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2006)出台以来,截至2009年5月22日,我国共有136家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由于我国对公司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中小企业板推出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晔珉 《新理财》2006,(3):46-48
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已经有1/3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在此基础上,为了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证监会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股权激励,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激励,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及其他方式的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股东影响的内在机制,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影响。对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上涨因素的定量化分析显示,其上涨与公司现有的各项财务指标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趋势和关联交易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一致性问题,通过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持续、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提高,从而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升,给投资者以强有力的信心和巨大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内部薪酬激励机制的创新,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可以有效纾解员工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然而,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实务界和学术界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文章致力于探索和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深入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难点以及必要性,揭示了虚拟股票激励的弊端、风险和实施要点,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实施虚拟股权激励的保障机制及建议,以期推动虚拟股票激励方案在非上市公司落地生根,推动公司经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程新生  武琼  刘孟晖  程昱 《金融研究》2020,476(2):91-108
本文以母公司为视角,基于科层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母子公司现金分布变化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母公司管理层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在成长期,母公司 “自主型”财控模式下子公司高持现比率导致了过度投资,对母公司管理层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能够抑制过度投资,此时对母公司管理层激励表现为抑制子公司经理人圈地的监督机制;在成熟期,母公司 “平衡型”财控模式适度降低子公司持现比率,缓解了过度投资,对母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进一步抑制过度投资,但薪酬激励无效;在衰退期,母公司“家长型”财控模式下过度回笼资金带来投资不足,股权激励能够抑制投资不足,此时对母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表现为驱动子公司经理人投资的勉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配对法选取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实施股权激励与未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之间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明显,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逐渐引进了股权激励,而始于2005年的股权分量改革,为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于近几年来在上市公司中掀起了股权激励热潮。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主要形式介绍和我国股权激励实践的回顾,总结出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有效的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机制的若干启示,以期能够为上市公司制定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方案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顾斌  周立烨 《会计研究》2007,98(2):79-84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股权激励的作用最终要落实到公司业绩增长上。本文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股权激励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统计仅仅2013年上市公司提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就达到了161家,自2005~213年,8年期间累计有71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在这一大环境下,我们选择一家上市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来讨论关于股权激励方案的利与弊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以及围绕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股权激励通过授予经营者一定数量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股权激励的理论内涵并探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3,(21)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股东和经营者的代理问题。有效的股权激励模式也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关键因素,并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郝项超  梁琪 《金融研究》2022,501(3):171-188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对部分非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但设定激励对象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分析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性假说与不公平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非激励员工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具体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激励与非激励员工收入差距小的上市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在非高管员工覆盖比例较高的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因此适当提高员工股权激励覆盖的范围可以减少激励员工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激励错配导致的薪酬不公平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创新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激励能在境内上市公司大规模推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经生 《中国金融》2005,(20):49-50
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第10条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9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探索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股权激励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已有近三百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加强治理的一大举措。但是,A股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实施中仍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冀晓娜 《会计师》2013,(11):3-4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股东和经营者的代理问题.有效的股权激励模式也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关键因素,并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和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分别于2006年的年初和9月正式颁行,这标志着股权激励在国内资本市场终于修成正果。截至2006年末,A股市场共有49家上市公司实行了股权激励,200多家上市公司在股改承诺中提到了在股改后要积极推进股权激励探索工作,70%的被调研企业表示,将在今后的12个月内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引入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烽火通信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这是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后,首个获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国有上市公司,这意味着停滞近2年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再度开闸。本文基于对烽火通信股权激励计划的分析,提出了对于国有上市公司在现阶段施行股权激励计划的思考。笔者认为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目前仍处于尝试性阶段,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帅 《时代金融》2012,(18):164-165
股权激励能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很关键的是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对激励对象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授权条件和行权条件,从多个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反映股权激励契约中业绩考核指标的现状,提出业绩考核指标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李帅 《云南金融》2012,(6X):164-165
股权激励能否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很关键的是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对激励对象的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公告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授权条件和行权条件,从多个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契约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反映股权激励契约中业绩考核指标的现状,提出业绩考核指标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已有企业开始股权激励方面的尝试,武汉、上海、北京等地都推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具体形式。之后,各种文件和政策陆续确定股权激励可以作为公司高管的激励方式。2005年8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出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