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苦难。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把生态修复与西部大开发密切联系起来,同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实施,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2.
西部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历史证明如果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现实告诉我们:再造森林,退耕还林还草,停止垦荒,恢复草原植被,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西部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吴敏 《魅力中国》2014,(22):62-62
西部开发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西部开发为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能有力促进西部开发的进程和质量。“富民增收,山川秀美”是西部开发最根本的宗旨,也是林业“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两大使命的直接体现。本文对林业与西部开发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着重论述林业在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这两大重点战略任务中的作用。针对目前西部生态环境现状,指出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同步协调发展,二者矛盾协调的融合点是林业,具体论述了林业与西部开发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能够协调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既是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地区,又是生态环境遭受严惩破坏的地区。从我国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党中央和国务院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这次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本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和现状,问题和原因,思路和对策等几个方面从较高层次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部生态环境是中国的生态脆弱区。西部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中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生态环境的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西部广大地区群众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大自然赐给昭通人民乃至全人类的一块福地,也是集历史文化、人文民俗、自然资源于一身的旅游秘境。  相似文献   

7.
大势向好 五年前,党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自此,中国西部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年3月,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标志着西部开发的“第二战役”已经打响!古老而苍凉的西部必将在这次“战役”中再生。 西部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作为西部经济晴雨表的西部广告业也因西部的再生而复苏发展。西部经济的振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面向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使中国在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应当是西部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不但我们这一代有一个健康地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仍然有这种基础。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区和危机区,如果只求规模开发资源,对生态环境不认真保护、治理和建设,就可能会使西部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最终导致西部地区经济、资源、生态、人口和社会无法协调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目标也将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人口重心历史上由西逐步向东移动是西部生存环境恶化所致,政府应当鼓励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向沿海地区迁移,以减轻人口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构成的压力,而不是限制这个进程。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北、西南十省区,加上广西、内蒙古一共十二省区,这些省区的共同特点是基础设施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旨在降低西部的区位劣势,而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减负免企业所得税、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等,希望能够吸引国内外大量资金投资于西部。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制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一是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二是西部地区城市基的础设施较差、功能不够健全,社会负担重;三是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后继发展乏力;四是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矛盾复杂。  相似文献   

13.
傅伟 《发展》2001,(Z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 ,中国加快了发展的步代 ,全国都在受益 ,世人为之称赞。但是 ,就中国本身来说 ,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却在实实在在的扩大。尤其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贫困状况的持续存在 ,在社会和人们的心理上引发出许多问题 ,引发出深思忧虑 ,为此 ,也引发出加快西部开发的呼声和战略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 ,其目的在经济上推动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向前发展 ,进而达到使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加快西部人民的经济收入。在生态上 ,搞好生态环境再造工程 ,为西部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进而实现西部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既为当代人又为后代人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利于中华民族的生长壮大。西部发展在很长时期里显得滞后和现阶段上的难以超前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历史变革等各方面的制约 ,还有思想观念的不开放 ,而这些因素又是动态变化并相互影响在一起的。但其中生态环境的脆弱和经济建设的落后 ,是最基本的原因之一。仔细分析起来 ,又可以归纳为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导致生态环境的脆弱和经济建设的落后。为此 ,在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以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马虎银 《发展》2003,(5):58-59
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从生态环境治理入手,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既是推进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退耕还林(草)工程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和根本所在。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这项系统工程显得复杂而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才能完成这项浩大工程。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制约因素分析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耿晖 《中国西部》2008,(1):56-61
当我们判断西部在时下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时,不妨从研读中国厚重的历史开始。不难发现,西部是中国厚重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在我们梳理历史的脉络时可以发现,中国历史前期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西部有关。不仅如此,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无一不与西部的命运紧密地纠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2007,盛世中国和谐发展的风景依然壮美;2007,魅力西部奋力前行的脚步依然执着。 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许多举世瞩目的事件中,我们总能看到西部的影子;这一年.在许多因为各种事件而轰动一时的人物中.我们也总能发现来自西部或与西部相关的名字。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曾荡起不同的涟漪——面对温暖.我们感动过:面对顽强,我们钦佩过;面对喧哗,我们起哄过;面对阴暗.我们悲愤过……正是这一串串或深或浅、或正或斜.或疾或缓的脚印.勾勒出2007年西部中国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曼 《改革与战略》2011,27(3):128-131
文章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西部地区城市化滞后性、差异性和封闭性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剖析,从而进一步阐明西部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所面临两个层次的挑战: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信基础设备落后等浅层次挑战;城市化动力机制不明晰、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生态环境质量低等深层次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1.认识西部的问题开发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或当今,西部的人民要生存,西部的经济要发展,因此开发西部肯定是西部所面临的必然选择。我们较多地讨论了如何开发的问题,我认为,在面临如何开发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有一个如何认识西部的问题。什么是西部?西部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吗?我想,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实际上有一个西部的概念,这个西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外在的西部,是指西部的自然、地理和资源。我国的西部地域辽阔,有雄伟的大山、奔流的大河、辽阔的草原、大片的荒漠,还有丰富的资源。但这仅仅是一个外在的西部,这样的自然景观在不少国家的西部地区都有。这个西部并不是我们心中完全的西部。我们心中还有一个内在的中国西部,它是指历史、文化和民族。哪一个国家的西部都没有中国西部这样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沙漠、戈壁和高寒荒漠广泛分布。上个世纪末我国提出了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  相似文献   

20.
罗俊 《西部论丛》2004,(7):38-39
自从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西部地区的投资和经济加快增长,2000到2002年这三年间,西部地区固定投资分别增长15%、19%和22.4%,而国内生产总值在这三年也分别增长8.5%、8.7%和9.9%。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截至2002年已缩小为0.6个百分点。经济的迅速增长,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同时,西部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