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商标权属于一项民事权利,而商标权的民事司法保护就是通过司法程序制止商标侵权行为,并且赔偿商标权利人所遭受的损失。目前,商标权在民事法律的领域内纠纷较多,各级法院处理的案件争议也日益复杂,出现了很多的热点问题,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立智 《中华商标》2011,(10):46-48
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后,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需要进行诉讼。商标侵权诉讼是指商标权利人对侵犯自己商标权的行为人所提起的一种民事诉讼,其提起侵权诉讼的目的是制止侵犯自己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缘起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到期后,被许可人继续生产、销售新的带有权利人商标商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和合同违约的竞合,实践中对此几无争议。但如果被许可人销售的是合同存续期间经商标权人合法授权生产的库存商品,被许可人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抑或构成合同违约,实践中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4.
亓蕾 《中华商标》2023,(7):48-52
<正>要旨:商标确权行政案件包括商标权无效行政案件和商标权撤销行政案件,商标被宣告无效和被撤销注册,法律效果完全不同。注册商标退化为商品通用名称,无法再发挥商标应当具备的区分商品来源的功能,则可以被撤销注册。当退化为通用名称的注册商标被撤销后,商标权自撤销公告之日起灭失,作为商品通用名称进入公有领域,可被其他经营者使用。注册商标退化为通用名称的认定关涉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权衡,应以整体判断为原则,以撤销申请日为一般判断时间点,以相关公众的通常认知为判断标准,以通用名称指向的商品为撤销商标专用权的范围,关注已退化为商品通用名称的客观事实,不以商标权利人是否存在主观过错为转移。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商标侵权要件主要包括:存在侵害商标权的不法行为、存在损害事实、不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1],也就是存在实施侵权行为的主观恶意。不管是商标的来源识别功能亦或者是其广告功能,其根本目的都是商标权利人为了利用加之于商品之上的商标来区别其商品或服务与其他商品或服务,从而达到构建其联系消费者、使得消费者能够定位到其目标商品的作用。因此,判断其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的标准应当涵盖其是否有基于利用商标权人的商标来攀附商标权人的商誉和误导、混淆消费者使其错误的定位到了非商标权人的商品意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目前,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被控商标侵权人多为终端销售商近年来,商标侵权诉讼的新动向是商标权人出于种种考量,并不起诉侵权商品源头的生产商,而是直接起诉大量位于侵权链条终端的销售商。个中原因在于,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侵害商标权的生产商采用的制假、傍名牌等侵权手段和方法越来越隐蔽,使得权利人在侵权商品没有进入零售市场前,很难发  相似文献   

7.
<正>一、建立商标异议程序配套制度的必要性商标异议程序是商标确权授权制度中的重要环节。设定异议程序的目的在于提高商标审查工作的准确性,有助于发现并及时纠正初步审定可能发生的错误。[1]异议程序是在先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监督商标审查工作的重要途径,对于营造社会尊重商标意识,减少审查工作的失误,防止商标权冲突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华鹰 《中华商标》2002,(4):21-22
临时禁令是在侵权诉讼前应商标权人的请求,由法院作出的迫使侵权人停止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侵权行为,从而对商标权人的权益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其目的是防止侵权行为的预期发生或侵权行为的重复给权利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诉前临时禁令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扮演重要角色。我国原商标法并没有规定法院可以在诉讼前采取临时禁令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一、防御商标的概念厘清(一)防御商标与联合商标的概念对比防卫性商标可分为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两大类。防御商标是同一商标权人在与主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不同的类别上注册与主商标相同的商标,该注册商标的目的主要在于事先保护驰名商标权利人的主商标而不在于使用。(如华为公司在与其经营业务范围不相关的第1类化学原料注册“华为”商标。)  相似文献   

10.
在侵犯商标权的案件中,判定被告是否构成侵权,或者酌定被告的赔偿数额时.极为重要的判断基础是权利人商标的知名度。由于商标知名度属于社会评价的概念范畴,具有无形、动态等特点,很难直接自证,需要通过产品销量、市场排名等证据综合佐证认定。在诉讼中,商标权利人(即原告方)住往提交大量的证据材料,对某些证据的认定时如有不慎,会对知名程度的认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对案件的定性或定量.因此应针对不同证据作相应重点的区别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华聪 《中华商标》2008,(10):67-69
一、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依据 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主要是为了解决商标权的使用取得和商标权的注册取得之间的矛盾。起初,各个国家在对商标权的取得途径上都是规定使用取得的时候,不会存在注册和未注册商标之分,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所谓未注册商标保护制度之说。  相似文献   

