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消固定工制后,企业应采取何种用工制度?很多人主张采取“全员合同制”,目前我国国企用工制度改革似乎正在走这条路,那么,搞“合同制”单打一的模式,真能取得政府决策部门预想的效果吗?一、从欧美的经验看,全员合同用工制有八大弊端从欧美的经验来看,合同工制并不十全十美,至少有以下八大弊端:(1)工人的“合同期利益”对企业构成了强大的压力,迫使企业在投资、技术改造、利润分配等方面迎合工人的短期利益,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2)欧美合同制下的工人“合同之外的事与己无关”的心理上升,人际间的协作关系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
开展动态管理搞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高桥石化公司高桥石化公司为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1992年3月开始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到去年5月在全公司范围内建立起了新的劳动用工机制,这就是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和上岗合同制。合同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职工...  相似文献   

3.
合同制用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消除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大锅饭”、“铁饭碗”的影响,充分发挥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提高职工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大量合同制性质的人员进入医院,使其用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合同制员工已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员工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形象和服务质量,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时期医院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实行“劳动合同制”,必须对劳动保险、工资、管理等方面提出配套改革的要求。因为只有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才能解除合同制职工的后顾之忧。只有工资制度同步改革,才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有建立合同制工人管理制度,才能促使服务公司积极主动并配合企业做好招工、管理工作,处理好合同制职工辞退和待业期间的培训、就业等有关问题。因此,煤矿用工制度的改革必须同其他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5.
报载:某供电企业规定,所有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一律称呼职工,不允许称“临时工”等其他称呼。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不禁为之击手叫好。长期以来,供电企业做年报上报员工情况时,按照用工性质分,可分为:全民固定合同制工人、集体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集体合同制工人又分为大集体和小集体;临时工又分为长期临时工和短期临时工,他们的身上都贴着一个“临时工”的标签,而且这个标签是“法定”的。更严重的是,几乎所有供电员工都认为,临时工处于企业的最底层。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他们都是没有争议的弱势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章的四…  相似文献   

6.
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困境三十多年来,我国施工企业的用工形式以固定工为主。它的特点是: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这种用工制度形成了用工上的“铁饭碗”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产生了许多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施工企业为了把固定工制度搞活,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劳动优化组合,择优上岗等等,  相似文献   

7.
<正>非合同制员工在供电公司系统集体企业员工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做好非合同制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供电系统集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课题。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非合同制(指劳务派遣和业务外包)员工的大量使用,非合同制员工在供电公司系统集体企业员工队伍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做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油品销售企业员工退出机制中未充分考虑到劳务用工这部分人员,尚未把劳务用工退出管理纳入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造成劳务用工与合同制职工(正式工)在退出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应考虑将劳务用工退出机制纳入企业员工退出机制总体范畴,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员工退出机制,给劳务工吃一颗"定心丸"。正式工与劳务用工的差别石化企业在实行"同岗同薪、同工同酬"工资制度改革后,基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煤炭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下单一的用工模式,有了真正的用工自主权,各种新型的契约式劳动关系代替了传统的劳动关系,灵活多样的用工机制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等因素,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也不断增多,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稳定。 一、煤炭企业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 l.劳动合同混乱引发的劳动争议。用工制度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用工的随意性。许多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混乱,人员构成复杂,仅现有的劳动合同就有全民合同制、临时合同制、计划外用工、  相似文献   

10.
时下,媒体上介绍企业如何如何实行“动态用工制”的报道很多,可笔者却很少从中嗅到有关“动态用干”的“味道”。 当然,不可否认,企业实行动态用工的管理机制,能很好地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还能引导刺激工人提高自身素质,时企业的发展可谓大有益处。然而,干部是企业兴衰的关键,企业要发展,不能局限于“动态用工”,只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人的素质,还必须想  相似文献   

