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冰玉 《时代金融》2008,(1):109-110
<正>预算拨款(又称国库资金支拨)是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对各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拨付预算资金。各级库款的支拨,必须根据同级财政机关的预算拨款凭证办理。预算拨款凭证是国库资金流出的主要载体,是财政部门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支付的惟一合法凭证。预算拨款凭证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有可能给国库资金造成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一、基层国库业务的主要风险1.现代化支付系统加大财政库款支拨风险。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使国库部门资金汇划渠道更加顺畅,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大。支付系统开通后,国库部门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内部往来等方式划拨资金,而预算拨款作为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支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其管理方式却没有任何改变,既未列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又没有像支票那样规定使用期限。财政部门在填制预算拨款凭证时,只在付款联加盖国库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拨款凭证的收款联和收款通知在传递过程中极易被替换,形成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预算拨款(又称国库资金支拨)是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对各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拨付预算资金。各级库款的支拨,必须根据同级财政机关的预算拨款凭证(或电汇、信汇)办理。当前基层国库预算拨款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4.
曹斌 《山西金融》2000,(3):41-41
一、库款支付及收入退付存在的问题。1、拨款监督乏力,国库资金受损。虽然《国家金库条例》规定财政部门在要求国库办理预算拨付或计划外拨款时,应及时向国库提供有关预算拨款件、用款计划或追加指标计划,但这一点在国库的具体操作中难以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5.
财政专户是财政部门开设在商业银行具有特定用途的账户,区别于其在人民银行国库的财政库款户。目前,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库存远小于财政专户存款余额,有形成事实上“第二国库”的趋势。究竞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  相似文献   

6.
一、国库办理库款支拨、收入退库,存在问题。 (一)库款支拨方面。 一是财政部门签发的拨款凭证未注明资金用途,影响金库对库款支拨的监督。二是行、社占用金库资金手法多。部份商业银行将  相似文献   

7.
一、空白财政预算拨款凭证(预算拨款凭证)的管理存在缺陷。财政库款拨付凭证虽是专用凭证,但财政部门并没有纳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没有凭证使用期限,更没有领用、使用销号登记,拨款凭证的管理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按照相关规定,对于计划调整、追加预算拨款,国库经理部门应依据相关证明材料办理,以保证地方政府预算的正确执行和有效监督。但由于受经费指标及年初财政预算的制约,为解决一些用款单位的临时资金需求,有些财政部门经常以“暂付款”、“借款”名义,将财政库款  相似文献   

9.
预算拨款是指各级国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当地财政机关提交的预算拨款凭证及相关支拨依据审核无误后,从财政机关开立的存款户中将财政库款拨付给指定收款人的行为。国库部门不得办理无预算、超预算、超计划的拨款。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资金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国库部门对库款支拨的监督管理也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但近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专项资金及特殊用途资金拨付的监督管理中仍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财政预算拨款凭证是财政部门用于划拨国库资金的专用凭证。目前,预算拨款凭证管理比较混乱,少数财政工作人员图方便,让企事业单位会计“顺便”把拨款凭证转送人行国库部门,造成财政预留印鉴泄密。为了防范国库资金风险,我支行国库部门建立了“国家金库宁冈县支库支拨凭证签收登记簿”,要求县财政局指定除经办财政拨款业务以外的专  相似文献   

11.
周长军 《甘肃金融》2003,(11):77-77
一、加强政策传递、强化内部控制. 国库作为国家预算执行的一个重要部门,承担着巨额国库资金结算的重大任务,客观上要求知悉、了解有关预算政策内容,并以此做为办理、监督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化时期,国库部门强化政策意识和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国库经办的各级财政利益和国库资金安全,国库业务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坚持"各级财政库款支配权属各级财政部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动用库款"这一原则.遇国家财政预算政策变动,地方财政部门、上级国库部门应及时将有关内容送达国库部门.  相似文献   

