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公司治理和会计诚信问题进行审视,试图找到会计诚信的真正含义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六项措施:建立经理人市场、完善公司治理、引进其他信息系统、道德防范、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为治理会计诚信缺失问题提供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   总被引:48,自引:9,他引:48  
郭道扬 《会计研究》2004,26(2):8-15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精神,结合对产权经济学中相关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首先阐明了市场经济是产权经济这一本质问题,并较系统地研究了产权经济与产权经济学的发展对会计理论、会计法制与会计方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及会计的发展在对产权经济进行管理控制方面的重要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确立产权会计观和全方位进行会计变革方面,其内容包括:(1)关于建立产权会计的主体理论——产权价值运动论问题;(2)关于产权会计对象研究问题;(3)关于会计从企业契约联结方位对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与结果的控制问题;(4)关于从产权控制方面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5)关于产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建设问题等。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今后会计学的改革、会计实务的改革,以及对于我国今后建立以产权规范为核心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会计诚信与会计诚信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会计诚信的缺失已经日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夏志凌 《中国金融》2003,(14):56-57
会计诚信的三个层次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它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会计信息制造者必须如实地提供会计信息;二是提供的信息为使用者信赖。会计诚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道德规范层次,主要是指会计行为规范中所形成的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会计人员在会计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本文试从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互补关系入手,探讨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框架结构的构建,以期推进当前会计诚信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行业诚信。  相似文献   

6.
会计作为一种微观计量机制,在维护产权权能、实现产权利益和内部化外部性过程中处于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具操作性的地位。外部性内部化的"结果"产生了"产权",而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则催生了"会计"。会计对外部性内部化的贡献与生俱来:会计的本质是外部性内部化,会计的目标是内部化外部性,会计的职能是界定财权和保护财权,会计的对象是财权流。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量度,依据公认标准来界定财权(产权)和保护财权(产权)以内部化外部性的微观计量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讨论举证责任倒置的产生及其引致的法律风险与审计质量高低(会计诚信维护)的关系,并构建维护会计诚信的规范体系。(一)举证责任倒置简单地说就是被告人在面临诉讼时负有提供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的责任。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其司法解释开始正式实施,明确将举证责任倒置纳入制度化建设。该司法解释确立了几大具有代表性的证据规则,除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明确了举证时限要求以及规定证据交换规则等之外,在举证责任配置上更加细化。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分配一些特殊案件的举证责…  相似文献   

8.
会计诚信是个道德问题,但如果仅在道德层次上进行探讨,将会计诚信缺失归咎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未免失之偏颇.虽然我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都对会计核算制度和法律责任作了详细规定,但还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环境下会计制度亟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特别是会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我国依法治理诚信缺失,创新会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诚信问题不得不又一次为人们所关注,所研究。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会计假账非常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成为阻碍我国及世界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巨大障碍。如何维护会计中的诚信原则,是我国及至世界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会计问题。分析了现实中会计诚信原则缺乏的几种主要原因,进而结合我国及世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个维护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梅 《中国外资》2009,(20):117-118
会计诚信是个道德问题,但如果仅在道德层次上进行探讨,将会计诚信缺失归咎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未免失之偏颇。虽然我国的《会计法×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都对会计核算制度和法律责任作了详细规定,但还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环境下会计制度亟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特别是会计造假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我国依法治理诚信缺失,创新会计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会计诚信缺失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我国存在这一问题,那些各方面制度相对健全的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会计诚信缺失往往会催生腐败、贪污、造假等恶劣现象,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在本文中,笔者从会计诚信的含义入手,指出针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展开研究的重要性。在深入探讨会计诚信缺失成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解决会计诚信缺失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为重塑会计诚信、提升会计诚信治理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邵仁洪 《财会学习》2016,(18):81-8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规模的扩大及企业效益的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模式及制度方面也在不断尝试改革创新,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企业管理中最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近年来其问题却不断涌现,尤其是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在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都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形象,并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健康民展和可持续性。从会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姜红 《金卡工程》2009,13(10):171-171
当前,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会计诚信危机日益严重,国内外资本市场不断有违规公司被查处,对全球的资本市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会计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会计职业的公信力和独立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会计诚信的含义,然后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例介绍了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揭示了会计诚信的缺失给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所带来危害,重点讨论了丧失会计诚信的原因,最后就如何应对会计诚信危机提出了几点个人的看法.会计诚信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理性分析和认真解决会计诚信危机问题,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长此以往,我国的市场经济将在一个诚信的环境中日益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5.
滕飞  赵琼 《财政监督》2011,(12):20-21
会计造假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助长腐败之风,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家税利减少,究其原因,客观上是法律体系的缺陷和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主观上则是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的丧失,巨额利润驱动则是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动因。因此,重构会计诚信,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健全的会计监管体制,加大对会计诚信缺失的惩戒力度,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诚信观念及诚信意识教育,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已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但是,近几年来,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持续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各种会计违假事件层出不穷,会计工作存在着突出问题,会计行业面临着空前的信任危机。本文从会计诚信的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目前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然后分析了会计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会计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了诚信这一基石,和谐的经济秩序也就无从谈起。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当中的一项重要问题,给国家、企业、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甚至还滋生了贪腐行为。鉴于此,完善会计诚信治理体系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呼唤诚信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是会计的灵魂,诚信是会计的生命。《孟子》记载:"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说:"孔子有言:去食去衣,无信不立,则国以立信为建国之首务矣。若退而言会计,以立信为首要;立信,乃会计之本"。是诚信给了会计以健康的生命,失去了诚信,会计工作就无异于消亡。只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才会给会计工作注入"真实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徐淑芳 《中国外资》2011,(23):124-125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信用危机围绕着各行各业,会计诚信的危机尤为突出。会计诚信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失真,当这种危机具有普遍性时,将对社会公众乃至市场的运行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因此,正确把握会计诚信的内涵与实质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会计诚信机制,进而有效地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