12.
汪泽 《中华商标》2004,(4):18-20
侵害商标权的构成以商标使用行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如果第三人对某符号的使用不属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则侵害他人商标权就无从谈起。正确理解商标使用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以及商标使用的方式,是认定侵害商标权行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弟平 《中华商标》2008,(11):38-39
一、涉外商标案件取证难 在处理涉外商标案件实践中,工商执行人员经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特别是当主动查处一些涉外商标侵权案件时,由于商标权利人在国外,往往很难联系到该权利人进行调查取证;并且,在现行体制下,我们也很难有经费、时间和精力到国外去寻找权利人进行取证。即使涉外商标权利人同意提供商标注册证复印件给我们,也需要有关大使馆认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王斐 《中华商标》2015,(2):88-92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标抢注行为在我国愈演愈烈,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这不仅侵害了商标权利人的合法利益,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于商标抢注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对抢注人的谴责上,而应该积极地寻找应对途径,并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合理适用相关法律,维护真正商标权人的合法权利。尽管中国采取"申请在先原则",但是,现行商标法还是为被抢注的在先权利人提供了一定  相似文献   

15.
高荣林 《中华商标》2008,(12):42-43
商标的正确使用对于商标权人来说非常重要。在美国,商标的使用是获得商标权的前提。我国商标法虽未做出如此规定,但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也会构成商标撤销的理由。商标的正确使用能够保持商标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最基本的功能,有助于商标潜在的第二含义的成长,能够有力反击侵权人的抗辩,使商标权人在商标侵权案中既可申请禁令救济又可要求损害赔偿。另外,  相似文献   

16.
一.闲置商标定义和利用目的 闲置商标是指注册商标有效期尚未届满,但权利人长期不使用或者权利人消亡且无人继受的注册商标。闲置商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不使用商标”,即权利人在核准注册后三年以上不使用的注册商标;另一类是“无主商标”,即商标注册人已消亡且无人继受的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17.
刘建 《中华商标》2005,(9):19-21
最近,具有百余年历史的著名中华老字号“亨达利”与“亨得利”商标,在经历了12年诉战后,再起风波。以天津亨得利为首的由各地亨得利商号成立的“亨得利、亨达利联合会”(以下简称“两亨“)50多家会员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会员提出,撤销上海亨达利钟表公司注册的“亨达利”商标的申请,并准备将“亨得利“商标由“两亨”分会申请注册改为由多个权利人共同注册普通商标。该案被称为国内最长的商标权纠纷案,也暴露出我国对老字号商标保护方面存在法律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商标逐渐远离作为商品的识别来源的基础性含义,而被转化成为一种资产、一种财产。在商标制度的几百年发展中,对商标是否会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或者商标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虽然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商标司法判例和商标理论倾向于认为商标已经从依附于产品的一种标志而转化为一种资产,其价值是厂商不能剥夺的。与此相适应,在商标财产化的基础之上商标权人具有“准作者化”的趋向。这两种趋向奠定了现代商标权扩张理论的基础,它们对以防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商标法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且也不能不深刻地影响到商标立法与司法。因此,从商标的财产化和商标权人的准作者化角度探讨商标权的扩张理论是有益的。本文愿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邓丽春 《中华商标》2011,(12):56-56
一、依照法律规定,版权自作品完成之时就自动产生,无须履行法律手续,但是如果他人将已经自动产生且享有版权的作品申请了商标,而作者却无法举证证明自己是版权权利人,造成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无偿使用而又不能通过法律手段获得保护的尴尬局面。二、图形商标商标权保护力度强,而版权保护力度弱。  相似文献   

20.
商标是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并证明其来源的标志。对商标专有权的过度保护极易导致商标权人的权利滥用,而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产生则很好地平衡了商标专有权与社会公众权之间的关系,它是在承认商标权人对商标专有权积极使用、排除妨害的同时,又对其作出必要的限制,这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