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靖 《理财》2004,(10):33-34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咨询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二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协调和配合。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会计咨询机构提出的。内部审计究竟能否外部化?笔者认为,企业只有在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之后,才能进行权衡和选择。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指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来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内部审计外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外包。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和加拿大,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比例,分别从1996年的21.5%和31.5%上升到2005年的38.0%和34.8%,这些企业遍布于各行各业;而在尚未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中,分别还有3成和4成以上的企业打算未来进行内部审计外包。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整个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严重地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适时、恰当地推广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完善其内部审计,强化控制,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实力.内部审计外包在中小企业推广必须结合每个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自主决策.  相似文献   

4.
葛伟民 《时代金融》2008,(10):72-74
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降低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内部审计就有可能外部化。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并阐述了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设想及注意问题。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大大节约企业费用以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22,(1)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同行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企业面临的业务越来越多样化,如何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内部审计是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内部审计外包就是内部审计的外部化,有效且高质量地开展内部审计外包,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建筑行业企业为例,就影响内部审计外包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耿云江  金星 《财会学习》2008,(10):44-46
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在会计核算和审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受认识、人力资源和企业所处阶段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很多瓶颈,远远不能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以及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在会计核算和审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受认识、人力资源和企业所处阶段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很多瓶颈,远远不能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以及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内部审计对现代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内部审计进行外部化操作是专业化分工的体现,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内部审计是否需要外部化。进一步分析企业外部化的内容和具体形式以及是否与外部化商的合作。企业在确定内审外部化时需要进行理性决策,否则可能带来得不偿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一般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二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理论上讲,第二种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这是其与内部审计最根本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部审计外包开始在各企业间兴起,而随着内审外包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由此带来的审计独立性受到质疑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目前沪市的942家上市企业进行了随机抽样,选取了215家样本企业,通过样本分析,了解我国上市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基本形式、外部化程度以及行业分布,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的现状进行描述,以期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外部化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外部审计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可称为部分外化;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可称为完全外部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一种重要现象。据调查,迄今为止,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美国企业已占到20%以上,汽车、电子、航空、化工、信息等行业已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即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外包(0ut sourcing)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只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而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这种现象尽管在我国银行还没有出现,但关注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了解国外先进国家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内部审计外包即将内部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具有专业资格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只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而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银行业已初露倪端,因此对这个现象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外包即将内部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具有专业资格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只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而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银行业已初露倪端,因此对这个现象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内部审计外部化在西方越来越普遍,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和稳定审计质量等。但企业应该冷静地分析内审外部化可以带来的利与弊,考虑在进行组织设计时如何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不影响企业对自身经营管理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保证核心竞争优势、本文作者在来稿中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予以刊登,供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内部审计外部化及其论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部审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即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业务,而不是主体性概念,即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外部化则是指内部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全部或部分承担,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审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内部审计模式成为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其对企业的增值性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特点,实施内部审计外包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本文基于中小企业增值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外包模式,主要包括全部外包、合作内审、审计管理咨询和协力式委外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外部化的思考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王湛 《会计研究》2001,(11):29-32
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外部化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的实施问题 ,认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化是由社会分工专业化、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以及内部控制自身缺陷等原因共同决定的 ,它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合理趋势 ;在实施中应当注意 ,内部控制外部化的重点在于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控制 ;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内容主要是对经营管理合规性的控制。总之 ,内部控制的外部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的必然要求 ,恰当的处理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