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公司内部创业过程中的行动要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荣伟 《当代财经》2003,(12):70-72
内部创业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得到组织授权和资源保证的组织内部的创业行动,通过这种内部创业行动,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从而实现细分市场的新价值。大公司在内部创业过程中有内部创业家群体等三维行动要素。  相似文献   

2.
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是以大公司为核心企业构建的支持创业企业孵化和成长的生态系统,作为典型创业生态系统,相关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从结构视角出发,对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8家企业作为样本,提炼出基于价值主张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与基于行动视角的公司创业生态系统两个主范畴,进一步得出结构视角下公司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范畴。依据价值主张和行动方式两个维度构建分类模型,将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划分为产品互联型、内部驱动型、授人以渔型、技术变革型,并进一步阐释4类生态系统内涵特征和选择策略。结论可丰富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分类研究,对我国具备平台化能力的大公司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对未来颠覆性创新的市场冲击,在位企业如何突破“创新者窘境”,实现能力进阶至关重要。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富士胶片反颠覆实践为例,基于“认知—行动—结果”思维逻辑,探讨管理者认知形成、管理者指导组织集体行动以及资源能力进阶的过程机制。结果发现:在位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形成管理者认知,借助意义建构过程实现个体认知到组织认知的跨越,进而指导企业实现竞争能力转向,以抵御外部危机。探索期,在技术创新驱动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形成颠覆性技术自主突破型组织主导逻辑,进而采取资源拼凑行动构建资源整合能力;转型期,在市场利益获取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形成技术相关业务拓展型组织主导逻辑,进而采取资源编排行动构建资源延伸能力;强化期,在市场利益强化型管理者认知指引下集体完成市场拓展深化型组织主导逻辑演化,进而采取资源协奏行动形成资源再构能力。由此,构建企业能力进阶路径模型,为在位者积极应对未来市场冲击,突破传统能力刚性束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交易范式”影响下发展出来的主流经济学片面强调激励和契约,无法为理解真实世界的企业创业和成长现象提供有效理论支撑。本文重新构建了一个根植于“生产范式”,尤其是资源—能力理论和演化视角的,并能够适用于理解后发展语境下企业创业和成长现象的统一理论框架——“能力—机会”框架。这个框架包含四个基本命题:第一,当讨论企业创业和成长问题时,本质上都在讨论组织能力和市场机会的问题。第二,能力和机会的来源、类型以及二者系统性的变化过程,共同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业选择和成长动力。第三,能力和机会同时具有工业和产品特定性,只能在持续的工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内生出来。往往已经存在或有条件创造出什么类型的能力和机会时,才可能出现相应状态的创业和成长活动。第四,后发展语境中的特定组织能力和市场机会,从未因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存在而自动产生。政府部门和公共研究机构等非市场组织,充当了塑造能力和机会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关键力量。总之,“能力—机会”框架提供了一种显著区别于主流经济学的新研究视角,同时有助于弥合创业研究和企业成长研究长期存在的鸿沟。  相似文献   

5.
吴建顺 《经济论坛》1999,(12):42-43
一、强化内部审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促使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部监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和发展,除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和市场的变化情况组织生产经营外,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外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包”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为应对剧烈的市场环境变化普遍采取的一种竞争战略。目前关于外包还没有完全明确的定义。Arthur Andersen(1995)认为,外包就是“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来应该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业务实体完成”。通过基于契约的委托代理,将公司内部的非核心职能或任务外包给其他企业或组织,公司可以集中资源以最大限度发挥本企业的核心优势,从而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响应,增强企  相似文献   

7.
如何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成君 《经济论坛》2001,(17):34-35
一、企业核心能力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早在1959年,Panrose在其出版的《企业成长论》中就谈到,“企业能更有效地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所在。到80年代,对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研究得以普及,核心能力观作为解释持续竞争优势的概念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不同学者对核心能力给予不同称谓,诸如,独特能力、组织能力、企业专有能力、无形资产等,虽字面不同,但都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创造了战略性差异的内部资源。1990年普拉哈拉德Parahalad和哈门Hamel在《公司的核…  相似文献   

8.
公司创业是新的竞争环境下公司的新型竞争行为。公司创业概念本身具备五个方面的内涵,其表现形式包括项目小组、内部创业、合资创业三类,为了有效支持公司创业,企业内部需要在组织结构和领导者素质方面进行准备。  相似文献   

