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子货币的广泛应用,洗钱活动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利用电子货币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犯罪收入转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电子货币洗钱已成为新的更加隐蔽的洗钱犯罪手段。而目前防范、控制和侦察电子货币洗钱犯罪存在诸多障碍,传统的反洗钱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的特点及其对洗钱与反洗钱的影响,提出了有效遏制电子货币洗钱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洗钱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到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及经济发展,它的犯罪行为及手段随着货币发展以及货币制度的发展而变化。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犯罪开始出现并呈发展态势。如何寻求新的监控措施有效地防范和打击利用电子货币洗钱犯罪,已经成为电子货币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洗钱犯罪的特征和危害入手,通过分析洗钱犯罪的一般过程探讨了电子货币对洗钱犯罪的吸引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捷  李莎  黄海 《金融纵横》2013,(10):11-18,98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得到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存在被洗钱犯罪分子滥用、为其提供新的洗钱渠道的问题。电子货币领域的洗钱活动不仅助长了犯罪,也对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防范产生了负面作用,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应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反洗钱角度出发,厘清了电子货币的定义和行业基本现状,分析总结了各类电子货币存在的洗钱风险,在综合比较分析国际电子货币监管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探析电子货币环境下的反洗钱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货币洗钱已成为当前全球洗钱活动的发展趋势之一。这是传统的反洗钱方式所无法适应的,对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电子货币反洗钱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子货币对反洗钱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冰 《福建金融》2006,(8):31-33
作为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模糊了洗钱三阶段的界限,使洗钱过程更具隐蔽性。同时,它还使得金融机构不再成为社会资金流动的必然载体,从而给传统的反洗钱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的特征及其对洗钱与反洗钱过程的影响,认为有效控制电子货币发行权、扩大反洗钱责任人的范围、完善立法并加强国际合作,是打击电子货币洗钱犯罪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7.
王典 《河北金融》2022,(11):50-53
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交易便捷性、跨国流动性等特征,容易成为犯罪分子青睐的跨境洗钱工具。我国严厉整治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行为,但也面临着虚拟货币跨境洗钱风险。从各国虚拟货币监管政策、跨境案件管辖权、调查和取证等方面分析看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活动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需要我国完善打击虚拟货币跨境洗钱犯罪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自由贸易区优惠措施与便利措施在便利交易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洗钱风险,加强自由贸易区反洗钱监管已经成为国际共识。本文在研究自由贸易区洗钱风险的基础上,剖析了自由贸易区洗钱的上游犯罪与洗钱手法,总结了自由贸易区反洗钱的国际经验,并提出了我国自由贸易区反洗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余额宝"的升温将互联网金融带入大众的视野。互联网金融平台和网络金融工具给洗钱犯罪提供了全新的洗钱方式和手段,网络洗钱活动大量出现。网络洗钱不同于传统洗钱方式的特点,使我国的反洗钱工作陷入新的困境。如何解决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反洗钱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洗钱犯罪是20世纪50、60年代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日益猖獗的产物,是毒品、走私、贪污贿赂等各种经济犯罪,尤其是有组织犯罪的润滑剂和"生命线。现在,洗钱犯罪已发展成为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中国对外开放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洗钱犯罪分子也必然会乘虚而入,妄图浑水摸鱼,从而不可避免的使我国面临境外日益猖獗的洗钱犯罪。与此同时,中国境内越来越多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也助长了境内洗钱活动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洗钱犯罪的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认识研究,把握其发展的动向,从而针对洗钱犯罪提出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和手段,达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的结果,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虚拟货币洗钱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国内外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但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较少,对虚拟货币洗钱手法也没有进行类型化总结.本文分析了虚拟货币洗钱固有风险的来源与特征,并对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方法进行了类型化总结.虚拟货币固有风险主要源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排和点对点交易方式.其固有风险的特点包括:匿名性可以隐藏交易主体身份,点对点交易可以规避监管,非面对面交易增加交易监测难度,交易无国界导致其容易游离于各国主权监管之外,交易方式多样便于隐秘资金链条.我国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手段简单直接,并未刻意使用过于复杂的隐瞒、掩饰技术;而国际上常用的洗钱方法相对复杂和专业,包括暗网洗钱、混币洗钱、利用监管洼地洗钱、分层洗钱、金钱骡子洗钱五种.按照2019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制定的国际反洗钱标准,一国或地区可以自主选择禁止或允许虚拟货币,如果禁止则必须有效打击,如果允许则必须有效监管.在政策层面,我国应当密切关注有关洗钱方法的变化,进一步打击非法交易所,以切断交易渠道;同时注意利用国际反洗钱合作机制获得国外合法交易所的反洗钱信息,以增强打击跨境虚拟货币洗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洗钱是一种隐藏犯罪所得的行为。洗钱行为和洗钱犯罪在我国同样存在,金融业是洗钱犯罪分子的首选渠道,为加强对洗钱犯罪的金融防范,建议采取:积极宣传我国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实名制、报告制;建立全国“可疑洗钱犯罪报告系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电子的发展,新的经济现象和交易方式的层出不穷,利用电子货币洗钱日渐成为更为隐蔽的洗钱犯罪手段。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子货币环境下反洗钱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并提出了电子货币环境下反洗钱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洗钱犯罪现象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分析,目前洗钱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例如,犯罪活动与洗钱活动进一步分工,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洗钱服务机构,为更多的犯罪分子和犯罪组织提供服务等。本文提出了如何防范利用银行卡洗钱犯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洗钱是经济领域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洗钱活动也呈逐年上升、迅速蔓延的态势。洗钱活动不仅极大地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和信誉,而且,洗钱行为往往还被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所利用,孳生和加剧其他一系列刑事犯罪,对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安全乃至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健全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  相似文献   

16.
洗钱犯罪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毒品、走私、恐怖组织犯罪的肆虐,洗钱活动日益猖獗,洗钱形式丰富多样。金融机构是社会资金流动的载体,也是犯罪分子用于洗钱的有效途径。面对日新月异洗钱方式的转换,县域金融反洗钱工作难度逐渐增大,应如何有效开展反洗钱工作.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上银行业务和电子商务活动中提供的支付手段,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所形成的网络洗钱犯罪活动,与传统的洗钱方式相比更为隐蔽、便捷,全球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廉。通过分析网络洗钱方式,探寻和思考遏制网络洗钱犯罪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洗钱活动的放置、离析、归并三个环节中,商业银行都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通道,有意或无意地被卷入“洗钱”。一旦“洗钱”犯罪得逞,不仅会给银行带来承担洗钱资金被罚没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银行信誉受到的损害,将难以一时修复,造成品牌信用降格,社会公信力下降。但是,商业银行又是发现洗钱,制止犯罪的前沿岗哨和关键枢纽。  相似文献   

19.
电子货币环境下反洗钱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的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洗钱犯罪已经越发严重,加大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环境下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子货币对现行反洗钱法律体系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在电子货币流通下反洗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洗钱风险的主要环节与监管难点 (一)诱发洗钱风险的主要环节利用证券进行洗钱犯罪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人市资金环节易诱发洗钱犯罪。例如:投资者开户后,由于对入市资金的性质没有限制,证券机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在一定程度上给洗钱犯罪造成可乘之机。二是交易环节易诱发洗钱犯罪。例如:通过收购使非法资金转变为合法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