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时,国际商事仲裁以其"快速、经济"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事人的青睐.仲裁费用对于纠纷的解决具有较大意义,一方面当事人缴纳的仲裁费用是支撑整个仲裁程序的唯一来源,另一方面仲裁费用制度对于仲裁程序的推进存在一定关联.就仲裁费用的分担而言,通常依照仲裁协议、国内法、仲裁规则或者公平原则处理.在国际商事仲裁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国际商事仲裁费用规则在很多方面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国际仲裁的基础,其主要原则包括仲裁协议的人身性、强制性、书面要求以及仲裁条款独立性原则等.随着国际商事交往的发展,有关仲裁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扩张问题慢慢突显出来.以债权转让后仲裁协议对受让人的约束力问题为例,剖析赞成者和反对者的观点,可以发现,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某种程度上在仲裁实践中是可行的,对推动仲裁制度的进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刘金玲 《大众商务》2010,(2):237-23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对于一系列国际条约的加入,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在我国呈现出强盛的发展趋势。但纵观世界立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仲裁管辖权、仲裁协议的生效以及仲裁中的程序等问题的规定,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根据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近五年来的发展,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金玲 《大众商务》2010,(4):237-23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对于一系列国际条约的加入,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在我国呈现出强盛的发展趋势。但纵观世界立法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仲裁管辖权、仲裁协议的生效以及仲裁中的程序等问题的规定,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根据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近五年来的发展,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事业不断完善和成熟,现正逐步朝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但在此进程 ,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法律因素的影响,即《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对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要求较为严格,可仲裁的争议事项范围过于狭窄,对仲裁协议要求书面形式受到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对此亟待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际商事仲裁以其高度自治性、民间性和准司法性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成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是国家司法干预仲裁的方式之一,为的是监督国际商事仲裁活动.然而这一制度有悖于仲裁的初衷,妨碍仲裁的高效率实现,推行仲裁裁决撤销理由的默示放弃制度成为形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投资条约仲裁是以国际商事仲裁为模板建立的,其不仅在具体规则中体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特性,同时其实践中无不体现"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投资条约仲裁在争端主体、争议事项、仲裁庭管辖权之基础等多方面存在特殊性。为避免投资条约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等原则相冲突,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了改革投资条约仲裁的努力,这些努力可以视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论国际商事仲裁中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商事仲裁中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并非仲裁制度中的纯理论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的仲裁管辖权和仲裁裁决的承认及执行等重大权利和经济利益。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在此问题上趋向于扩大可仲裁事项的范围。而我国有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在可仲裁事项范围方面却过于狭窄,因此亟待扩大。  相似文献   

9.
“私治自治”是国际私法的精神纽带,它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最显著的体现就是仲裁协议构成了国家豁免权的放弃,现行有关的国际条约,欧美国家的一些地区间协议和某些国家的国内豁免权法,都把仲裁协议视为默示放弃主权豁免。  相似文献   

10.
规定自然人、法人、国家或其他公法法人是否具有订立国际商事仲裁协议资格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从制定国角度来看皆属强行规则。这些规则在适用方面存在着冲突方法和直接援引实体规则方法的理论之争。在实践中,对自然人和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主要采用冲突方法予以适用,而对公法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规则却主要采用直接援引的方法适用。对我国而言,目前应当尽快以立法的方式明确公法法人的主体可仲裁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完善各国涉外民商事法律制度,协调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冲突,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理论界的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比较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对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在适用中的冲突和协调,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相似文献   

13.
仲裁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最为制度化的形式,是一种准司法的方法。在商事交往中,争议产生无可避免,选择一种理性的争议解决方式,避免诉讼的烦琐和不经济是争议双方共同的愿望。商事仲裁恰好就是这样一种极好的争议解决方式。而在商事仲裁中,仲裁的管辖权,无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受理商事纠纷的前提,也是排除法院管辖权的依据。当事人有关仲裁协议有效性的争议将会动摇仲裁管辖的基础。本文从分析仲裁管辖的依据入手,探讨了仲裁管辖与法院管辖之间的界限,结合国际上仲裁管辖制度的最新发展,提出我国应进一步放宽对仲裁管辖权的限制,以促进仲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仲裁相对于一般商事仲裁在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电子商务仲裁协议(条款)的"书面形式"问题以及网上仲裁地的确定问题.我国在承认与执行电子商务仲裁裁决时,应该将电子仲裁协议(条款)视为书面形式;应该以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为主,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的方法确定网上仲裁地;亦应按照<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在电子商务仲裁中对非国内仲裁裁决予以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商事仲裁公共政策的适用出现新的趋势。为此,应完善相关法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国际商事仲裁应依"非地方化"理论来确定具体的程序规则,他们认为当事人对仲裁地的选择纯属偶然,不能仅以此当然适用仲裁地的程序法。笔者认为"非地方化"理论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缺陷,若完全依当事人自治来确定仲裁的程序规则,则将使仲裁脱离特定的国内法,使仲裁的法律地位无法确定,并且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支持。因而,"非地方化"仲裁在现阶段来讲,并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8.
仲裁已成为解决商事纠纷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一是意思自治、一裁终局等现代通行的仲裁理念获得商事主体的普遍认可;二是仲裁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当事人既解决纠纷又节约成本的双重要求。因此,仲裁的成本优势使得仲裁成为商事主体在寻求纠纷解决方式时进行成本比较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利用ICSID国际仲裁机制,从立法上,可将我国能作为ICSID当事人的机关规定为"中央人民政府及经其同意的其他政府机构";在ICSID仲裁的争议范围上,应将除有关我国法律有效性的争议和中国法律解释的争议和国有化合法性争议外,其他争议均可考虑同意ICSID仲裁解决;在协议仲裁要件上,我国除在有关的国际条约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外,还可在与外国私人投资者的投资协议中约定ICSID仲裁条款.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仲裁发展历史、仲裁本质,还是目前国际仲裁实践、我国缺失临时仲裁弊端等来看,我国都应当承认临时仲裁.当前,缺少临时仲裁弊端日益显现和严重.应当从仲裁协议内容、临时仲裁协议认定、仲裁员资格和选任、临时仲裁庭组成和职权、仲裁庭与法院关系来构建我国临时仲裁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