9.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设计包括设置内部审计网络框架、确定内部审计的范围及内容、配备和管理内部审计的人员等方面。内部审计机构是集团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置和职能的有效发挥对于企业集团治理结构的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大体有两种组织模式:财团型和母子型。所谓“母子型”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大公司为核心,通过投资控股、参股而形成的企业联合体。核心企业就是母公司和控股公司,它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又通过控股、参股,控制子公司、孙公司、关联企业,管理整个集团的运行。“母子型”企业集团是比较规范的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是发达国家的主流模式,我国政府也把“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型”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的方向。本文就选择“母子型”企业集团作为探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新创企业往往面临资源困境,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裂变创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业形式,其资源获取途径和价值实现路径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提升新创企业成功率。本文基于竞合战略和资源行动双重理论,聚焦裂变企业与母体企业的紧密嵌入关系,深入探究裂变创业的价值创造机制。本文通过对源自“海尔系”与“蒙牛系”的四家裂变企业进行细致剖析,发现裂变企业通过策略性实施依附式竞合战略、联盟式竞合战略以及共生式竞合战略,逐步采取内向型资源拼凑、外向型资源编排以及生态型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方案,可以成功实现各类资源的跨组织流动,最终促成裂变企业的价值捕获与母体企业的价值增值。研究结论揭示了“竞合战略驱动下裂变创业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阐释了竞合战略驱动裂变创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论证了裂变创业通过资源行动实现裂变企业和母体企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为裂变企业高效借力母体资源以及母体企业转变员工创业观念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从"知识作为创业机会来源"的认识出发,运用理论推演和模型论证等方法,分析了知识嵌入下新企业生成的过程及其动因和障碍。认为:新企业生成是一种重要的知识溢出机制,它通过空间聚集效应对区域经济发挥作用;知识过滤屏障的存在使得积累的新知识存量无法充分实现其应用价值,从而对新企业生成造成障碍。提出:学术组织向学术创业角色转型有助于突破知识过滤的屏障,不仅可以提高新企业对新知识的吸收和开发能力,而且能够在学术组织内部激发出新企业,提升知识对创业及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2.
知识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异质性决定核心能力稀缺且难以模仿,知识吸收决定了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知识的共享与转移决定核心能力的可延展性,知识的保持与创新决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在自身知识与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使知识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发生转移和共享,整合创新而成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培养核心竞争力——企业良性扩张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考察了企业规模经济扩张问题,提出企业规模经济的培育实质上就是核心能力的培育,即核心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延展,并据此提出了企业良性规模扩张的三个主要阶段:外部扩张、内部扩张和市场扩张。  相似文献   

14.
货币资金是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本市场评价企业价值的核心指标是“自由现金流”,现代企业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现金为王”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增强企业现金盈利能力,提升核心价值,保证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资金状况的健康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货币资金的管理理所当然成为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当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及其环境因素的阐述,提出了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企业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为根本出发点,以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按照环境、管理认知的动态性——创新——组织内部核心能力跃迂——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化——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行为——市场绩效的逻辑思维链进行理论阐释,并分析我国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的过渡期,即企业从对政策制度的被动适应过渡到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本资源达到最优化或帕累托改进的过程,企业相机抉择地进行战略调整的成本效益分析,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由“制度适应”向“市场博弈”过渡的动态环境和动态管理认知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企业治理结构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企业理论基础上的,当前流行的企业理论主要是所谓的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机制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比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及组织间的相互制约监督机制,来克服代理问题。但内部机制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些外部条件就是相关市场体系发挥的竞争作用机制,如经理市场、证券市场、接管市场、产品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作为黑龙江省内民营电气安装行业的佼佼者,哈尔滨市希波电气安装有限公司自创业之初就不断创新、深化企业管理,对施工工程全面推行项目法管理,以“劳动组合最优化,施工管理规范化,施工工艺标准化”为追求目标,以施工资源模拟市场化配置为主要内容,对内建立了四大模拟市场即内部劳务市场、内部资金调节市场、内部物资市场和内部机具、生活用品市场,实行施工管理合同化,辅以管理机构与工资分配的改革,强化各类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十余年的实践和深化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施工业绩和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环境下如何决策是新创企业生存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创业过程模型为基础,结合效果推理理论,从外部创业环境、内部企业能力和决策逻辑3个层面选取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新创企业基于不同情境获得高创业绩效的决策逻辑路径选择机制。研究得出5种高创业绩效构型,归类为2条高创业绩效决策路径并分析了4种情境。其中,大数据能力和效果推理是影响新经济下新创企业实现高创业绩效的关键核心条件。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效果推理理论,也为新创企业决策及成长带来新视角与新的解释路径,更为新创企业决策提供了情境化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徐金发  谢宏  常盛 《技术经济》2006,25(9):65-67
企业家精神和能力在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把握市场机遇和寻找、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实现创业成功。但随着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规模的发展,企业经营和战略管理的难度加大,民营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在新阶段企业科层组织中的领导危机越来越大。这个问题在以往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学研究和管理体制设计中的股东至上主义心理定势,企业家职业化将改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运行机制来完成的,运行机制越合理、科学,配置效率也就越高。文章认为,在设计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时,集团总部应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来管控内部资本市场,同时要针对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再投资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投资评价方式。此外,为了推动内部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在进行机制设计时还必须不断培育和开发其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