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12月2日通过《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但是该公约尚未生效.本文通过研究国际法院及欧洲人权法院的两个最新案例,认为《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的例外条款是国际习惯法的体现,对各国有约束力.因此已签字未批准的国家应当在司法过程中将公约的相关规定纳入考虑范围  相似文献   

2.
李响 《中国外资》2012,(8):190-191
国有商业银行是否可以构成国家一部分的争论一直存在。这个问题的判断对中国的对外经贸有着深远影响。从主权豁免角度入手,引用《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第二条第1款(b)项作为判断标准,并结合国际实践与国内实践,可以得出结论: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在执行政策性行为时应当被视为主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国家豁免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原则,经历了从绝对豁免到相对豁免的转变。国家豁免分为管辖豁免与执行豁免,执行豁免比管辖豁免更敏感。近年来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央银行财产豁免问题的重要性。中央银行财产豁免有国际公约、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三种不同模式。我国可参考借鉴美国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财产豁免的法律制度,以此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豁免作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原则,经历了从绝对豁免到相对豁免的转变.国家豁免分为管辖豁免与执行豁免,执行豁免比管辖豁免更敏感.近年来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债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央银行财产豁免问题的重要性.中央银行财产豁免有国际公约、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三种不同模式.我国可参考借鉴美国的模式,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财产豁免的法律制度,以此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陈胜 《中国外汇》2024,(2):55-59
<正>《外国国家豁免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从绝对豁免主义到限制豁免主义的态度转变,为警示、威慑对方提供了法律依据,为维护国家主权平等增添了砝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23年9月1日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以下简称《外国国家豁免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豁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习惯国际法原则,具有国内法和国际法、法律和政治外交的双重对立统一性。《外国国家豁免法》明确我国的外国国家豁免政策由绝对豁免转向限制豁免,这对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促进对外开放、依法维护权益、稳定行为预期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做出了公海上船舶由船旗国管辖的一般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像歌诗达失窃案这类发生在公海上的犯罪,受害者为本国公民,船舶为外国国籍,《公约》的笼统规定不足以解决案件管辖的困难.本文拟以歌诗达邮轮失窃案为例探讨公海上外国船舶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维佳 《中国外资》2012,(8):189+19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做出了公海上船舶由船旗国管辖的一般规定,但是在实践中,像歌诗达失窃案这类发生在公海上的犯罪,受害者为本国公民,船舶为外国国籍,《公约》的笼统规定不足以解决案件管辖的困难。本文拟以歌诗达邮轮失窃案为例探讨公海上外国船舶的刑事管辖权问题。  相似文献   

8.
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境外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0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40家会员单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签署《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中国银行业维权公约》、《中国银行业文明服务公约》。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中央银行财产司法强制措施豁免法》公布。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10月26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公布全球公开发售股票的最终发行价为2.35港元,发行规模为26485944000股H股。本次全球…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国际社会广泛认为是“海洋宪章”,构成规制所有海洋活动的法律框架。在国际司法和仲裁实践中,通过演化解释等方式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条款适用于该条约缔约时未出现的新问题,甚至将条约条款进行明显不同于文义的新解释,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裁判实践的一种趋势。一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海洋宪章”地位具有其必然性,遵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另一方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能解决所有海洋问题,该公约未予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因此,如何确定该公约解释和适用的“界限”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下称《公约》)的起草工作始于2000年12月.在2003年10月31日的第58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专门法律文件,中国参加了《公约》起草和谈判的全过程,为《公约》的制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丁该公约,并于今年10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以全票批准。《公约》于2005年12月14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1.
COP17·MOP7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COP17)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MOP7)在南非德班举行。会议最终通过了4个决议,包括批准《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  相似文献   

12.
在问责制下如何界定监管责任豁免的范围和条件,使监管问责与监管责任豁免能相互协调、相互平衡,是培养真正负责任的金融监管者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欧盟国家金融监管责任豁免制度的基本状况、发展特点与趋势,并结合我国金融业监管现状,对我国金融监管责任的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2年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5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1995年3月28日至4月7日,《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在德国柏林  相似文献   

14.
李奡 《投资与合作》2014,(8):451-452
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主要制度,本文通过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内涵、适用原则、内容的阐述,得出我国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发展趋势在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规则上应该可以降低与组织规则之间的冲突,这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京都议定书》签订10个月后,1998年11月2-14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四次缔约方会议(COP4)。160个国家通过两个星期讨论和谈判,通过了一个具体实施东京减少废气排放量协议的时间表,决定在2000年就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计划采  相似文献   

16.
COP16·MOP6     
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COP16)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MOP6)在墨西哥坎昆开幕。由于少数国家坚持反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极少数代表甚至发出"应抛弃联合国气候谈判这一多边机制"的言论,会议前景一度渺茫。  相似文献   

17.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审计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件,对预防腐败、界定腐败犯罪、反腐败国际合作、非法资产追缴等问题进行了法律上的规范,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修订)根据《内地与香港注册会计师部分考试科目相互豁免实施协议(2012年修订)》有关规定,现将相互申请豁免的流程修订如下:一、香港豁免申请人员,申请豁免内地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部分科目的基本程序(一)香港豁免申请人员1.已参加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考试并全科合格的人员;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月29日至11月9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COP7)。出席会议的共有172个国家、23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人数40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王成 《金卡工程》2010,14(6):128-128
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第63届大会第6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贸发会提交的《联合国全程或部分海上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由于该公约在鹿特丹举行签字仪式,因此简称为《鹿特丹规则》。如果《鹿特丹规则》获得主要航运国家的认可并使之生效,将预示着国际货物运输的国际立法,结束“海牙时代”,开启新的“鹿特丹时代”。《鹿特丹规则》废除了《海牙规则》中的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的制度,扩大了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大幅度的提高了承运人的赔偿限额,这些都将对海上保险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在详细比较《鹿特丹规则》与《海牙规则》的重大差异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鹿特丹规则》对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