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千载难逢。河南省委明确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提高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是: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尽快出台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2.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要提高河南农业经济的竞争力,应从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按比例优势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手,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走现代化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视角下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玲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20-121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农业旅游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河南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郝冰 《中国市场》2013,(30):137-138
多年来,"谷贱伤农"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本文以河南农业为例,分析了河南农产品深加工的资源优势、存在问题、未来出路,提出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是河南发展新型农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河南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以河南为例,分析物流业与农业、工业、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揭示了物流业在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WTO农业规则与我国的农业补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补贴,为了避免与WTO农业规则的冲突和不必要的贸易争端,我们应该正确利用"绿箱政策",增加对农民、农村、农业的直接投入,健全农民医疗、养老、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保的投入,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中国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国粮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成为促进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生产中的循环不经济问题,并着重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望能对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点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以及农业发展问题近两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探讨,但很少有对中原经济区农业区域合作进行研究的。为了中原经济区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总结农业合作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区域合作存在的障碍,并从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不同层次的农产品、健全农业合作基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土地流转过程保障农民收益等五个方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经营》2011,(8X):247-249
<正>★御园"御生活御艺术"情境示范单位开放活动★世界最贵书写笔亮相北京财富公馆★华润·公元九里样板示范区揭幕★"华业杯"北京(通州)国际新城名人高尔夫邀请赛助力新城推介★高端科技助力房企增值服务★鲁能助力顺义打造临空经济区御园"御生活御艺术"情境示范单位开放活动2011年6月24日,北京御园在位于北京西郊的国内顶尖级会所御园汇举办了一场"御生活御艺术"情境示范单位开放活动,中国当代艺术家杨茂源先生、LSD创  相似文献   

10.
杜斌 《消费导刊》2013,(4):42-4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地少人多是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导致这一问题日益严峻。农业发展面临许多压力,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转型,通过高技术在农业上的投入使农业发展走向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电子商务是河南农业走向信息化、产业化必经阶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本文从河南电子商务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河南目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现有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优化河南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相应提出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进入到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全球科技、产业现代化发展日趋完善的今天,农业的生产和管理走上现代化发展是必然之路,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现代理念开发、发展新型农业既是创举,又可被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正>粮食种子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粮食生产中最基本且不可替代的原材料。提高河南粮食种子企业创新水平对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十分重要。最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应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要求河南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问题,但也面临有利的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问题,但也面临有利的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必须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必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产业支撑,必须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原经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亟待解决问题,但也面临有利的机遇。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旭晓 《商业研究》2012,(7):149-156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各个子系统内与系统间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基于DEA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1995-2010年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工业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优于城市化子系统,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落后于城市化子系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好,其次是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而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差;农业现代化是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状况在逐步改善,2010年达到DEA有效。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势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能够成为最主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理论基础包括毛泽东农业机械化思想、邓小平农业第二次飞跃思想、现代农业发展标志和趋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发展和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正是很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毫不动摇"和"两个转变"精神,并能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发挥"统"的功能,稳定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曾有过的辉煌农耕文明标示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是曾几何时"务农"不再成为农村农民的主营业务,农村的70后、80后、90后不愿种地、不会种地、不想种地成为农村的一种"潮流"。因而,时下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智慧农业成为传统农业发展的目标,是盘活农村市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本文从农业电子商务与智慧农业入手,阐述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对农业供给与农业需求的对接、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良性发展和助于农业智慧经济形态的生成等的作用,结合农业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内生力作用,从建立混合纵向一体化的体系、建立云服务的联盟式农业产业链、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内生力作用和构建智能运作体系等层面上给出了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0.
郭素玲 《江苏商论》2006,(8):144-145
农村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集群经济又是推动农村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农业产业化、人口、社会网络集聚形成的城镇化是农村新型工业化的主要路径。走农村新型工业化与集群经济互动式发展之路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