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简称农地确权)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一系列农村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2013年我市驿马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两年基本完成,三年扫尾完善"的要求,全面铺开了农地确权工作。截止目前,孝义市农地确权涵盖17乡镇379个行政村,涉及国土二调面积55.7万亩,全市基本完成了清查摸底、勾绘底图、实地测量、信息公示、合同签订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下简称农地确权),是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这项改革社会关注度高、牵扯面广,不仅是实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制度保障,还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基础前提。从实践层面看,农地确权不仅有利于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等财产功能,还能够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些重大意义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农地确权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是理清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权属不清,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的必要手段。农地确权,怎么确,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明确:确权既不  相似文献   

4.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下简称"农地确权"),作为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原因,导致该项工作的开展遇到很多问题,笔者对工作推进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了认真调研。宣传发动自始至终,绝不仅仅是口号"农地确权"工作的主体涉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乡村干部、农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正农地确权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的人员多,测量的土地地块数量多、面积大。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资金,高效、准确地完成这项工作十分必要。农地确权的整个流程从宏观上看就是一个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的过程。因此,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对确权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经济分析。农地确权信息采集从近几年各地试点开展农地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系统分析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一轮农地确权促进农地流转数量的增加,使农户参与农地转出的概率平均提高6. 36%,同时使农户农地转出面积增加0. 538亩;在农地流转质量上,新一轮农地确权促使农户将农地有偿流转给非本村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农地流转的市场化,但确权并未促进农地流转期限的长期化。因此,应继续推进新一轮农地确权,做好收尾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地流转相关配套措施,为有效发挥农地确权效果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地流转市场是情感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特征,结合集成行为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构建"农地确权→心理认知+交易成本→农地流转"的分析框架。利用广东省9个市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实证研究得出:确权使农户农地转出的参与性提高15%,户均转出面积增加0.34亩,转出年租金率每亩提高230元,转出签订书面合约的可能性提高52.9%;确权通过转出态度、社会规范、控制认知、交易成本四个中间机制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参与性产生影响,其中,转出态度的传导效果最大,交易成本的传导效果最小;心理认知机制和交易成本机制具有交互效应,确权后,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提高农户农地转出态度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规范的影响力、加强农户农地转出的认知控制,从而促进农户农地转出。  相似文献   

8.
农地确权与农户要素配置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确权会如何影响农户生产要素的配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1)农地确权在强化农地产权改善农地潜在价值的同时,将诱导农户不断提高其转出农地的保留价格,从而抑制农地流转。(2)农地确权并不必然促进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在农民倾向于非农就业的情景下,投资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并非是有效的行为选择,甚至存在农地非农化的风险。(3)在小农经营格局下,农地确权对抵押贷款市场的促进作用将是有限的。因此,农地确权并不必然存在促进农地流转、诱导投资激励、改善信贷可获性的内在逻辑。作者强调,挖掘农地确权的制度红利,关键在于盘活农地经营权,通过迂回投资、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从而将农户卷入分工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农地更好实现流转的先决和基础条件,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资源交流的关键性因素。做好农地确权工作,是保证农村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农地确权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农业人口变化大。从最开始承包到户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有的行政村和村民小组的人口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识别出农业生产激励、交易费用、交易价格以及农村要素市场联动四种中间传导机制,构建了"农地确权—中间传导机制—农地流转"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追踪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农地确权影响农户农地流转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整体上并不影响农户农地转出,但会抑制农地转入;(2)对于发生过农地调整、有公交车到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村庄,农地确权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3)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和交易费用机制抑制农户农地转出,并通过交易价格机制对其产生促进作用;(4)农地确权通过农业生产激励促进农地转入,并通过交易费用机制对其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考察了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地确权不仅使农户的农地转出概率显著提高,明显增加流转面积,而且有助于保障农户的权益,激励劳动力外出就业,进而推动了农地流转。在劳动力流动与农地三权分置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效促进农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地确权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将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细分为农业投资、农地流转、家庭劳动分工和经营权信贷抵押4个方面,进而构建"农地确权—要素配置—农业生产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根据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的混合截面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确权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确权在总体上提高了农户农业生产效率。(2)对于没有发生农地调整、农业机械化条件较好的村庄,农地确权能够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相反,对于拥有较多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户,农地确权对其农业生产效率并不产生影响。(3)农地确权一方面通过促进农户加大农业短期投入、增加旱地转入和提高家庭务农人数占比提升其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抑制农户水田或水浇地转入导致其农业生产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52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确权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且对户主年龄超过55岁或户主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确权不确地比确权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且对户主年龄低于55岁或户主未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不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影响农地确权方式的选择,较高的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会激励农户采取确权不确地的方式。因此,各地不仅应积极推进农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而且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地选择确权确地或确权不确地的确权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52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确权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且对户主年龄超过55岁或户主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确权不确地比确权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且对户主年龄低于55岁或户主未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不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影响农地确权方式的选择,较高的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会激励农户采取确权不确地的方式。因此,各地不仅应积极推进农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而且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地选择确权确地或确权不确地的确权方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央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高度重视,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这项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稳步扩大试点范围,截至2014年底,全国1988个县、1.3万个乡镇、19.5万个村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中央安排部署,在去年选择山东、四川、安徽3个整省和其他省共27个整县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再选择9个省(区)开展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河北省PX县的实地调查,探究了农地确权中纠纷的类型、特点和解决之策。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点农地确权纠纷主要分为五类,分别是政策抵触引起的纠纷、承包地账实不符引起的纠纷、承包地四至不清引起的纠纷、承包户及人员变化引起的纠纷,以及承包地块及用途变化引起的纠纷;同时农地确权纠纷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最后,提出四点解决之策:加强农地确权的前期宣传;以二轮承包面积为主,谨慎处理实测面积;以确权确地到户为主,尝试探索确权确股;稳定现有承包关系,民主协商解决。  相似文献   

17.
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互动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具有相互促进的动态机制:一方面,农地确权可推动农地流转健康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农地流转也可促进农地确权的稚步推进.本文初步探索了农地确权与农地流转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地确权是解决农地产权虚置的基础条件,但农地确权的认识与实践误区影响当前农地确权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中把现在确权等同于过去确权,把确权等同于私有化,把确权长久不变与可变绝对对立起来,把确权实践存在问题与乡村治理对立起来等误区尤为突出。本文意在区分传统社会、计划时代、改革开放初期和改革深度阶段的确权背景与涵义。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按照农业部的安排部署,以承担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试点任务为契机,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化解各种矛盾问题,推进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又好又快、稳妥扎实"开展。目前,全省所有的涉农县(市、区)、乡镇(街道)都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承包土地面积6410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69%。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培训。省委、省政府对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确权内涵体系的逻辑结构,并将该逻辑结构含有的三个逻辑层次转换为三个研究维度,展开延伸并检视。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结构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农地确权内涵体系的逻辑结构至少有三个逻辑层次,即产权性质确认、产权框架或三权分置式确认、产权核心或农户承包权确认。农地确权清晰化的进路,本质上是农地确权理念的共识达成和农地确权关系的均衡达成。研究结论:农地确权应做到"三协同、一转化",即协同推进农地产权功能治理市场化,协同推进农地"三权分置"可操作化,协同推进农地确权的技术标准、测量规范和数据管理科学化,以及促进承包地的实物调整向权益调整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