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中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区际金融发展水平与空间经济集聚程度之间的关系。由回归结果发现,区际金融发展水平对该地区空间经济集聚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区际金融的发展会带动空间经济集聚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金融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0年广东省各区域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金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相对较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均衡已经制约了广东省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区域间合理配置,完善金融市场与监管体系,集聚金融人才,完善基础设施等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我国1978-2013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集聚的影响。分时期的样本回归结果表明:1978-1995、1996-2000、2001-2013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对金融集聚的影响系数分别为负、正、负,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集聚程度呈现出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态势。分区域的样本回归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阻碍了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不过西部地区这种阻碍作用从统计学意义上不显著。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易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将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其重要作用在于惠及民生,促进新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数字普惠金融凭借其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有效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并在我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首先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采用熵值法测算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10-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地区异质性。因此,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就要用好金融科技,重视数字资产价值,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流通产业集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必须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融入流通产业集聚全过程当中.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探究我国流通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影响.结果显示:国家层面上,流通产业集聚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体而言,东部地区流通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水平、外商投资水平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湖北省1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标对湖北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目前湖北省优质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明显。效果分解显示,湖北数字普惠金融对周边城市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说明湖北省政府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省会城市数字普惠金融来促进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实现区域乃至湖北范围内的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地区相继实施的自贸区战略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自贸区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股东属性的分组检验显示:与国有企业相比,自贸区战略对非国有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相对更大;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地区相比,自贸区设立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相对更明显。进一步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自贸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提高地区的直接投资比重、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资本配置效率三个机制共同实现。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对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自贸区战略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ArcGIS、GeoDa、Stata、SPSS等软件的支持下,构建开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从市域角度研究长三角开放经济的发展情况、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41个地级市经济开放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但大部分地级市处于L-L集聚状态。综合选取9个方面指标研究长三角经济开放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关键影响因素由2011年的科技水平、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转变为2019年的产业结构、交通条件、信息化程度、科技水平和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逐渐向空间集中的方向发展,即形成金融产业集聚的形式,金融产业集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形成动因进行概述,分析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加快金融产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衡量了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 s 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层面揭示了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从Bayes空间计量视角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表现为外生性引起的空间误差自相关;在同时将空间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引入模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普通回归模型高估了空间相关和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程度,低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贡献程度;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显著领先于其他区域,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数字经济时代,以数字经济赋能商贸流通业、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流通效率和竞争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我国2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位于中西部地区、与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表现得更明显;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阶梯式下降态势;数字经济可通过技术创新、制造业与商贸流通业共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应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根据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流通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大数据平台,破除数据壁垒,联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流通;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量文献关注数字经济对贸易规模、贸易效率、贸易成本的影响,鲜有聚焦对外贸发展质量的研究。利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使用2011—2020年31个省份经济发展数据实证分析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不仅能够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而且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东部或经济发达地区,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其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外贸发展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外溢性,对推动邻近地区的外贸质量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赵鹏  程思琪  赵丽 《市场论坛》2023,(11):30-40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选取2011—2021年263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数字金融是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数字金融维度分析,数字金融总指数、覆盖广度、数字化水平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依次减弱。从高质量发展维度分析,数字金融对创新、协调、共享及经济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并未体现出促进作用。不同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华中地区受益最大,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建议加大对数字金融的资金扶持力度,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开放发展相融合,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有不少学者研究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基于前人研究,以河南省2006—2017年18个地市面板数据分析河南省金融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选用区位熵测度各地市金融产业聚集程度,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金融产业聚集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融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省部分地区的金融产业相对还是比较分散,只有当金融产业集聚到一定水平才对经济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珊 《全国流通经济》2022,(26):123-126
2021年10月国家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如何通过金融集聚赋能经济圈建设,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于是,在了解经济水平与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两个层面,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09年~2019年的金融集聚情况。结果显示:(1)成渝地区金融集聚水平不高,金融规模集聚水平总体有下降趋势,金融结构集聚水平总体呈上升收敛趋势,但两极分化严重;(2)成都、重庆同时实现金融规模集聚和金融结构集聚,内江、绵阳、德阳只形成了金融规模集聚,余下11个城市并不具有显著的金融集聚发展。最后,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岁寒 《商》2013,(19):213-21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集聚区作为现代商务产业的核心聚集区,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运行环境,如北京的CBD及金融街,上海的陆家嘴等都有金融聚集现象,其实国内其他城市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金融集聚,只是程度不同。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内金融集聚发展、地区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统一的可量化的指标时每个地区的金融集聚度进行评测,从而为地区建立或发展金融集聚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盛林 《财贸研究》2011,22(2):107-112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但经济如何反作用于金融的研究鲜有所见。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中国县域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金融生态以及金融集聚程度等是影响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的哑元变量分析则进一步表明,地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效应和区域发展政策安排对金融发展的传导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微观金融主体也受自身经营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樊玲 《中国商论》2022,(23):123-127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金融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搜集2008—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测算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其空间聚集效应。研究发现,河南省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整体耦合协调度较低,在空间上表现出以郑洛新为创新发展高地,“低-低”型集聚较多的格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并提出构建“五链融合”的金融与科技内涵式融合体系等建议,为推动河南省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202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熵权法测度各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具有空间依赖性,局部上表现为空间集聚,数字普惠金融和协调发展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对本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邻近城市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促进作用较显著,但对粤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份市自治区的数据,对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实现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空间自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与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各省农业资源禀赋有关,进而提出数字经济驱动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