12.
(一)支拔凭证管理的风险。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体系,使国库资金的汇划渠道更加顺畅,但国库资金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大。支付系统开通后,国库部门可以通过支付清算系统、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等方式划拔资金,而预算拔款凭证作为财政部门在国库部门拔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一是既未列入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又没有象支票有防伪和使用有效期限,对其保管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二是财政部门填制预算拔款凭证时,只在第一联加盖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多年基层国库工作中体会到:国库监管要“以防为主、以严为重”,重点抓基础,严把“五关”。 一是严把凭证关。凭证的审核把关是做好国库监管的基础工作。首先,国库要加强柜面监督,从每张凭证入手,严格审核凭证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其次,国库经收处要把好凭证受理第一关,将不合规凭证拒之门外,提高税收缴款书质量。 二是严把收入关。要坚持做到日清月结,准确无误。要加强对国库经收处的管理、检查、辅导,督促经收处严格按有关规定收纳、上划税款,杜绝税款延压现象,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三是严把拨款关。办理财政拨款要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对没纳入全年预算的拨款,要向财政部门索取有关依据。对特殊的大额拨款,要进行跟踪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一、国库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拨款凭证使用和管理中的风险 首先,拨款凭证一直作为普通凭证使用,没有号码和使用期限,印制方面没有任何防伪技术,极易伪造。而大多数的基层财政部门仍是手工填制,在四联凭证中只在第一联加盖预留印鉴,其他联次没有任何印章,对作废凭证也多是随手丢弃。  相似文献   

15.
林琦 《金融会计》2004,(2):46-47
2002年9月人民银行颁发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操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根据人民银行国库会计科目名称、性质及用途,确定商业银行(含信用社,下同)“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下相应的分户核算各级待报解预算收入及待处理款项,“代理地方财政库款”(农行)、“地方预算库款”(工行)科目下相应分户核算地方财政库款、财政预算专项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科目下核算财政预算外存款,对代理国库核算流程做出了大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预算拨款凭证是国库办理预算款项支拨中使用比较频繁的专用拨款凭证。目前,各级国库使用的拨款凭证是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预算拨款凭证的通知》([94]财预明电字第1号)精神印制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这种使用十几年的拨款凭证已显落后,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预算拨款凭证是国库资金流出的主要载体,是财政部门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支付的惟一合法凭证。预算拨款凭证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有可能给国库资金造成风险,前些年广东省某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利用预算拨款凭证管理不严,偷出预算拨款凭证,盗用国库资金上亿元,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因此,必须对预算拨款凭证的印刷、使用、拨出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制约县级支库国库资金快速汇划报解的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财税部门在开具国库收入缴库凭证时要素差错、级次不清等问题影响国库资金快速上划报解.二是人工传递凭证与手工处理业务制约着清算渠道的畅通.三是商业银行头寸不足对库款报解速度造成滞后影响.四是由于交换场次和时间的限制,预算收入滞留国库经收处时间较长.五是国库经收处在办理票据交换业务时差错较多,影响了库款的报解速度.六是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影响了国库资金的快速汇划报解.七是县级支库国库人力资源与现阶段国库业务需求间的差距也制约着国库资金快速上划报解.  相似文献   

19.
国库风险主要是国库支拨风险。它主要存在于从拨款凭证的形成到款项进入单位账户的过程中。从县级人行国库工作情况看 ,具体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 1)财政支拨凭证从财政局到人行的传递过程存在风险。在基层 ,多数情况下 ,拨款是由用款单位从财政局开具拨款凭证 ,自带到人行国库部门办理支拨手续。由于用款单位人多事杂 ,这种开放型的传递过程 ,无异于没有任何防范措施且不封口的“信汇自带”,潜在较大风险。 ( 2 )拨款凭证制作存在漏洞。一般来讲 ,财政拨款凭证共四联 ,第一联在人行办理划拨手续后退财政局 ,第二联留人行用作记账凭证 ,第…  相似文献   

20.
梁喜云 《金融博览》2005,(11):45-45
将商业银行代理的国库业务全部收归人民银行经理,建立人民银行集中经理各级国库的工作管理模式,在我国的个别地区已经实行。具体做法是:各省、市、县(区)和乡(镇)财政部门分别在当地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开设地方财政库款、预算外存款和专项存款等财政存款账户,省会所在地的人民银行分行或中心支行同时经理省分库、市中心支库和城区支库三级国库。鉴于目前乡镇国库业务量萎缩的现状,可考虑将乡镇国库全部撤销,其业务统一由县支库集中办理。经验表明,人民银行收回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