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经交通运输部批准,宁波市正式创建绿色交通城市,编制《宁波市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实施方案(2015-2018年)》,围绕"建设综合绿色交通,打造智慧美丽港城"建设主题,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着力打造绿色交通城市和绿色港口。到2018年底,宁波基本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各领域、全过程,为美丽宁波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过程中,宁波市强化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发展,在淘汰落后运输装备、技术升级和绿色环保等重点环节不断发力,打出了港口争绿、公路争美、运输争速、管理争效的组合拳。今年4月,宁波绿色交通城市创建迎来"大考",交通运输部对宁波这4年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认为创建的各项指标和支撑项目均符合要求。绿色交通梦,在宁波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在创建绿色交通城市成功后,宁波还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绿色交通建设步伐不止。因此,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发展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倡导低碳健康的公众出行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场有关出行的演进。从7000年前河姆渡人的"木桨舟船",到唐代明州港成为我国对外开埠的四大港口之一;从不断延展的城市框架,到今天飞架天堑的路桥建设,宁波人的出行方式一直随着时代的渐进,进行着跨越式的转变。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1世纪。宁波,这座古老又青春洋溢的城市,却遭遇了内在交通的拥阻之痛,不通则"痛",打通城市"任督二脉"已迫在眉睫。轨道交通,一个庞大的地下工程之梦就此萌芽。  相似文献   

5.
<正>7月11日下午,主题为"文明地铁绿色出行,共建美丽宁波"宣传活动在天一广场举行。20个小模特分别代表宁波地铁的20个站点(从高桥西到东环南路),由文明小天使进行"我爱坐地铁"模特秀,还在东门口车站内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拉起横幅,动员  相似文献   

6.
正"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建设大港口、构筑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总体思路,推动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由"基本缓解"到"总体适应"的跨越。但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比4个国家级交通城市创建要求,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宁波交通还存在不少发展短板,集中体现在设施供给、运输服务和发展品质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正交通出行方面关键词绿色出行"这条微1公交线路,我已经坐了快两年,从小区出来坐微公交转地铁去上班,确实比自己开车快多了。"家住西堤阳光的沈先生,从微1线一开通就成为它的"粉丝","微公交+地铁"模式,已经成为很多人上下班的交通选择。市民李先生也有同感,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开车、找车位都需要花时间,还不如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更节省时间。"现在公交车、地铁、公共自行车基本能无缝对接,出门坐公交,  相似文献   

8.
杨芝  胡菲 《宁波通讯》2023,(22):12-16
<正>一张公交卡无缝对接公交和地铁,还能免费换乘,实现繁华都市的“幸福通勤”;一个App掌管全城近38万个停车泊位,实现“一个平台,全城通停”,还能一键导航找停车位……在宁波,绿色畅通、智慧便捷的出行方式日益风靡,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增添幸福底色。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巨人,那么交通便是他的血脉。一个健康的人,一座美好的城,不仅需要血脉畅通无阻、血液流动自如,更需要以一种低碳高效的方式实现延续和发展,这是趋势,也是态度。2015年,宁波市开始绿色交通城市创建工作,4年来坚持把优先发展绿色交通作为引领行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打出了港口争绿、公路争美、运输争速、管理争效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15,(2):12-21
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血管,那么公共交通则是其中奔涌的血液。自国家"公交都市"创建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市交通委集中力量加快"综合交通、生态交通、智慧交通、满意交通"建设,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路线贯穿工作全过程。宁波"公交开路、轨道辅路、自行车上路、出租车拓路"的"四车"一体"大公交"方式日渐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从上世纪60年代穿行在街头的老爷公交车,到如今坐在529路上用4G网络刷微信微博。伴随城市变迁,宁波  相似文献   

