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加投资导致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各次投资应合并计算商誉,并对初次投资至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日之间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化中应分享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投资核算方法变更是由于处置投资引起,则剩余股份应分享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只包括盈利、计入资本公积的事项,不包括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净资产变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应全部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户。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讲座(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会计》2001,(10):62-64
权益法核算的几个问题1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企业因对被投资单位追加投资而使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视同权益法在原投资时就一直采用。原成本法核算时投资的账面价值,经按权益法核算追溯调整后形成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成本法改为权益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当计算初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并追溯调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追加投资后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因追加投资又形成新的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3.
一、股权投资差额形成的原因 股权投资差额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权益法下,投资方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该份额即可视为投资方股权投资可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要素的定义,股权投资成本也就应该按被投资方账面所有者权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定。但在实务中,取得股权时的交易价格往往以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依据,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或者存在未入账的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高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借方差额;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存在未入账的负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低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从理论上看,只要是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都可能有投资差额出现。只是在成本法核算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确认罢了,如果追加投资,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时,准则要求进行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4.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张霞 《电子财会》2007,(10):44-47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时,投资企业的股权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之间,有一个恒等式,因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随之变动,以体现股权的实际价值。本文从论证权益法下股权价值的恒等式的确立和维系人手,分析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发生非正常调整时.投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 《数据》2002,(5):13-14
7.权益法核算的几个问题 (1)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企业因对被投资单位追加投资而使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视同权益法在原投资时就一直采用.原成本法核算时投资的账面价值,经按权益法核算追溯调整后形成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8.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新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根据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代价确定长期投资的初始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由于长期股权投资取得的方式不同,核算也不一样。本文以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方法主要有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其特点是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即权益法核算应是在公允价值条件下的权益法。  相似文献   

11.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司因追加投资或减少投资,会引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文章对这一会计政策的变更,利用案例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分析,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及其相关报表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财会[2014]14号)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财会[2014]10号)修订发布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在个体报表和合并报表层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以及一般性后续计量应易于理解与掌握,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变动时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很容易混淆。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有权益法、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三种。相应地,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变更可以划分为如下六种情况:从公允价值法计量变更为权益法计量;从权  相似文献   

13.
公司因追加投资或减少投资,会引发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文章对这一会计政策的变更,利用案例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分析,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及其相关报表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 0 2年 5月 2 6日 财会 [2 0 0 2 ]5号通知印发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 ,对长期股权投资原制度采用成本法核算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在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 ,是否要追溯调整 ?答 :对于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如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用权益法的条件 ,应改按权益法核算 ,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按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执行权益法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两者核算原则的差异权益法的核心思路是只要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动,按照权益法均需要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根据调整范围的不同,权益法又可分为完全权益法与不完全权益法,两者的核算原则差异主要有:1、不完全权益法的核算原则:(1)投资企业按其占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份额,将被投资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被投资企业宣告或发放现金股利(不包括股票股利),不应作为投资收益,而应作为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投资的部分清算,即当…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时,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本文试就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会计核算上应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7.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在现行会计准则下,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关系的需要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核心思想是股权代表的是股东应享有或承担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该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变动而变动。  相似文献   

18.
成本法改按权益法进行核算时,按现行处理方法需做两大步骤处理: 第一步,将原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追溯为权益法核算。首先,将成本法下的账面价值转为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其次,计算股权投资差额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公司(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长期股权投资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依据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在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准则第八条明确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情况由原来采用权益法核算改为采用成本法来核算,但在编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