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实证检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发现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效应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差距、跨国公司策略、东道国企业的态度以及东道国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会阻碍东道国的技术进步。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加强对促进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广凤 《经济研究导刊》2010,(27):184-184,258
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隐性知识的传递与扩散、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与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潜在采用者范围和采用者总量以及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能力等方面。企业应构建自身的社会资本,通过技术扩散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项技术创新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和生产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有效地扩散,才能使该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技术经济系统进化和高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扩散比创新更重要,并且由于产业共性技术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和支撑地位,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共性技术的创新供给问题,还需要对其扩散的过程和影响要素进行研究。对共性技术扩散这一复杂的系统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共性技术扩散中的扩散对象、时间、社会系统、政府影响这四个构成要素进行了探析,从而为提高共性技术扩散的效率和速度、促进共性技术的有效扩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政策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蛙跳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技术和知识是公共品,其生产也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公共财政应在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应改革政府预算制度,确定科学的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加大R&D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进步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一雅 《经济师》2006,(9):48-48,5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不可能独立于商品经济体系之外,农业技术的运用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制度环境。人类的各种技术活动,无论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推广,都是在社会经济制度框架之中进行的。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从机械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文章通过发达国家农业技术进步过程的比较分析,为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技术进步过程寻求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市场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潜在采用者,供给者、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市场特性等三方面入手,对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市场因素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R&D扩散是技术创新扩散的基础和前提,科技中心城市的R&D扩散效应对周边区域技术进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阐述了R&D扩散的系统理论,对影响R&D扩散能力的评价指标变量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北京区域为实例,借助扩展的CH模型对R&D扩散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的研发投入R&D和区域外FDI带来的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且FDI的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与扩散。  相似文献   

8.
提高企业科技进步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武 《技术经济》2004,23(11):23-24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技术(含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它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也包括吸收企业外部技术,并使之在企业内部进行的技术扩散。企业科技进步的核心是装备、工艺的进步,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技术创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因。技术进步可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外貌,改变旅游产业结构内部组分,提高旅游产业效率,强化旅游产业内部联系,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产业组织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机制有利益驱动、技术溢出促动、制度催动等。促进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应把握旅游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建立旅游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机制,强化其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完善技术溢出机制促进旅游产业技术扩散,驱动旅游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加速人才培养与完善技术创新的产学研体系,强化技术进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智力基础与创新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研究进展及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起源与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理论上,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将技术进步的方向内生化,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偏向的决定因素,从而打开了技术进步方向的黑箱,进一步完善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经验上,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许多重要经济现象,如技能溢价、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环境技术变迁等。此外,本文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说明,主要包括:对要素间替代弹性的估计、技术偏向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以及要素相对供给与技术偏向之间的双向因果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首先对技术转型作简要分析,认为技术转型的模式包括了在现有技术轨道上的发展,同时也有对现有技术轨道的突破.进而从技术轨道的理论角度对浙江省的技术转型可以采取哪几种模式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之后通过对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的分析认为浙江省正处于转型过程,并且证实了采取线性模式转型的可能性.最后利用面板数据对行业部门的年技术进步率及其作用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和高技术产业中劳动力和资本产出都随时间和技术进步而不断上升,因此有必要在发展中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包括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及资本的技术性投入.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技术市场与技术成果转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技术已经被确认为商品。一方面: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许多技术从一开始就锁入冷宫,从来不被提及。巨大的需方市场与我国技术交易的现状形成了奇怪的反差。  相似文献   

14.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For many problems in macroeconomics, development economics, labour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hether technical change is biased towards particular factors is of central importance. This paper develops a simple framework to analyse the forces that shape these biases. There are two major forces affecting equilibrium bias: the price effect and the market size effect. While the former encourages innovations directed at scarce factors, the latter leads to technical change favouring abundant factors.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regulates how powerful these effects are, determining how technical change and factor prices respond to changes in relative supplies. If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s sufficiently large, the long run relative demand for a factor can slope up.
I apply this framework to develop possible explanation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y technical change over the past 60 years was skill biased, and why the skill bias may have accelerated over the past 25 years? Why new technologies introduced during the late eighteenth and early nineteenth centuries were unskill biased? What is the effect of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o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countries? Does international trade affect the skill bias of technical change?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wage push for technical change? Why is technical change generally labour augmenting rather than capital augmenting?  相似文献   

15.
技术标准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产业技术发展的创新平台、技术锁定和控制市场的工具以及实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作为产业技术政策工具,技术标准的优点在于可灵活掌握对产业(产品)的干预方式、精确作用于特定产品以及在研发和市场准入方面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建议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标准联盟为依托、高新技术为重点、统筹协调为保障,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在我国产业技术政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技术法律控制已经成为STS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技术法律控制的局限以及确定控制边界的难度,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的协同,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法律化的条件、内容和限度等方面,提出了法律与技术政策、技术伦理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Sustainability and Technical Progres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rigorous model connects together the following three basic concepts: (1) "sustainability"— meaning the generalized future power of an economy to consume over time; (2) "Green NNP"— meaning a current measure of national income that subtracts off from GNP not just depreciation of capital but also, more generally, deple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ts evaluated at current efficiency prices; (3)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eaning a projection onto the future of the so-called "Solow residual". A simple general formula is derived. Some crude calculations suggest a possibly strong effect of the residual, which hints that our best present estimates of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may be largely driven by predictions of fu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相似文献   

18.
以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探究了转型经济环境下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企业技术商业化绩效的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技术动态性和市场动态性)在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基于我国16个省市目标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绩效;环境动态性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关系具有部分调节作用,其中,技术动态性显著削弱了创新资源整合能力与技术商业化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技术经济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独立地位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学科,其理论源于工科的管理工程与技术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是技术经济和管理相结合,技术因素的作用渗透到管理学理论的大部分研究领域之中,在技术经济学科、技术管理科学及技术创新理论的推动下,迅速成长为一门应用型的经济理论学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