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的对外贸易发展,使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然而肇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形势吃紧,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研究金融危机对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东星 《特区经济》2009,(12):85-87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很多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很快危机又蔓延到世界其他各国,引起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致使全球的金融资产遭受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和1997年由泰铢贬值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对比,说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且指出这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业的冲击力度最大,本文从贸易格局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纺织业之所以受害最深的根源是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是依靠我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了一条低附加值,地产业链的出口路线,如果长期走下去,我们的纺织业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以我国纺织业应抓紧机遇,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4.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业的冲击力度最大,本文从贸易格局的角度,分析我国的纺织业之所以受害最深的根源是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是依靠我们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走了一条低附加值,地产业链的出口路线,如果长期走下去,我们的纺织业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所以我国纺织业应抓紧机遇,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5.
当前金融危机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辑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63-16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与20世纪末泰铢贬值导致的亚洲金融危机比较,二者在爆发的背景、导火索、作用机理与监管安排上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其区别则主要表现在由策源地经济规模及货币的国际地位所决定的爆发模式与影响范围。要有效地化解危机的不利影响并避免我国重蹈类似的覆辙,就需要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上寻找政策出口。  相似文献   

6.
鲍务英 《北方经济》2008,(14):14-15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把比较优势看作是静态的、不变的,强调依据资源禀赋状况确立主导产业;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动的,强调有选择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实践中要立足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论复合比较优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关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论争,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应该以比较优势抑或竞争优势为基础。本文旨在从内生和外生的角度对比较优势进行扩展,从而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之下,为贸易理论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提供更为合理的分析基础。最后,从发挥复合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的外贸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来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比较优势的来源可分为外生的与内生的两种。在外生的比较优势来源中包括自然资源、劳 动力和制度禀赋,内生的比较优势来源则包括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和需求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看比较优势的适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学说和竞争优势学说并非对立的理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解释和研究。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包含有竞争优势的內容和思想,竞争优势的促成需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动态化的比较优势论对中国经济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在中国不论是以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为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则,都需要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国家比较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与比较竞争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百年来,比较优势原理一直是人们用解释国际分工格局,国际贸易产生和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WTO在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也不断提高,这人识上的转变要求我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贸易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必须将环境与要素禀赋优势结合起来,并以此对以要素禀斌为基础的比较竞争优势进行重新省视。  相似文献   

13.
朱德义  吴敏 《亚太经济》2001,(2):47-49,79
本文主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对外贸易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出发,同时从贸易竞争指数分析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产生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近几年来制造业中行业利用外资的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与“贫困化增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国家分工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践行比较优势理论时却遇到了贫困化增长问题,本文分析了贫困化增长的原因,并认为解决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  相似文献   

16.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产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分工格局,中国的产业发展应该寻求构建新的比较优势的道路,并通过新的比较优势来建立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与服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两个多世纪发展的关于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否应用于服务贸易?本文认为,商品与服务毕竟是有区别的两个基本经济学概念,一种理论的应用对象发生变化,则应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这就必须从解释上的逻辑差异中去寻找其理论根源  相似文献   

18.
申琳  马丹 《北方经济》2007,(2):39-41
本文首先测算了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以及韩国各自出口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和国际比较。通过分析发现:在中国的五大类出口产品中,自1995年以后只有制成品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在逐渐增强;而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金属均不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劣势有加强的趋势,其中农业原材料和燃料的比较劣势最明显;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在考察期间内低于日本和韩国,自1995年开始高于美国,自2000年开始高于德国。  相似文献   

19.
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一国据以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两种理论,各有其优缺点.绝对的否定或肯定两者中的任意一个,在实践中都是有害的.中国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国力,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考虑,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国际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