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国城 《财会月刊》2012,(34):29-30
对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可专设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计算表,该表内的资产负债项目账面价值结余额加减有关暂时性差异账户余额后调整为计税基础,由此计算确定应纳税差异及可抵扣差异的本期结余额,并通过与期初结余额相比较以确定本期发生额。  相似文献   

2.
骆国城 《财会月刊》2012,(22):18-21
因会计准则与税法存在差异,企业应税所得与会计利润一般也存在差异。该差异可分永久性差异及暂时性差异,为便于核算,本文设计了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计算表和暂时性纳税差异调整表,从而实现A类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项目与会计账表资料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重新界定了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理清了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不同之处,据此指出当前实务中纳税调整思路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必单独考虑暂时性差异的纳税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4.
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法是指按预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率计算其纳税影响数,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方法,损益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额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额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纳税调整项目按会计处理原则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两种,两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之处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均需要进行调整,不同之处是永久性差异只需在所得税申报表中作相应调整,会计上不专门核算;而暂时性差异除了在所得税申报表中进行调整外,会计上还要进行专门核算.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供会计考生及会计人员更好地把握两种差异在纳税调整与会计核算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直接加减永久性差异额乘适用所得税率确认;而暂时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是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在“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反映。  相似文献   

7.
暂时性差异是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基础,也是会计实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就所得税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中如何正确熟练掌握暂时性差异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确定了两种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一是对暂时性差异进行纳税调整。即对企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并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为,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按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差异可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会计上确认收入,无需进行纳税调整;第二类是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形成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只涉及到本期;第三类是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形成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涉及到本期及以后期间。本文主要分析讨论后二种情况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及纳税调整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的暂时性差异,从资产和负债角度来看,是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随时间推移将会消除.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王帅 《财会通讯》2007,(4):35-3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必须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纳税影响会计法有两种具体的核算形式:递延法和债务法。这两种方法对永久性差异以及在所得税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的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方法相同,而当所得税税率发生变动时,两种方法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异。递延法下,在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前的各年,均按当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认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并计入“递延税款”,而当暂时性差异开始转回时,则要按照转回前各年采用的税率顺次结转原来确认的递延税款。可见,在递延法下,暂时性差异转回之年是会计处理的重点;而采用债务法,关注的重点则应在税率发生变动的年份,税率变更当年除要对当期产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按变更后的税率计算确认递延税款之外,还要将现行税率减原税率之差与截至变动前累计暂时性差异的乘积对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并直接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可见,递延法下,若将所得税税率看作单价,暂时性差异看作数量,则其处理思路类似于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而债务法的处理思路类似于“市价法”。  相似文献   

12.
周英 《财务与会计》2011,(12):42-43
笔者在《财务与会计》2011年第6期对同一项递延业务是否进行两种纳税调整问题进行分析得知:同一项递延业务如果既涉及到暂时性差异,又涉及到构成利润总额与税法规定有差异的项目,则既要进行暂时性差异的调整,又要进行永久性差异的调整。但如果同一项递延业务只涉及到暂时性差异,不涉及到利润总额项目,  相似文献   

13.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慧翮 《会计之友》2006,(22):21-22
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引起变化的损益项目,有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之分,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又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之别,因此对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也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分析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引起的损益项目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对净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小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中就收入、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企业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存在差异,要求小企业计交所得税时应进行纳税调整。文章通过对纳税调整工作中涉及的账户进行分析,力图帮助实务工作中的会计人员、税务人员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计算企业各期应交所得税额。  相似文献   

16.
《亏损企业的纳税调整额亦应缴税》质疑许宝玉贵刊1997年第2期所登王军江同志《亏损企业的纳税调整额亦应缴税》一本读来颇有同感。但文中认为“税法在盈亏企业纳税调整额征税方面显然失去其公平性”及“亏损企业的纳税调整额从税法中双倍获利”的观点,我认为不够妥...  相似文献   

17.
温玉彪 《会计之友》2009,(13):72-73
本文主要针对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有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发生与转回的纳税调整进行探讨,以供会计人员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C公司为例,详细阐述房产开发公司未完工老项目转完工产品年度,根据国税总局有关规定,怎样计算实际毛利额、预计毛利额,对两者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以及完工后预收售房款的税务处理并进行纳税调整。笔者另提出观点,表A105010第29行次填写的转回实际发生税金及附加和土地增值税金额,与利润表列示的税金及附加金额不一致是正常的,无法相等,原因在于利润表列示的税金及附加中还包括企业收到租金确认的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等其他税费。  相似文献   

19.
在所得税会计中,依据差异计算纳税影响额时,理论上存在差异与税率的四种组合形式,即:所有差异均按当期税率计算;借方纳税影响差异按当期税率计算,贷方纳税影响差异按预期税率计算;税前利润计算上先确认收入或费用时按预期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上先确认收入或费用时按当期税率计算;所有差异均按预期税率计算。  相似文献   

20.
“投资收益”科目主要核算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它属于损益性质,纳入企业利润总额之内。“投资收益”计算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实现利润的完整性;关系到所得税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的变动性;关系到企业所得税计征的准确性。 1999年,我们在对某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延伸审计时,发现该公司“投资收益”科目1998年累计达1083.16 万元,占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095.76万元的51.68%,1998年填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在扣除80万元短期投资后,将其余额1003.16万元全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