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倡从传播的维度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分析,而当前有关乡村文化传播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存在以大众传媒窄化乡村文化传播内涵的缺陷。乡村文化传播关注的是农村社群中意义的共享和文化认同的培养,对它的理解不能脱离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语境。国家、乡村精英和农民被视为参与农村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行动者。总的来说,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文化治理未能有效调动农村文化传播代理人(乡村干部)的主动性,也忽视了农民的参与。同时,农村文化传播中存在关系网络、过程和语境的断裂,从而难以在村庄内部有效构建公共文化行动的基础。在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之外,农村文化处于一种混杂状态。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以农民的参与和认同为路径,通过传播自觉促进乡村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3.
农村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广东省1985—2010年数据,重点分析了农村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可看出,从农村居民的劳动力文化和收入结构的比例情况看,农民教育对农民收入结构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更高的受教育水平农民倾向于向非农行业转移。从农村不同文化程度的收入情况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受教育水平组的不同收入水平都发生变化,低教育水平与较高教育水平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即高受教育水平人群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低教育水平组。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信息素质是"四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民异质性程度的增大为提高农村信息供给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了农民秉赋差异对信息意识、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影响,发现农村教育水平和信息工具普及率是制约农民信息素质的主要因素,认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增加差异化信息供给、完善政府职能是提高农民整体信息素质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分析了农村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促进文化消费占比提升。分区域看,在经济环境、政府效率等因素影响下,南方地区互联网发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北方地区更为明显。为更好发挥农村互联网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优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体制机制,加强农村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和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地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受访农户对当前循环农业生产影响因素、设施条件状况、信息传播渠道等的感知和评价,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当前循环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落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循环农业产品价格偏低、种养技术欠缺、市场信息闭塞、乡村基础设施落后、金融信贷支持不足,以及循环农业技术、品种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市场化效益缺乏等几个方面。对此,该文认为,当前应着重从大力培养创新农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政府引导等几个方面去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2000—2020年泰安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泰安市农村居民消费以及推动经济快速、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新冠肺炎疫情后泰安市人民政府及时调整和优化各项制度与政策、坚持国家扩大内需等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基础拉动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使用在湖北省的抽样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和Tobit模型研究农户通电和用电行为,应用对数线性模型研究农村工业企业用电行为,发现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这与能源阶梯模型的预测相一致。此外,电价和农户特征以及农村工业企业特征对农村电力需求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Grossman健康需求函数为理论基础,以2002—2011年中国省份区域数据为实证支持,利用几个能够突出健康特征的宏观健康变量构建农村健康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利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对其面板协整模型进行估计。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随着收入的增加,健康人力资本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即两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提升健康支出中的公共负担系数有利于促进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发展,个人负担系数的增加阻碍农村居民的健康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消费的影响路径基础上,采用2011年在湖北省抽样调查获得的微观数据,引入不确定性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都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支出不确定性中,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抑制作用更大。这说明,通过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降低政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因素对居民福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生活保障制度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本文从低保制度的建设及运行现状出发,结合山东省低保制度的运行情况,指出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低保制度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陕南农村居民消费已呈现出增长势头强劲。为进一步发展陕西经济,政府应努力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树立现代化的消费观念以及鼓励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拉动城乡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最高分,96.2分,第一名是黄州区联社!”2011年8月30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银行类金融机构行风测评大会正在紧张地现场唱票计分中,当主持人最后宣布黄州区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蝉联该区金融同业行评第一名时,黄州区联社理事长何涛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一个适合中国农村情境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依据家庭人口特征将家庭划分为起步期、抚养期、负担期、稳定期、赡养期和空巢期6个阶段,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2016年湖北省农村调查数据,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有显著影响,相比于起步期家庭,其他生命周期阶段家庭发生劳动力非农转移的概率更大。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村家庭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因素有明显差异,起步期家庭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受人均土地经营面积的负向影响;家庭规模大、人口负担系数小、有劳动力接受了专业技能培训的抚养期家庭、负担期家庭和稳定期家庭,其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高;抚养期家庭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还受户主年龄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的负向影响,而负担期家庭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还受户主年龄的正向影响以及人均土地经营面积、密切来往的家庭户数的负向影响,稳定期家庭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则还受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的负向影响;赡养期家庭的劳动力非农转移概率则受人口负担系数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的负向影响。因此,实践中执行相关就业政策时,应根据农村家庭所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律和特点,采取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精准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湖北省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内容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据此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土地利用效率低、规模小、功能不齐全、环境差等问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进展缓慢,存在自然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统一管理的对策,并从拓宽筹资渠道、完善法律法规、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彭清华 《南方农村》2011,27(3):23-27
本文运用1987—2009年统计数据,根据预防性储蓄假说并结合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不确定性预期在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预期进行强度分析。并从收入与支出的角度解释农村居民不确定性预期强化的趋势。随着不确定性预期强化,增强了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制约消费行为的升级。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7—2018年我国农村居民农业生产要素、农村医疗条件、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度、农村产业结构、财政信贷支农等指标数据,针对影响其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因素进行研究。财政信贷支农、农村产业结构、城乡融合度、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贡献,其中涉农贷款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效果最为显著。基于此,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从提升财政支农水平、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和提高农村保障水平等角度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了持久收入理论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持久收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安徽、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零,而其他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与暂时收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为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是过度敏感的,导致持久收入理论失灵。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对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江西省780位农村居民的调查资料,对其食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内容涉及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者和农村居民食品经营者两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度低、维权意识差;农村食品经营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与控制不高.基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农村食品安全状况的根本改善应从消费、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