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粮食总产逐年升高,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产粮大县(场)】称号。辉煌的成就,源于这个分公司重视科技、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的农业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把科技兴农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正是因为这样,勤得利分公司以供给创新、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在勤得利广袤而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阡陌纵横,春潮涌动,到处呈现着一片生机与活力。走进勤得利现代化农机管理中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毛主席论断显得格外醒目、亲切。三年来,勤得利农场、分公司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总动力、配套农具数量、农机总作业量、农机化综合水平等主要指标不断提高,农机总动力25.6万千瓦,各类农机具2.65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年底,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职工增收、企业增效"这一发展目标,立足"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从调整结构、夯实基础、强化标准、推广科技、重视人才和转变观念等六个方面入手,强力实施"六轮"驱动。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勤得利分公司已经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以结构调整为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勤得利农业分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山水资源、旅游资源和矿泉资源,为发展绿色农业及有机食品提供了先天条件,这也将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也必将为北大荒的"荒"字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5.
<正>谈及勤得利,最先想到的就是山水新城、鱼米之乡。在这里,奔涌的黑龙江宛如一条游龙,蜿蜒在这片肥沃的热土上。走进勤得利,巍峨苍翠的五星山,滔滔不息的龙江水,风光无限,别样生机。近年来,勤得利农场、分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始终坚持以"生态强场"为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山水勤得利""生态勤得利""大美勤得利"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在实施经济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北大荒农业股份勤得利农业分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开展"强工攻坚年,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定了选准项目定位、立足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7.
<正>皑皑白雪笼罩着广阔无垠的黑土地,古柏苍松掩映着鬼斧神工的"五星"奇观。悠悠蓝天下,一排排红红绿绿的"金戈铁马"蔚为壮观。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致力于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加快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员工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分公司在全民招商的政策驱动下,招大商引名企,实现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喜讯连连。一个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安家落户勤得利,为加快勤得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彰显出勤得利农场、分公司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源优势。近年来,农场结合"大美勤得利"滨水新城的总体城镇规划布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  相似文献   

9.
皑皑白雪笼罩着广阔无垠的黑土地,古柏苍松掩映着鬼斧神工的“五星”奇观。悠悠蓝天下,一排排红红绿绿的“金戈铁马”蔚为壮观。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勤得利分公司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致力于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加快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员工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这大米的口感特好,我去年就在这买的,回去亲戚朋友都没够分,今年多买点",来自北京的闫女士高兴地说。这是北大荒股份勤得利分公司种植的优质有机稻广受各地朋友青睐的一个镜头,这也是分公司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缩影。为了筛选出口感好、品质佳的优质水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自2011年起,分公司先后引进试验、示范优质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企业的血脉。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历程中,勤得利人民高举北大荒旗帜,依托资源优势,创造了北大荒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勤得利文化品牌。勤得利是一个出文化的地方,一条黑龙江流淌着无尽的文化,一座五星山孕育着不朽的文化,一群改天换地的勤得利人创造灿烂的文化。文化是民族之根,文化是企业之魂。增强企业职工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28岁的席海峰是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宁强县分校培训科负责人,也是一名助理畜牧师。在7年的农技服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席海峰始终坚持"爱岗敬业,服务农民"的宗旨,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诺言。他先后11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农业部门授予的"优秀教学能手"、"明星农技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说他是剑走偏锋,有人说他有些憨,放着优越舒适的都市生活不过,偏要下乡去种地当"农民"。在亲朋好友的疑惑中,他用五年时间创建了一处1056亩的现代版"世外桃源",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他就是许昌康达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军奇。人物小传:王军奇,男,1975年出生,1993年入伍,1996年退伍,党员,现为河南省许昌市  相似文献   

14.
正44岁的杨鹏家住陕西省铜川市新区,毕业于陕西财经学院,现在是一名中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于2007年8月注册成立了铜川市神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2年,杨鹏被铜川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民增收"双十"先进典型人物;2018年评为全国农业劳模。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8日晚,勤得利农场庆祝建场60周年文艺晚会在五星会场前广场拉开序幕。受邀回访的老领导、老知青,农场党政领导班子全体及机关干部、农场职工群众一同观看了演出。在演出前,大家首先共同观看了记录勤得利农场发展腾飞的专题片《酬勤得利谱新篇》,展示勤得利60年发展建设的艰辛历程和如今辉煌的成就。感叹在勤得利人们的勤劳与智慧下,让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今日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16.
正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炫目耀眼的成就,名字却多次留在了自治区农业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塔城地区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额敏县十大优秀青年"的光荣榜上。2016年9月,他当选全国"最美农广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扑下身子干事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硬是将只有一个教学班、12名学员的农广校,发展成3个教学班、284名学员,年培训农民3000余名的科技培育  相似文献   

17.
<正>去年,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粮食生产发生可喜变化:粳稻种植面积第一次超过籼稻。今年,这个比例将进一步扩大。这是六合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可喜成果。"充分发挥身在南京大都市的优势,主动对接都市圈、大市场的需求,集中力量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委书记朱志宏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正变为全区的行动。供给侧中"质"与"量"的辩证法说起这个变化,还得从六合的农业产量说起。六合是南京市的  相似文献   

18.
正绿色农业是大势所趋,那么农业如何围绕"绿色"来推动呢?"农业的绿色发展""绿色农业"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是:"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体制变化的方向,以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我国绿色农业源于1992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巴西里约举办的世界环境大会上正式宣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战略。当年,农业部组建中国绿  相似文献   

19.
正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6月8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就"加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建立绿色种植制度"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回答了有关记者的提问。记者:构建绿色种植制度既涉及农艺措施,也涉及投入品,如何有力有序地推进?曾衍德:绿色种植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多项措施。我们提出,在路径上重点是"轮、休、控"三个字。一是"轮",就是轮作。在同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农业风生水起,资本纷纷下乡务农。然而除了褚橙柳桃等少数巨头借东风"火"了一把,更多的人则铩羽而归。淘金农业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在北京清原天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及"额谷"品牌创始人刘达看来,同质化是农产品营销大忌,只有做别人没做过的才能深度拥抱这个市场。遭碰壁好产品也愁没销路朋友圈里大家都喜欢管他叫"达哥",作为一名混迹"媒体圈"、"公关圈"数十年的老江湖,刘达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