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山河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东北部,水阳江畔,属专业渔民村。下辖4个村民组,全村124户,324人,是典型的"三无"(无山林、无水面、无土地)空壳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村级组织运作单一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财政奖补资金。2014年,被列为全区13个贫困村之一。借"三变"改革的东风,山河  相似文献   

2.
山河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养贤乡东北部,水阳江畔,属专业渔民村。下辖4个村民组,全村124户,324人,是典型的"三无"(无山林、无水面、无土地)空壳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天然捕捞和水产养殖,村级组织运作单一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财政奖补资金。2014年,被列为全区13个贫困村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赤壁市总面积172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35.2万人。2003年底,赤壁市借农村税费改革东风,大力精简村级机构,实行合村并组。赤壁市现有182个村(社区)、1745个村民小组及2034名村组干部(其中村干部709人、组干部1325人),分别比改革前减少了95个、599个及1020人。合村并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问题,比如如何合并与分割财务、如何控制和削减债务、如何管理与增效"三资",赤壁市在  相似文献   

4.
水牯冲是资源县延东乡休睦村的一个偏僻村民小组(即生产队)。全组33户、156人,有水田面积126.8亩,旱地22亩,山林面积486亩。1993年,全组农民总收入46.35万元,人均收入2972元。目前全组银行存款约50万元,其中半数以上农户存款超过了一万元;超过5万元的有2户;超过3万元的有2户,超过2万元的有2户。全组33户、156人人均有银行存款3000多元,成为该县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人均存款最多的村民小组。水牯冲,一个小小的山村。究竟他们是怎样富起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涌现出一批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村。现以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和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为例,探索人多地少的村发展现代农业之路。发展基本情况长圩村现有3208人,1156户,27个村民小组,土地3100亩,耕地2758亩。平园池村现有3354人,996户,24个村民小组,土地4856亩,耕地3556亩。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现有28个村民小组、875户、2678人,耕地2766亩,由于交通闭塞、资源缺乏,2012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仅25万元,是个负债120万元的贫困村。为破解发展难题,该村于2013年成立真武粮食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和村组干部以资金入股,创新发展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农地合作,走出了一条村集体自主经营、村民合作共赢的村级经济  相似文献   

7.
武平县地处闽西龙岩市,是福建省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期阶段的主要试点县之一.捷文村属于武平县万安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64户,632人.该村森林资源丰富,有集体山林20 135亩,人均31.9亩,是万安乡人口最稀少、森林资源最丰富的村.全村经济总量中的41%、村财收入的4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均来自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典型的"靠山吃山"的村庄.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是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纯农业村,现有28个村民小组,农户890户,2830人,占地6.6平方公里,农田面积3171亩。前几年,村级经济底子薄、资源少,村级经营性收入仅几万元,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成为摆在村干部面前的头道难题。从实际情况看,发展工业土地不允许,搞养殖业零散气味大,搞高效果蔬市场饱和风险高;从农村种田的现状看,都是老年化种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情况,我们对金坛市2002年确定的12个经济强村开展了村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调研。强村经济三大特色 12个村共有155个村民小组,总农户12646户,41266人,其中农业人口29987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5189个;承包耕地面积35695亩,其中水面10041亩。去年农村三业经济总收入为24.59亿元,村级集体资产净值97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44元。  相似文献   

10.
<正>南源村是荔浦最边远的水库移民村,2017年以前,村集体几乎没有收入,村民多外出务工,村子成了一个"空壳村"。说起以前的南源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兆笑称当时是"巧妇无米、有业无产"。这种局面的改变,来自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资金的到位。"我们争取到财政资金15万元。"从2017年开始,村民们在村干部带领下,精打细算,建起20亩大棚香菇种植示范基地。去年,小香菇成了大产业,给村里带来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富裕起来的南源村摆脱了贫困,建起"香菇宴"农家乐。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潘岔村地处大别山脚下、西河口乡东南部,总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1511人,400户,可耕地面积1564亩,山林面积10400亩,属于典型的山区村,一直以来以种植油茶为主。面对山多地少的“窘境”和老百姓致富的迫切需求,如何进一步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近年来,潘岔村利用有限的资源,整合荒地种植中药材,  相似文献   

