以定义为农业家庭由部分转移到整体转移,最终实现家庭市民化的过程。"分步转移"对传统农村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资本能力与人力资本能力。家庭市民化是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分步转移"决策模型,分别对核心农业家庭的部分劳动力转移、全部劳动力转移和家庭整体转移这三种情形进行成本收益估算,用边际方法分析不同情形下家庭净收益的变化,得出家庭市民化的本质是市民化能力不足。最后,以家庭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在职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向城市居民靠拢、成为城市居民的过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界定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论述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必要性,总结了美国和日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完善就业培训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相关法规和搭建融合平台等。  相似文献   

6.
农业转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是其利益相关者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直至平衡格局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协同理论的理念,提出要在政府主导下,动员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成本主体的合理分担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经济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本研究从当前乡—城迁移人口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对于目前成都市典型的乡—城迁移人口城市聚居形态展开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产业引领"和"包容性规划"为核心,树立"功能互补,互惠共生"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进具有市民化能力的外来务工人员"迁转俱进";依托"过渡型社区",探索"大混居、小聚居"的和谐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8.
数据     
<正>中央财政下达300亿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2019年财政部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00亿元,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财政部表示,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特点,合理分配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重点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倾斜,向有效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突出问题的地区倾斜,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9.
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程度明显偏低,在城镇地区的经济融入、政治融入、社会融入和文化融入方面存在种种困难,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是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拦路虎,户籍门槛与福利差距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难的壁垒,等级制的城市行政体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均衡配置资源的障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延缓器,不合理的财税体制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到2020年,推动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难带易、以点带面、以小带大、以新带旧四大基本原则,坚持缩小城乡区域福利差距、强化市民化法律赋权两个核心导向,聚焦"进得来"、"过得好"、"离得开"、"可持续"四个主要内容,抓好随迁子女进城入学、家庭成员定居落户两个关键步骤。推动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举措包括,完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民化导向的城市行政制度改革、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共享的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创新农业转移人口有偿退出与带资进城的土地政策、完善一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权事权匹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并最终实现市民化,是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英国、美国和日本作为较早完成城市化的国家,在应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共生的起源以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共生,界定了共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体现了共生进化的价值理念,指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核心要义是达成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市民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要树立“共生”价值观念,消除市民的误解和偏见;要制定“共生”政策机制,加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功能;要完善“共生”多方主体,达到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扩大“共生”兼容界面。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矛盾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基于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二元经济转换实践,探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动力。本文认为,二元经济转换的发展过程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变迁进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市民化的宏观动力;比较利益的改变构成转移主体的直接经济动因;市民化的有序推进需要提供机会均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动力。面对目前的困境,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形成市民化的整体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是西部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主要是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模型与托达罗模型是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借鉴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始终坚持把理论与实践、宏观分析与微观调研、批判与建构相结合,既注重共性与普遍性,又突出西部区域个性与特殊性。[结果]农业人口转移主要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个部分,二者都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主要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人口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转移两种。西部地区农业人口转移应坚持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三农"现代化"四化"并重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转移农业剩余人口;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重视农业和农村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改变单向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思维。[结论]西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安排与创新,主要解决"转的进、稳得住、有保障、可持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一个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问题,其实质是农民没有土地"退出权"。本文对退出权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首先说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趋势,然后指出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并进行法理分析,进而探讨农民的土地"退出权"问题。结果表明: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应赋予农民土地"退出权",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市民化。本文总结已有文献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目前保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尚未实现长期性转移,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较低。结合保定农村转移人口现状,对推进保定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对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社会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合理分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其市民化的效率。本文在界定农业转移人口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四类:农村走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就地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和被动城镇化的失地农业人口。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难度及意愿都不同,应制定个性化的策略,有所侧重的对其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在,这对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我们针对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展开调研活动,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农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国农业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农业转移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居民,促使城镇化率每年提高0. 87个百分点对中国宏观经济和农业部门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农业转移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居民,拉动了投资的增长,促使土地租金、真实GDP、实际工资、家庭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进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的增加。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使得CPI、GDP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整体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要继续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协调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推进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中,要不断完善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社会融合是农业转移人口迁移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其能否有效实现市民化。利用1086名农业转移人口调查数据,在使用基本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就近迁移和异地迁移者的社会融合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就近迁移和异地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呈现分层性特征。就近迁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融合水平要整体优于异地迁移者,尤其是在心理认同方面的优势凸显,而在经济融合和社会适应层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网络方面。就近迁移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身份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核心任务,对于推动城镇化高质量的运行进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障碍机制分析及战略意义的全面阐述,认为应从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来合理有序的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