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5)
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教育行业需要在课程建设、教师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建立健全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传承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必须以创新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利用创新教育理论,对教师教育专业进行创新教育意义重大。首先分析了创新教育的含义,指出创新教育不仅仅存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而是存在于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随后分析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即具有活跃性的思维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创新教育的思想下,对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调整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统一思想,明确教师教育专业的职业定位。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4,(10)
在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教师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接受的教育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起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担任教师的"教员"角色"朋友"的角色"榜样"的角色等等。本文的目的在于根据教师不同的角色和作用,用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家要创新,教育要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亲自去实践,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去创造.教师更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长期被束缚的创新思维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5.
面对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要依靠教育作为基石,紧跟时代的步伐。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础,是培育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提倡"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联系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历经几次变革,中学物理教学也在广大中学物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可喜的成绩。此次的新课改浪潮给广大一线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他们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有教无类"是新时代各界对教育的重新定义,教师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不仅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还影响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思想.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新时代有着其更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思政理论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和知识传授与行为示范脱节的原因,最后对提高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研究结论能够为...  相似文献   

7.
王宇  徐莹 《商场现代化》2010,(17):190-190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教学方法更是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好与坏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所遭遇的深层次的矛盾与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其背后亦隐藏着教师实践智慧的贫乏,而方兴未艾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探讨更将其核心要素的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提上日程,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教师在课堂所发挥的作用教师越来越大了,教师的智慧是晚近兴起的研究热门热点话题。本文以这种这种话题为文本,浅析一下教师智慧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创业是在当前就业困难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冶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当今社会需求,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本文主要从冶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冶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冶金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方案进行了阐述,详细介绍了冶金类专业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培养方案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构建以及现代学徒制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余秋雨 《商界》2007,(2):22-25
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从经济发展中做出的这种奇怪判断,但在文化上我敢肯定:不会;要直率地告诉国内,国际间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少而又少……国际间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兵法、武打、变脸、权谋或唐装;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主体,其师德师风建设在自身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范类院校思政课教师兼顾着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各类教师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的师德师风将深刻影响新兴教师。分析新时代师范类院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能够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师范类院校教师和教育的发展,使师范类院校思政课教师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不是专业的科研队伍,教师科研有他局限性的特征.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是学生,研究的范围主要是自己的教育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科研的目标是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的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索适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不断的创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专业主义是规定知识分子之所以是知识分子的本质东西.教育大众化的政策选择是造成高校教师专业主义缺失的体制原因,复合型人才观的导向是造成高校教师专业主义缺失的市场原因,高校教师专业主义对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意义.基于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教师专业主义重建的对策有: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构建大学教育新观念,创建高等教育新体系;确立教师与权力、经济的边界,使其回归理性、回归专业;以教师为"专业主体",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杨加 《中国市场》2015,(6):133-134,15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的逐年发展,高校教师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大众日益关注的问题。从以前的师范教育,逐步发展到今天的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对师范教育的补充和完善。从早期的培养教师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师范教育,到现在以教师教育创新为己任的教师教育,这一对教育体系中重要角色教师的变革,可谓影响巨大且深远。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校教师教育,需要有国家的支持、体制的改革等多种特定条件的促进作用下,才能走得更长远。  相似文献   

14.
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得不断提高.本文深入分析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人文素养,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新经济发展时代,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高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职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在职业生涯中,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科研、职称、人际关系、生活等各方面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港,幸福指数并不高。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了解教师的具体需求,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积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6.
所谓职业,就是"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教师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本人对培养学生这一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同时也影响着他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科有着它自身的教育规律和特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更科学的、面向二十-世纪的崭新教育模式.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分析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教育的实施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潘海波 《消费导刊》2013,(7):190-190
支教一年,深入农村教育第一线,真实地感受到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学校硬件不足、教师资源匮乏、家庭教育跟不上都是影响农村教育落后的重要原因,而作为支教的教师我们应在普通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