12.
戴埠镇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杨国庆王新民尤其俊江苏省溧阳市戴埠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丘陵山区,有“南山门户”之称。全镇辖29个村,2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000人,耕地面积42300亩,山林面积18288亩。山林面积中,按所在区域分:分布在23个村...  相似文献   

13.
<正>茂畈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的西北面,距千岛湖镇3公里,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也是淳安县唯一的"全国文明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总人口1890人,党员110人,耕地面积834亩,园地面积5414亩,林地面积11143亩,有枇杷、柑桔等水果面积4229亩。在村"两委"干部党员的带领下,全村所有的土地都种植了白沙枇杷,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直萎靡不前。  相似文献   

14.
大茫村位于朱泾镇西南部,与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交界。全村区域面积为5.6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501亩,下辖34个村民小组,拥有1380户,共3806人。20 1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1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37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35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5480元每年,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的9%。大茫村从当初名不见经传的经济薄弱村到今天的"全国文明村",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大茫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农业区域化布局为抓手,强化村级管理,坚持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以  相似文献   

15.
宜黄县棠阴镇桥上村有7个村民小组,202户,401个劳动力,2095亩耕地(若田2045亩),9860亩山林(其中荒口4200亩)。1982年实行林业“三定”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办法,除将占山林面积三分之一的衡疏林划分给社员经营外,其余山林和原的集体财产仍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管理,为发展村级经济打下了基础。1983年以来,该村利用上级投资和劳动积累,首先建立了林场、柑桔园两个材办“绿色企业”,接着又利用“绿色企业”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兴办了胶板厂、锯材厂、砖瓦厂、饲料加工厂、鱼塘等5个村办企业,现已收回了全部投资,1990年村级经济纯收入达30500元,一跃成为全县村级经济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6.
正湖南省常德市常水社区由石板滩镇原常水居委会、古堤坪村、现阳堡村三单位合并而成。现有13个村民小组、845户,人口3307人,耕地面积3812亩,山林面积3000亩。该社区情况比较复杂,财会资料不全,清产核资工作难度较大。被确定为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示范单位后,该社区围绕清产核资工作集中主要精力,规范操作,强力推进,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彻底摸清了集体家底,取得了清产核资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会计》2022,(6):55-57
西充县双凤跳蹬河村曾是农业无产业、增收无来源、发展无带动的"三无村".2014年,村党支部引领成立近500人参与的农民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起了600多亩的特色产业基地,修通了5.5公里的村社道路,带领全体村民踩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跳蹬石".  相似文献   

18.
<正>崇明区城桥镇聚训村总面积6330亩,耕地面积3265亩。现有29个村民小组,1290户村民,总人口数2983人。村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115万元左右,农民人均纯年收入1.3万元左右。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聚训村先后获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示范村、崇明美好家园示范村、崇明科普示范村等称号。近年来,聚训村以崇明生态岛建设为契机,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结合本村实际,重点对道路、桥梁、水系、绿化、环卫等方面进行了改造治理。通过  相似文献   

19.
正多措并举发展乡村旅游浙江省绍兴市是鱼米之乡、江南水城,乡村旅游发展成绩斐然,实现了旅游经济的稳步增长和旅游品质的有效提升。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63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2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5%和15.39%。人人参股,户户分红。绍兴市新昌县班竹村全村219户村民以闲置山林入股,流转山林4000多亩、梯田300亩,实现人人参股;村民以2000元每股的形式买入现金股;村集体以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入股。投资在1万元及以下  相似文献   

20.
<正>塘源村位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西面,村委驻地距镇政府7公里,辖6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共799户2896人。塘源村耕地面积632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香芋、柑桔、红薯、烤烟、玉米、蔬菜等。塘源香芋基地2015年被授予"广西香芋村"荣誉称号。自2012年以来,塘源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当地沙壤土、旱能灌涝能排、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结合香芋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