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长期以来,"三农"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农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当前,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劳动力向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从城乡居民生活现状看,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倍  相似文献   

3.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成为了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顺应我国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要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发展的重点。农业科技担负重大使命就我国发展的现状而言,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是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小康征程上,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农民。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更加凸显,广大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更加迫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统领。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全局看,城乡发展不协调、乡村发展不充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核心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联系"三农"实际,其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美好需要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十九大精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广东最大的短板,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站位高远、立意深刻,具有恢宏的战略洞察力,为我们重新认识和发现农村的价值、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提供了思想钥匙和根本遵循。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理解"最大的潜力和后劲在农村"、如何挖掘"农村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进行了调研,有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充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性和整体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党中央及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解决掉这个最大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因此乡村振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0.
正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深刻总结党管农村工作的历史经验,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论述,为我国今后"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平衡充分发展,最根本的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2017年,浙江省委、金华市委提出"三年内消灭所有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浦江县檀溪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新的"消薄"模式,激活沉睡的农村资源,走出了一条资源效益最大化的"消薄"路,实现了"整镇抱团、全域摘帽"的目标。檀溪镇集体经济薄弱的基本表现檀溪镇是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北部山区的中心镇,是一个典型的山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落到"三农"领域,就表现为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为解决好这个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句话20个字的总要求,概括了  相似文献   

14.
<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必须充分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地为"三农"做好服务工作。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是城乡差距,最大结构性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要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的政策取向。"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到2020年,要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广大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是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强有力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应开展电子商务产业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分析,将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给予充分客观的评价,及时掌握和了解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状态,进一步推动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报告中将乡村振兴提高到战略高度,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后,我谈四点想法。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农村经济方面体现明显。第一,城乡间收入差距还很大,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第二,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城乡差别还非常大;第三,农村  相似文献   

17.
<正>土地作为农村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保障。为充分挖掘农村土地资源潜力,山东省沂水县积极探索创新土地利用治理“组合模式”,着力做好服务、保护、治理、监管文章,激活土地资源活力,筑牢乡村振兴安全屏障。打好“服务牌”,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建国70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尤为突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农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和全面升级提供了全局性的宏观指导,从根本上得以推动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描绘了"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实现乡村振兴,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是为关键。近年来,发端于贵州六盘水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简称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整合农村土地、山林、劳动力等资源,进行集中开发或投资入股经营主体,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有效撬动了农业农村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这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