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家庭农场生成的动因、约束及破解思路:交易成本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本文探讨了家庭农场生成的内外动因,提出家庭农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契约性质,契约关系人的行为对家庭农场的生成会产生极大约束,为了减少契约达成与履行的成本,提出了从契约关系人间的利益相容、制度激励相容、与社区文化环境相容等方面破解家庭农场生成约束的思路;并强调政府安排的作用以及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农户学习能力等,以降低农户对制度的适应性成本。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可以促进标准化生产、契约合作和利益联结,有利于解决农户生产的投机行为、信息监控低效和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短缺。本文作者结合农业产业链组织演化趋势,设计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的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双约束机制,包括"生产过程干预与质量信息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溯与质量信号传递"的信息效率内外约束机制、"契约关系管理与质量利益共享"和"质量声誉治理与行业信任供给"的激励相容内外约束机制,双约束机制协同可有效治理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3.
契约理论为人们认识市场体制,特别是企业组织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科斯开创的"企业契约理论"已成为用以研究现代企业理论最核心的方法。本文力求从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默认契约、激励契约等方面,全面把握契约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认识企业契约的本质特征,进而作出企业契约不完全性的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4.
农村低保是同国家给的一种乡村公共品,在其动作中客观存在着复杂的委托一代理关系,"村委会"在基中担任着重要的代理人角色."村委会"是一种特殊的乡村公共机构,其道德风险不仅具有一般委托一代理关系中代理人道德风险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眼于对"村委会"干部的"经济人"属性的认识,在家村低保的委托代理契约中构建经济激励约束的制度设计,还要从"村委会"干部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属性以及村庄治理的特点出发,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伦理约束、民主监督,提高村庄治理的民主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农村开展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促进我国农民健康权的重要一步.新农合提供给农民的是一种混同契约,该契约激励可行的充分条件是不足额保险或完全保险以及双变量效用函数的二阶混合偏导数小于零.该充分条件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意味着其主要保障目标应由"保大病"定位为"保小病".  相似文献   

6.
新政治经济学是二战后西方社会出现的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门学术流派。依据新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退耕还林工程属于公共物品,农民具有"经济人"属性。为实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目标,应当在政府和退耕农民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激励相容的契约关系:第一,继续完善供给机制,增强农民从事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积极性;第二,建立退耕生态林产权收购制度,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7.
关系契约是由未来交易收益的贴现值所支撑的一种不完全契约,具有高度隐含性、投资专用性和激励相容性特征,需要依赖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来不断完善其具体内容.关系治理就是确保关系契约有效执行的治理机制.新兴经济体在经济起步时,通常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而采用关系治理,直到市场规模扩大至该市场的调节转节点时,相关经济体便会基于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新兴古典经济学已有研究成果,侧重于分工与专业化视角,对二元经济条件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超边际分析,指出其产生的实质了一个分工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制约我国家业分工水平的内、外原因,进而指出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分工和专来化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对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规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本文基于3省9县331个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对中国合作社"不规范"情况进行了甄别,并从激励相容视角剖析了异质性成员在不同服务功能下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解释了中国合作社普遍选择"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表明,严格实行"依法的盈余分配"制度所需条件较为苛刻,致使现实中的合作社极少选择。对大多数合作社而言,"不规范"是合作社成员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下的现实理性选择。面对中国合作社发展面临约的束条件,对合作社的发展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借鉴我国台湾省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销班"并存的合作组织制度安排可能是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传统的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激励机制由于刚性太强,己经不能适应企业竞争的要求。本文从文化和人性需求出发探讨柔性激励机制的概念、模式、作用机理及道德风险,突出柔性激励机制从文化和人的需求出发制定激励计划的思路。本文在柔性激励机制的设计上强调一种心理契约模式,该模式构成精神文化方面的激励机制,正是它实现了激励机制的"柔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