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征用的“油水”大得很,但农民似乎没得到什么。十几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圈地运动”,无视农民利益,造就出一大批“三无农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现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相似文献   

2.
周子希  俸洪剑 《商》2013,(22):227-227
制度决定社会,社会决定公民。从古至今,中国农民的身份始终体现着国家制度的安排,在这一身份的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本文简单梳理了关于当代中国农民身份的相关文献,旨在为未来农民的身份变革提供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对青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相比而言,韩国的情况与青岛市有着更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农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所处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因此,韩国新村建设经验的分析总结,对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相比而言,韩国的情况与青岛市有着更多相似之处,表现在农村建设运动的背景、所处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因此,韩国新村建设经验的分析总结,对青岛市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首先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农民养老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劳累一生的农民没有养老金,没有子女在身边的守侯,孤单地处于社会的主流之外,如何让农民安度晚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链条式发展"银发经济"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侯新生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5-106
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大量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国家、社会与农民自身共同努力,领会新型农民的内涵以及构建合适的农民评估体系可以为"三农"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7.
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生育观念正从传统生育观向现代生育观转变.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不仅与国家政策、宏观社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亦与村庄社会基础、村庄社会结构、村民日常生活逻辑和农民生活世界相关联.为适应农民生育观念的这种变化,需对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孙雪梅 《商场现代化》2007,(10Z):391-391
农民问题是我国现阶段首先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农民养老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劳累一生的农民没有养老金,没有子女在身边的守侯,孤单地处于社会的主流之外,如何让农民安度晚年应该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链条式发展“银发经济”是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浅谈开发农民旅游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斌  周凤杰 《商业研究》2007,(6):173-175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民旅游必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开发农民旅游市场不但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农民和旅游企业的需要。目前我国开发农民旅游市场是非常可行的,前景也是美好的,所以农民旅游市场是旅游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现存问题与优化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消费关乎农村市场振兴和国家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结构在逐渐升级,趋向合理化的发展态势.但是农民消费结构也存在着恩格尔系数偏高、发展型消费品较少等问题.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应该着重促使农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向现实市场需求转化和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平 《商业研究》2012,(4):193-198
老有所养、农民社会保险权、中国农民的特殊性、统筹城乡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分别构成新农保立法的伦理基础、权利基础、社会基础、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新农保立法具有相应的根本法律依据和一般法律依据,保障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构成了新农保的立法原则。立法可以提升农民对新农保的良好预期,可以明确新农保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为新农保提供基本的法定标准和法律制度框架,可以妥善安排好不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可以为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缴费问题是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未来的保障水平。主要依据新疆农民历年年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新疆农民未来年均收入和年均生活消费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农民实际缴费水平、缴费档次、投保能力进行估算。国家和地方应加大新疆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缴费利率,取消管理费,引导农民早日参加养老保险,从而建立一套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比较合理、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乔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刘知博  石培基 《商》2015,(1):69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土地征收政策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土地资源使用情况而不断调整。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作为土地征收政策的重要方面,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纵观中国60多年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变迁,可以看出,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具有明显路径依赖性,并且一般发生在社会经济制度的重大变迁之后。因此,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为新形势下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提供借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设计应是在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和长远生计有保障以及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地的原则下,由中央政府统一负责,顶层设计,科学研究,合理制定的兼顾农民、用地单位、政府利益的公平、公正、合理、高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红 《现代商业》2008,(3):213-214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保护农民权益、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等至关重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初期,国家各级财政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财政在为参保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时,可按照农民交费的标准进行补助,并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原则;在养老金领取时,财政实行“多交费、多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农民的文化福利作为农民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的稳定,进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福利受到极大的冲击,现代传媒宣布农民的本体文化价值是错误的,农民越来越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村庄生活中,农民合作难、村庄共同体意识解体。实现农民文化福利的再造,需要在多维的框架下进行,在国家、村庄、家庭、个体等层面均可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着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好农民问题,首要一点便是增加农民收入。从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财政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宋妍 《消费导刊》2009,(12):160-160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近几年,农村土地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从土地纠纷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五项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缴费问题是新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和未来的保障水平.主要依据新疆农民历年年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新疆农民未来年均收入和年均生活消费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农民实际缴费水平、缴费档次、投保能力进行估算.国家和地方应加大新疆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缴费利率,取消管理费,引导农民早日参加养老保险,从而建立一套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比较合理、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乡政村治源于农民自发创造,得益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推动,乡政村治有效的实现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从乡政村治建立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对乡村社会治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乡政村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新时期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可以解决我国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摆脱了土地和家庭带来的束缚,通过进城务工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提升了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此外,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有助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