11.
以固定工为主的劳动用工制度,使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始终保持着终身固定不变的劳动关系.这种用工制度把劳动者死死地固定在企业里,只能进,不能出,形成了劳动者部门所有,不管生产工作需要不需要,也不管其能否胜任工作,只要是国家统死的同定工人,都必须由企业包起来,使企业缺少选择职工的自主权,工人也缺乏选择职业和工作单位的主动权,这种僵死的劳动用工制度,限制了劳动者的发展,助长了一些人的依懒思想和惰性,窒息了竞争,不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桎梏.加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这就更助长了固定工的“铁饭碗”和“旱涝保收”的安全感.给国家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废除这一阻碍劳动力发展的用工制度已成为人们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企业长廊     
昌河集团公司为了满足军工产品研制任务的急需,以推行新“三项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果断决定面向社会寻觅能工巧匠,广揽车、铣、钳等机械加工方面的熟练技术工人。首批招聘的合同制工人是经过文化考试、面试测评以及实际操作考核等程序,综合评定合格,再通过技安、环保、保密、厂规厂纪和文明生产等方面知识的入厂教育后,正式加入到昌河职工队伍之中的。两个多月来的实践表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技术工人这一做法,既为昌河集团公司缓解了军品战线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为企业深化用工制度改革、引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我国的劳动制度改革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用工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我国用工制度的改革大致分三步来进行的:第一步,是在企业外部结合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实行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了就业制度;第二步,改革深入到企业内部,改革了招工、用工制度;第三步,在巩固用工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转到搞活固定工制度上来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方煤矿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服务年限短的特点,在用工制度上实行统包统配的“一刀切”不行,实行固定工与轮换工“两刀切”也尚有不足。要把煤矿用工制度搞活,还得多切几刀。总的设想是少用固定工,多用轮换工,辅以临时工,扩大外包工,四种用工制度并存,以打破“铁饭碗”、  相似文献   

15.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制度的改革。县办企业、乡镇企业率先实行新的用工制度,并在工资分配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形成一套新的劳动工资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也实行新的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国有企业亦有步骤地实行新的用工制度。我国企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的传统劳动用人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用人制度。这标志在我国延续几十年、被称为“铁饭碗”的固定用工制度已成为历史。 为适应劳动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实行政府指导下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我国于1994年开始建立并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至2000年,劳动保障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煤炭企业如何在其内部改革上下功夫,切实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现结合南桐矿务局的实际,对煤炭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思路作一探讨。一、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根据逐步建立起“国家计划指导,企业自主用工,多种形式并存,全员劳动合同”的新型用工制度的要求,劳动用  相似文献   

17.
用工合法化。按照国家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方向,安徽省对现有的农电工招聘和使用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建立农电工劳动关系代理的用工机制.规避生产安全和经营风险,设立农电用人的“防火墙”。农电工通过“劳动中介”或“服务公司”统一招工,统一建立劳务关系,统一建立个人档案,统一派遣到供电企业使用。原县供电企业所聘用的农电工按自愿原则转入“服务公司”管理,并签订合法、规范、有效的劳动合  相似文献   

18.
建筑施工企业的用工特点决定了其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也决定了其管理上的难度。如何依法完善企业的用工制度,避免纠纷,减少用工风险,是施工企业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电用工问题种种 劳动法规带来的用工主体问题。为规避用工风险,有相当一部分农电企业采用劳务输入方式使用农电工,但随着《劳动合同法》草案的颁布,意味着此类用工行为将不再是有效的“防火墙”。该草案首先对劳务派遣单位实施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用人单位(以下简称劳动力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并应当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以每一名被派遣的劳动者不少于5000元为标准存入备用金。”并就具体用工行为指出:“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力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这无疑是给农电企业上了一道令人头疼的“紧箍咒”,宣告了劳务派遣制用工的实质性终结。  相似文献   

20.
固定工是我国建国以来采用行政手段,采取统包统配的办法确定的劳动者与用工单位间的关系,将劳动者固定化,形成了一项分配定终身。对于职工来讲,一般是进了企业门就发铁饭碗,即使这个企业关、停、并、转业要由国家包下来,给职工以适当的安排使其继续享受企业的一切待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这样就出现了固定工与合同制两种劳动制度。这两种劳动制度并存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表现为固定上以终身制自居有优越感,合同工随时可以解雇有自卑感;固定工看,合同工干。这样不把占职工总数百分之八十的固定工搞活,整个劳动制度就活不起来,因此搞活固定工制度是大势所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