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尹靖惠  宋阳 《中国商论》2023,(17):125-128
通过统计分析和质性研究的方法,本文以147家中德合作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12家中德科技创新合作标杆企业的深度访谈,系统展示了当前中德两国企业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与趋势,梳理并描述了两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合作的出发点、领域及合作伙伴选择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为希望促进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提出了相关政策设计和工作推动的建议,对中德两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企业合作提供了趋势判断和发展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蓓 《农机市场》2006,(7):30-30
本刊讯(记者王蓓)7月17日,中德农业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企业家论坛,在北京中欧宾馆举行。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和德国农业部国务秘书米勒参加了开幕式。本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德意志联邦农业、德意志联邦食品及消费者保护部联合主办。中德双方的相关行业协会与来自农业机械、乳品乳业和畜牧肉食等领域的30家德方企业和74家中方企业,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德双方在论坛上就今后的合作表达了各自的愿望,并从中德农业贸易现状及发展潜力、中德两国的农业机械发展现状与对外合作、以及两国牧业发展现状、奶业和畜牧加工产品的发展、德…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出访了德国,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主持召开第三轮中德总理级政府磋商,并联合发表了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中长期合作行动纲要》,对两国中长期合作进行了规划。2015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两国将加强在科技、工业、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中方还将作为合作伙伴国参加汉诺威电子、信息和通信博览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出口第一大国,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德国作为装备制造业强国,其装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德国“工业4.0”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相似,在两大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中德两国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对两国来说是互利共赢的。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对中德装备制造业的合作展开分析,根据复制动态方程的分析结果判定均衡解的稳定性,并进行数值模拟来探讨稳定解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德两国实现装备制造业合作共赢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中德两国合作超额收益、成本以及竞争的投机收益和被竞争方所遭受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中德产业技术联盟、创新合作路径、控制合作成本、构建较好的信任机制等稳定双方合作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德两国贸易额总体呈增长态势,往来商品互补性增强,并且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然而,德国出于对本国相关产业的贸易保护,制定了要求严苛的技术标准,使中国商品进入德国市场的难度加大.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德贸易合作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中德贸易合作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合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据商务部公布:今年11月24日,商务部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授牌仪式在江苏太仓举行。商务部部长助理王超在授牌仪式上表示,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的揭牌,充分体现出两国政府对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合作的重视和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加强对德国乃至欧洲的经贸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且对“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德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是中德两国政治、经贸、财经、科技、环保等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德两国在政府间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对话与合作。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德时,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建立中德气候变化工作组以加强中德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加强中德双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方面的交流,并推动两国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友好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2011年6月28日首轮中德政府磋商期间签署的关于为双向投资提供便利的联合声明,中德双方设立了"投资咨询联络处",以进一步促进中德投资合作,为在中德双向投资中遇到问题的两国企业提供咨询。德国是欧盟成员国中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很多德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与了中国的  相似文献   

9.
何新浩 《国际贸易》1995,(11):10-11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去年中德贸易额118.9亿美元。德国又是欧洲对华第二大投资国,一些国际知名的德国大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办厂,中德经贸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为了配合11月份科尔总理的访华,促进中德两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合作,本期举办了《中德经贸专栏》,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和欧洲司何新浩司长特为专栏撰写了文章。  相似文献   

10.
吴仪 《国际贸易》1995,(11):9-9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政治关系的稳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双边贸易额在1993年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199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今年1—8月已达到8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我对德出口为35.64亿美元,增长27.8%;我自德进口为44.64亿美元,增长3.4%)。由于我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一些成功的中德合资项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德两国不仅已经成为对方国家在各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更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最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中德两国都是机电产品出口大国,机电产品在中德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中占绝大比重,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5年中德两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得出中德机电产品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且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产业内水平指数基本保持较高的值,但根据HS编码分类,七类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指数却有显著的差异,有些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一些却很低,说明我国与德国的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本文根据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我国与德国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胡娅妮  谢娟 《商场现代化》2005,(12):270-271
自中德建交以来,两国贸易便直线向上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德两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两国间的跨文化谈判也日益频繁。正确认识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我们从事跨文化谈判的基础。本文将从时间观念、民族特性、非语言交流及法制观念四个方面探讨两国的差异,以增强中德贸易工作者的跨文化敏感度,成为成功的谈判者.  相似文献   

14.
在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如果说边境合作尚属浮在水下还未露出冰山一角,未免失之偏颇。然而,边境合作难以有较大的突破和难以形成规模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由于中俄两国边境地区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和咨询部门(学术、科研机构)三个构面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和交互作用,导致出现下列情况:地方政府仅有设想而无“观念到现金流”的渠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德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伙伴和亚洲第二大贸易伙伴,而德国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中德贸易逐渐由以互补性为主向着以竞争性为主的方向演变,本文以此变化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中德贸易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然后总结了中德贸易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接着研究了中德贸易的商品结构以及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最后在分析影响两国贸易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中德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是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建议中央及省级政府把海外产业园区建设纳入整体战略规划中,集聚国家的资源整合能力,挖掘具备投资潜力的国家或地区;通过探讨建立两国合作框架的形式,为我国企业建立海外产业园区扫清障碍并规避相应的政治及法律风险;建立跨部委的"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及园区建设协调机制,从国家层面统筹产业合作及园区的规划、开发、运营,为海外园区建设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第一,建议政策性银行及部分商业银行加大对园区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入园企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对中俄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并未阻止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步伐,中俄双方的经济互补性依然很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愿望、合作基础并未发生变化,两国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应积极巩固对俄货物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俄出口商品质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旅游服务,壮大新兴服务产业;实施"大基地"战略,拓展外贸发展空间,努力扩大物流,以实现新时期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中德会计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中德两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原因,阐述了会计环境对一个国家特有的会计模式的影响,进而比较了中德两国会计体系在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主要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旨在通过比较中德两国的会计模式差异,促进我国会计体系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形势下,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特点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了中德两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原因,阐述了会计环境对一个国家特有的会计模式的影响.进而比较了中德两国会计体系在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主要会计核算方法,以及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旨在通过比较中德两国的会计模式差异.促进我国会计体系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形势下.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特点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自1992年至今,中德经贸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看来会持续下去,从而使中德经贸关系的未来得到保障,并有助于解决两国经贸关系中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 发展模式 中德双边贸易自1950年以来,按当年价格计算已由1942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43.8亿美元,增长740倍,这是中德贸易关系的第一个特点。从8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一直是我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1998年中德贸易占中国—欧盟贸易总额的30%;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