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2018年,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中国声音"愈发响亮和坚定,以外贸和港口为特色的宁波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起航。据统计,2018年1—11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879.6亿元,其中出口5077.1亿元,进口280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2.1%和18.6%。当前,面对国际经贸新形势、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新机遇和贸易摩擦贸易壁垒新挑战,宁波外贸急需理清新思路,谋划新举措,努力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2006,(11):M0001-M0001
"十五"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宁波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19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80亿元,年均递增13.8%,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十位,所属6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宁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数据显示,"十  相似文献   

3.
<正>滕头村的蝶变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波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70年的奋斗征程中,宁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宁波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新时期,要打造乡村振兴宁波样板,应立足自身实际,抓好六个"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海曙区是宁波的窗口,是城市的"客厅"。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海曙区服务业发展基础良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过去五年,海曙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60.5亿元增加到290亿元,财政收入由9.15亿元增加到41.93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区域经济总量不断壮  相似文献   

5.
<正>宁波是全国制造强市,也是全国首个系统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基础。2018年以来,宁波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构建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新格局,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18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688.06亿元,同比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根据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人口4300多万,全省七山二水一分田,处于沿海前线,过去既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经济大省,国家投资较少,长期以农为主,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省,1978年全省GDP仅124亿元,比我省少了23亿元。就是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又没有特殊优惠政策的传统农业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到2001年,全省GDP增加到6700亿元,比我省多2700多亿元,位次由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由27亿元上升到501亿元,比我省多了近300亿元,居全国第5位;农民收入居全国第1位,GDP增幅连续11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是什么原因推动浙江经济充满活力而又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带着这一问题,今年3月6日至13日,我到浙江的温州、宁波、杭州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7.
数字宁波     
<正>10745.5亿元1月24日,宁波市统计局公布:2018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45.5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快于全国0.4个百分点,成为全国第15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2018年,全市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30.8亿元;服务业表现抢眼,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外贸进出口、财政收入、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助力宁波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昆山经济经历了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内向转向外向的两次重大转折,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昆山之路”。1999年,全市实现 GDP171.74亿元,财政收入12.7亿元,分别比上午增长17.5%和47.7%。人均 GDP 从1978年的416元,猛增到现在的29200元,增加70多倍。这一切,从根本上说,主要得益于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的指引,得益于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宁波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此同时,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宁波农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新形势下,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既是整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宁波农业提质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10亿元,总产值达到325.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0.
蔡利 《福建经济》2001,(12):26-27
强化一个基础产业,发展五个主导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延伸八条产业链,建设十大商业生产基地是三明市到2005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几年来,三明市坚持这一工作思路,重点从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加工,健全运行机制,营造宽松发展环境入手,走出了一条具有三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截止2000年12月,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从1997年的9家发展到294家,产值从6.9亿元增加到34亿元;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由8家发展到56家、带动农户从5.9万户增加到32万户,带动农户收入从0.36亿元增加到4.38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农村经济朝着协调运作、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1.
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深圳产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三大产业的高速发展 1.从国内生产总值看:以1979年为基准计算,从1979~2002年,第一产业由0.7273亿元增加到18.87亿元,增长了24.95倍,平均每年增长6.3%;第二产业由0.4017亿元增加到1234.82亿元,增长了3072.99倍,平均每年增长了39.4%;第三产业由0.8348亿元增加到985.72亿元,增长了1179.79倍,平均每年增长了27.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由606元增加到46030元,平均每年增长了14.5%.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年的发展,台州实现了从纯农业向初步工业化地区,从传统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比较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小集镇为主体的城乡结构向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化格局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一是经济实力发生了深刻变化。1978年,台州国内生产总值10.13亿元,财政收入1.19亿元。2000年,台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5亿元,财政总收入53.1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15亿元。到1999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41位。二是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台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渐加快,1978年台州三次产业  相似文献   

13.
<正>宁波是近代中国工业发源地之一,在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近代工业雏形。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始终把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先行先试、改革突破、创新发展为动力,积极推进工业发展,使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三根半烟囱"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工业小市到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70年来,宁波工业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新中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外引、内启、嫁接、整合",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演变。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由2002年底的2家发展到40家,年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利税2.25亿元,带动基地农民人均增收232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4.5%。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开发银行宁波市分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宁波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六争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全力服务宁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分行发放本外币贷款430亿元,实现社会融资总量501亿元,非个人中长期贷款余额、外汇贷款余额均排名全市第一。截至2018年末,分行资产总额1920亿元,贷款余额1634亿元。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在山区26县,山区26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就在于产业发展。通过山海产业协作,提高山区造血能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换,筑牢山区共同富裕之基山海产业协作实现共同富裕(一)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浙江建设海洋强省具有较好基础。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据2020年初步统计,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9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GDP比重为14.2%。2020年,全省沿海7市(杭州、绍兴、宁波、嘉兴、舟山、台州、温州)GDP总量增长至51621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81.9%增长到82.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沿海海岸带地区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7000年的"河姆渡文明"孕育着的中国大港口城市--宁波,以GDP值1600亿元的辉煌业绩从容跻身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其中,个私经济占整个经济总量的45%,全国城市竞争力宁波排名第十,是浙江省惟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全新出炉的《2012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上,宁波再次名列前茅,赫然位于全国第十六位。事实上,对于这张榜单而言,宁波早已是"老面孔"。从2002到2011年,短短十年间,宁波的经济总量连破五个"千亿元"大关,由1453.34亿元攀升至6010.5亿元,已然翻了两番。尤其是"十一五"时期,年均高达12%的GDP增幅,更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乌拉特后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旗域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87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50.7亿元,年均递增21.1%,是1978年的177倍:全年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668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2.5亿元。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的发展关系到宁波既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关系到宁波在长三角区域地位的巩固和提升。宁波力争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亿元,年均递增11%,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围绕主要发展目标,相关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也出现了深刻变化。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是宁波"十一五"的规划亮点。宁波将坚持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