11.
安虹 《辽宁经济》2010,(1):104-10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城市建设发展日趋繁荣,城市交通矛盾也逐渐严重,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方便市民出行,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展大运量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布置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科学现代化管理手段,降低工程造价、攻克技术难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使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以绿色低碳、准点方便、安全快捷、节约集约等多种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要素之一。1910年,沪杭甬铁路宁波至曹娥段铁路始建;1912年10月,设宁波最早的火车站于江北槐树路(今江北公园),是年12月22日,从宁波"江北公园"至慈溪(今慈城)  相似文献   

13.
《宁波通讯》2014,(9):16-19
宁波有必要建设轨道交通吗? 10多年前,当决策层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的设想后,这个问号迅速成为市民议论的焦点。那时,轨道通交通还是个新事物,全国也仅有几个大城市才开通了地铁。在一些市民看来,宁波建设轨道交通似乎有些超前了。“事实上,宁波建设轨道交通不仅必要,而且已是迫在眉睫。”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发改委副主任董维克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投入使用,使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具备了可行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嵌入文化元素,提前布局文化发展空间,未雨绸缪,无疑是践行宁波文化强市口号的最好举措;汲取国内外轨道交通的文化空间建设经验,少走弯路,无疑是实现宁波地铁文化起步晚而发展又好又快的最佳途径。构建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潜在优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新闻     
《宁波通讯》2013,(16):30-33
海曙住房公积金"夏季周末夜市"近段时间天气异常严热,为了缓解市民办理公积金业务的不便,宁波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特别推出了"夏季周末夜市"送清凉服务,以方便市民们在高温天气,免去日间在烈日下奔波之苦,中心特地在每周五晚上7:00-9:00开放窗口,为市民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与提取等业务。图为8月2日晚,宁波市民趁着夜间凉爽之际,前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窗口办理业务。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4,(21):2-3
<正>近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质量引领内涵发展全面建设"质优宁波"的实施意见》。建设"质优宁波",成为我市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之后,在更高起点上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工作确立的新目标。近年来,宁波市深入贯彻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主要抓手,全面加强质量建设,质量工作在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8月,宁波  相似文献   

17.
正"非共享,不潮流""始于颜值,陷于实力,忠于服务"……共享出行时下已成为市民生活的热门话题。如今,一辆辆外观醒目、设计炫酷的共享电单车,已经成为早晚交通高峰宁波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款受到宁波市民追捧的"小遛共享"电单车,来自一家宁波的互联网企业——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6月,宁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宁波鄞州信息孵化园。短短三年时间,"小遛共享"已在宁波投放1.5万余辆电单车,覆盖鄞州、海曙、江北、余姚及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18.
龚维玮  谢霞 《宁波通讯》2014,(12):34-34
<正>5月30日10时,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正式试运营。29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奇与普通市民一起试乘轨道交通,亲身体验公共交通出行情况。没有事先安排,没有打招呼,刘奇来到轨道交通福庆北路站。看到车站自动售票机正在调试中,刘奇仔细询问怎么买票、票价怎么计算,并按照提示当场购买了从福庆北路站到鼓楼站的车票。"轨道交通是惠民工程,票价确定充分听取了广大市民的意见。"轨道交通公司工作人员说。刘奇表示,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希望市民出行多乘坐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9.
<正>从运营商全面铺开5G网络建设,到5G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批量面世,再到高清视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成为现实,2019年以来,国内5G产业迎来商用落地。11月1日,作为全国首批5G商用开通城市之一,宁波正式上线了5G商用套餐,5G产业链的众多企业正迎来崭新的产业机遇,市民的生活也将迎来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法治宁波     
《宁波通讯》2015,(5):15
<正>编者按: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依法治国"被一再提起、强调,成为一个政治热词。依法治国精神,具体到宁波,如何领会、如何落实?会对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本期将围绕法治宁波这一主题,邀约市委政法委、市纪委、市法制办等相关单位,在概要梳理35年来法治宁波进程的同时,围绕"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四个关键词进行前瞻性思考,让广大读者对"依法治国"有更为深刻、更为具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