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国库运行效率和经理水平均获得了快速提高。特别是在财政、税务、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横向联网后,国库业务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国库运行风险也发生了相应改变。本文结合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上线后国库业务处理方式所发生的转变,分析新时期国库运行面』临的风险,并探讨增强国库运行风险防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许丽娟 《经济师》2006,(9):76-76
如何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维护国库资金安全成为当前各级国库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就建立国库资金风险的评估、评级与预警机制,展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理国库,为政府办理国库资金收支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人民银行国库通过业务创新,从核算内容到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既明显提高了国库工作效率和核算质量,又有效防范和化解了资金风险。但在积极效应显现的同时,新的风险环节和风险点也随之产生。因此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王勇军 《经济师》2009,(11):220-220
自从实施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以来,为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更好地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能,保证国库资金安全有序运行,人民银行在履行国库监管职能,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探索国库监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基层国库监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国库监管工作的开展。文章对如何做好国库监管工作,切实履行央行职责,有效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库资金是国库管理的重点,加强国库资金风险防范,保证国库资金安全,是各县级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根本和基础。本文重点就当前县级人民银行国库资金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义勇 《经济师》2001,(12):273-27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基层央行会计国库的风险日渐显露。近几年金融系统案件频繁发生 ,严重影响了金融的稳健运行。因此 ,做好化解基层央行会计国库风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本文拟从基层央行会计国库角度 ,就其潜在的风险及如何防范略述浅见。一、基层央行会计国库的潜在风险(一 )核算方面的风险1.会计核算系统操作员级别设置过高 ,有相当部分支行没有设置 1— 2级别 ,即记账员、复核员级别 ,而都是综合员 ( 3级别 )以上的高级别 ;有部分业务人员对个人密码的设置草率简单 ,将密码设为出生日期、单…  相似文献   

7.
齐晋  李青 《经济师》2001,(12):274-275
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库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但国库是办理财政预算资金汇划的主要部门 ,有资金汇划就有资金风险。近几年来 ,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国库内控管理这个薄弱环节 ,利用种种手段 ,内外勾结 ,频频盗用国库资金且数额巨大 ,使国家资金造成重大损失。故防范国库会计风险势在必行 ,也是做好新时期国库工作的客观要求。一、国库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1.制度不健全 ,造成根本风险。健全的国库制度是规范、保障各项业务正确核算的前提 ,制度不完善很容易加大经营风险。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国库会计工作面…  相似文献   

8.
孙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93-194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财税金融体制不断变化,人民银行国库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国库"3T"系统为代表的国库信息化建设,使国库会计进入了全面的电子化时代,减少了资金汇划环节,大大提高了国库资金的运行效率,也使国库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原有的以人工控制为主的国库内部控制机制已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亟须建立健全一套更适合目前信息化高度发展现状的国库内部控制机制。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一些更深入、更隐蔽的风险点也逐步暴露,这使得建设国库内部控制机制和完善国库管理制度具有紧迫性。因此,结合"3T"系统全面上线后国库会计工作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经验,对探索建立国库会计风险控制机制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产生机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是指国库资金支付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行为的可能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框架下财政资金支付活动是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和人民银行共同参与的博弈过程。本文运用博弈理论首先分析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产生的内在机理,然后剖析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产生的外在博弈条件,最后从优化博弈条件出发,提出建立健全监督激励机制以防范国库集中支付操作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利益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方面的利益调整和法律诉求不断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公司面临着各种法律风险.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公司竞争力,成为热点问题.本文拟从法律风险防范理念、风险源控制、防范机制的构建及维护等方面加以分析,探索构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规范基层国库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内控建设,切实防范资金风险,牡丹江市中心支行于2010年初对辖内支行开展了"支行国库事后集中监督"试点工作,将支行的事后监督业务从原国库会计股中分离出来,委托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对支行国库业务实施日常监督。本文就以牡丹江市中心支行实施国库事后集中监督为例开展调研,力求探索出支行国库事后监督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导致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采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提出了有效地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保险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保险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也使保险公司将风险管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保险公司需要切实研究风险防范的办法和途径,积极防范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而内部控制正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险公司应对经营风险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能规范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有助于保险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进而有助于整个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侯红元 《经济师》2007,(10):254
文章指出,现行社保基金管理、运行监管模式存在漏洞,依托国库单一账户,可有效防范社保基金收付中存在的风险,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国库集中支付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全面实施,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发生的四个方面的变化入手,分析国库集中支付环境下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推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实施以后,国库资金清算模式和汇划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库直接参加支付清算系统和大额、小额支付系统,实现了点对点直接快速汇划资金,大大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国库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变化的市场环境,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导致企业生存困难甚至破产清算的现象不断增加,所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工作必须引起企业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笔者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财政制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使预算更加规范和合理。但在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所以需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控制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文章从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流程入手,对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国库集中支付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财务风险是企业自始至终面临的一种客观事实,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逐渐失去体制和行业垄断这两个规避风险的屏障,其面对的资本市场以及所处的法律和税收环境、风险环境等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经营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只有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建立和完善风险防御机制,通过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来及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