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红珍 《上海会计》2011,(10):38-39,43
商誉会计理论一直是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商誉的确认条件及合理计量也是现代会计理论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商誉的性质及特征出发,分析商誉是否归属于无形资产范畴的问题;然后讨论只在企业合并时才确认商誉的不足之处以及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还列举比较了商誉计量方法的优劣和适用的环境;最后描述商誉减值测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常月琴 《会计师》2011,(2):35-37
<正>合并商誉,也叫外购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过程中,预期被购并企业因其存在的优越条件使其在未来时期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在企业合并中,合并报表要反映合并商誉,而对于如何处理合并商誉,各国会计界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理解,在实务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是否对合并商誉进行确认,只有在购买法下才涉及合并商誉问题。商誉根据  相似文献   

3.
曹珍 《财会学习》2013,(4):61-62
合并财务报表难点之一便是合并范围的确定问题。合并范围的确定体现了报表合并的行为动因,因此是合并报表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然而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在具体运用"控制"标准判断是否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时,也会出现分歧和争议。  相似文献   

4.
论负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人们争论的主题,负商誉更是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在负商誉是否客观存在、其性质和会计处理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近期FASB颁布的SFAS NO141 Business combination(企业合并)对负商誉的处理有重大突破。本文拟就负商誉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SFAS NO141的相关规定,对我国负商誉的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誉的内涵及其确认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于商誉问题的既有文献,在对商誉构成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尝试对商誉的确认进行拓展性的分析。本文首先对商誉进行了分解,指出商誉的构成应更"干净化",应该只包括"合并商誉"和被并购企业的自创商誉。前者的确认是因为存在客观的证据,而后者是因并购行为而得以显性化。以此为基础,本文探讨了商誉是否应该在财务报表上确认为一项资产、如何进行初始确认与后续确认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5,(16)
商誉的减值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是个难点,理论内容很深,在教材中商誉的减值计算步骤繁琐,不利于会计人员学习。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前提下,用实例对合并商誉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全商誉的计算方法,将企业总体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相比,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简化了商誉减值计算步骤,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以便帮助会计人员和考生能够快速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企业购并中的商誉及其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的价值计量和会计处理是企业购并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企业购并过程中是否存在商誉,如何认识商誉,商誉可否计量,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这一问题争论焦点。本区分外购商誉、外购负商誉、自创商誉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期服务于企业购并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儒 《财会学习》2016,(1):61-6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合资公司纷纷成立,但新设立的公司如何才能合理的纳入投资者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之内,成了众多企业在设立合资公司之前所考虑的重点.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阐述了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并非简单依据持股比例,而是通过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力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商誉,指的是核算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商誉价值。商誉在"商誉"账户中进行核算。企业应按企业合并准则确定的商誉价值,借记"商誉"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商誉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商誉减值准备"科目进行核算。为便于说明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商誉会计处理之法。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以来,因企业开展高溢价并购所带来的商誉急剧增长,以及随后出现的商誉爆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中必须关注企业的商誉余额是否合理,对商誉虚高的风险提前进行识别,关注特定的商誉减值迹象,评估企业潜在的商誉减值损失对其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等问题。本文对如何评估企业商誉资产是否处于合理区间,对银行授信的影响分析、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传导逻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商业银行对于授信客户商誉风险的授信关注点,为银行授信风险管控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企业合并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规范了商誉的计量。但是对企业合并时,合并商誉对所得税的影响如何确认和计量未作规范。本文结合企业合并时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初步探讨了其对所得税影响的确认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确认和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真真 《中国外资》2009,(6):54-54,56
本文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分析,解释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对报表编制结果的影响,指出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界定上应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纳入编制的范围,并以安然事件为例,说明现阶段加强合并报表范围定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已经得到共识。按照商誉的取得方式进行分类,商誉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不予确认。合并商誉是指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的购买成本高于该被合并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方差分析,对企业更倾向于在盈利还是亏损的情况下计提商誉减值以及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的公司后续盈利情况如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合并日趋频繁,由此引发的商誉减值问题突出.本文首先介绍商誉的含义、分类和其会计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成为合并商誉减值隐患的会计处理问题以及目前商誉大幅度减值的原因、危害和不良影响.最后,从加强对企业合并的监管和完善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两个方面提出防范企业合并商誉大幅度减值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4年2月17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尤其在合并范围方面,重新定义了控制的含义,并明确了实质性权利的含义以及拥有权力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广药集团是否应将上市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来具体应用新、旧会计准则的判断标准,说明新、旧准则的差异,同时也为其他案例的判断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初探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财务报表是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需要界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即哪些子公司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范围之内,哪些子公司不应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范围的确定是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同样地,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是制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组成部分,我国在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对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由于具体规定不够严谨细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层次财务报告模式的形成,商誉(包括外购和自创)有望进入财务会计系统.我国财政部自1992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关于商誉会计问题,只在1995年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作了规范性的要求,并未使用"商誉"一词;而在1995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把购入商誉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在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指出"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随着商誉会计在争论研究中达成共识的内容日益增多,对商誉会计的会计处理应提到改革日程上来.笔者认为可以做如下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王萍 《中国外资》2013,(21):100-10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在这二十年如火如荼地展开,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越来越多外资进入国内各业,扩充了企业合并目标公司所牵及的行业范围。现今大多数企业把并购作为企业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并且合并商誉的数额愈来愈巨大,利益相关者逐渐把目光放在商誉的会计处理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介绍了两种企业合并方式,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之后深入探究了企业合并中合并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如合并范围不统一、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会计政策缺乏一致性等;最后提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策略,如确定合并报表的范围,明确合并报表的编制流程,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优化资产评估机构,统一母、子公司会计政策,科学处理合并商誉等,旨在帮助合并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合并不断增加,合并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商誉的概念,其次对商誉减值损失的认定、确认及计量方法进行探讨,最后对商誉减值损失的披露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期有助于商誉相关问题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