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近年来面临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数字外贸依托新一轮信息与数字技术将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交易链的融合发展,成为“双循环”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能拓宽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加快,但也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要实现外贸平稳发展,深入探究新疆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状况和困境,进而疏通“堵点”,对其挖掘贸易潜力,深化贸易合作空间,实现新疆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梳理新疆外贸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新疆企业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困境,最后,针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降低成本和集聚要素、升级产业和推动创新、区域协调和扩大开放等策略,以期促进企业外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进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基于对国内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总结归纳贸易强国建设四个维度的本质内涵和国内、国际两个层面的实施路径;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必须把握“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深化我国服务业领域开放”和“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突破。贸易强国建设要遵循科学和前瞻的战略思路:推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加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把握数字化的全新动能,赋能形成国际贸易领域的新优势和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孙畅 《对外经贸》2023,(3):126-130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引领。构建高质量教学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推动人才供给结构与“双循环”格局相匹配,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新时代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新阶段新形势,完善贸易经济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新发展格局需求相适应的关键。基于此,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结合重庆工商大学贸易经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构建“五维五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解析其内涵及运行流程,探寻具体实现路径,为推进高等院校贸易经济专业建设,提升贸易经济人才培养质量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5.
“稳外贸”是实现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从贸易网络视角出发,探讨国际需求萎缩冲击背景下企业贸易网络地位的“稳外贸”效应。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CEPI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本文测算了企业层面相对外生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指标和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研究发现,国际需求萎缩冲击抑制了中国企业出口,提升企业贸易网络地位有助于缓解国际需求冲击的出口抑制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主要通过增强网络信息效应和网络资源获取能力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网络地位主要缓解来自外围国家的需求萎缩冲击和多产品企业、需求网络集中度较低企业遭受的国际需求萎缩冲击。在国际复杂变局下,本研究对稳定中国外贸基本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立足供应链与“双循环”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度揭示供应链促进“双循环”的形成机理,即通过锻造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供应链的柔性,促进国内大循环;通过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能力,实现“双循环”的互促协调;通过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质量,疏通国际经济循环的堵点,进而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基于供应链的新视角,通过供应链跨境协同将由需求侧、供给侧、供应链本身的结构优化与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有机结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嵌套、互促协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完整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供应链视域提出助力“双循环”实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瑾 《全球化》2023,(1):29-35+134
近20年来,中国依靠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企业商务模式创新,迅速跻身世界电子商务大国行列,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要素流动限制、同质化竞争、贸易壁垒等仍影响跨境电商大发展。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为打通跨境电商堵点和痛点,稳住2023年外贸增长基本盘,中国应以开放和创新为引领,提升跨境电商的国家战略定位,以贸易数字化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以要素市场开放打通制约跨境电商大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堵点,以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国内再生产良性循环,以制度集成创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以“丝路电商”建设为抓手推动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8.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央针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更加突出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2010年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降低。相较于宏观环境外贸依存度的降低,微观企业则表现为内销密集度的变化。本文从双循环的微观层面出发,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内销密集度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内销密集度上升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内销密集度上升通过促进企业商业模式的改进,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亚欧国家合作发展新纪元。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渐成串联中亚、连通中欧的旗舰项目。历经十余年探索与发展,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国际运输的新通道,成为亚欧贸易的陆上桥梁。新疆地处我国西北,与俄罗斯、蒙古、巴勒斯坦、阿富汗和中亚三国接壤,拥有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双陆路口岸,是中欧班列西行出境的必经之地。新疆借助中欧班列的巨大优势,建构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优化了区域开放格局,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维护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新疆对外贸易和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沿线多国“一体化”共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分析中欧班列发展的现状,阐述中欧班列对新疆对外贸易的规模增长、贸易平衡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方式转型、贸易成本降低、陆港建设推进等影响,提出借力中欧班列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1)。”构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格局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结合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思路、明确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了服务贸易总量和服务性消费水平,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2014—2022年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时序分析和结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服务贸易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明显;创新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服务业人才结构失衡、开放水平不高等诸多挑战。据此,提出了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水平以及夯实人力资本支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藏的对外贸易发展历史悠久,拉萨市作为西藏首府历来是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首位度和引领作用。但拉萨市对外贸易发展受区市政策安排、口岸通行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无自身优势外贸产品情况下,拉萨市对外贸易的经济贡献率表现得差强人意。近年来政府出台各种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意见、举措,但外贸发展依然存在动力不足、外贸依存度较低、贸易对象单一、商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拉萨市在巩固好传统过道贸易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在藏企业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内外贸融合发展、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陈志浩  冯夷 《中国市场》2023,(7):137-139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关键节点,企业也迎来了蜕变转型的机会与挑战,能否借助新时代的背景向高质量模式发展前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及公司内部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组织层次则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须之物。文章通过分析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认为应当使会计的职能重心从核算向管理转变,并试图寻找合适的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能够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产业体系发展体系不协同、需求外溢、微观主体活力不足、遭遇逆全球化等新困局,能够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供给、需求三方面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循环为主、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双循环"角度看,高速公路正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产业对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前高速公路产业还存在供给体系短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创新不充分、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方面的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双循环"效率发挥和交通强国建设.建议从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促进高速公路产业发展,畅通"双循环",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新发展格局目标是在以中国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体下,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对外经贸策略需要做出调整。对于中亚五国,我国应坚持“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双方经贸关系,以国际合作促进中国西部省份的发展,让国际循环促进国内循环,国内发展带动国际循环,最终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同时,对外政策的调整也需关注中亚国家自身需求及其国内发展问题,并防范国际势力冲击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内涵(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2020年5月下旬“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提及。  相似文献   

17.
孙畅  冯仁琼 《对外经贸》2023,(4):115-118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新时期高等院校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贸易经济人才新要求进行解析,提出“双三螺旋”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其实现路径,对于优化贸易经济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校人才供给与新发展格局人才需求匹配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考察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探讨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路径。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该从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和优化全球价值链、紧抓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维度,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对RCEP十五个成员国服务贸易现状概述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情况做出了分析,通过构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对其他的RCEP伙伴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与中国自身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成正相关,与双方之间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测算结果显示,我国与其他RCEP成员国之间的类型均为潜力开拓型,且彼此之间的差距不大,各国与我国之间的服务贸易仍有较大潜力可挖掘。为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RCEP的互动,利用数字贸易弱化地理限制,开拓服务贸易新方式,改变服务贸易格局,推动双边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国际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在这关键时期,我国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佛山是被誉为“中国家具商贸之都”的典型城市,家具出口在广东省的贡献不容小觑,优化佛山家具出口路径,对于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对佛山家具出口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家具产品出口存在目标市场过于集中,出口产品较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通过探究新发展格局对家具出口的影响机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推动佛山家具出口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