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霞 《价值工程》2012,31(11):137-139
产业互动是现阶段川渝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论题。本文在集中梳理产业互动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从川渝两地资源禀赋特点、三次产业结构特征、工业结构相似性、产业比较优势和产业关联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产业互动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并给出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LMDI模型和《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以工业内部23个细分行业为单元,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探讨产业结构效应的行业和阶段异质性。总体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业结构变动对工业碳排放增加有抑制作用,但贡献率较小;不同细分行业的产业结构效应大部分为负,且抑制强度逐渐增大;从不同类型的产业来看,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碳排放量占比较低;区域一般产业和区域基础产业则占比高,碳排放量前6位的细分行业均属于这两类,其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金属冶炼和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个细分行业的产业结构效应恒为正,促进碳排放。因此,以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减排,应大力发展区域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循序渐进推进区域一般产业和区域基础产业降碳减碳,培育富有川渝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创新川渝两地工业低碳化发展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耿选珍 《企业经济》2012,(5):145-148
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条件下,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主要旋律。攀西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其旅游资源优势,把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成本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使之成为推动攀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动力。本文概括地分析了攀西地区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的条件、机遇和面临的困难,据此提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投资机制和信用平台、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攀西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氛围、尽快解决制约旅游的瓶颈交通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一、攀枝花市西区棚户区成因及特点攀枝花市西区作为攀西和川滇交界地区重要的煤炭、建材、电力工业基地,煤炭产业为主要支柱,以国有攀煤集团宝鼎煤矿为主,地方小煤矿为辅。整个攀煤集团由西向东贯穿整个西区。所以整个西区的棚户区改造基本以宝鼎棚户区改造为主。攀煤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四地为“珠三角”区域工业结构的代表,针对四地区各自的工业结构建立了一个比较测度体系,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四地各自工业结构特点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珠三角”地区应对已经到来的新一轮产业升级的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攀西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攀枝花——西昌地区的简称,主要包括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两个市州的22个县(区、市)。攀西地区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钒钛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和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攀西地区还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开发取得了较大成效,攻克了钒钛磁铁矿选矿、冶炼和钒钛分离提取及综合利用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产业规模化趋势日益明显,资源开发科研支撑日趋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具有独特资源优势、并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基础。攀西地区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钛资源及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钒钛低(微)合金钢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SCP产业分析范式从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化地构建了12个观测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工业产业脆弱性进行了具体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区域之间工业产业脆弱性存在着地域差异,西部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SCP产业分析范式从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化地构建了12个观测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工业产业脆弱性进行了具体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区域之间工业产业脆弱性存在着地域差异,西部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9.
从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特征、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差异化和产业结构专业化四个角度分析南昌市的产业结构,发现其产业结构序列是二、三、一,轻工业比重大于重工业,存在轻工业较单一、重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又通过计算区位商,找出南昌市的优势、劣势产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机选择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选择包括产业类型和产业转移时机两个方面,其中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研究更显重要。影响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周期及阶段、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及阶段、产业优化时期和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其约束条件有5个:一是产业结构平稳发展阶段;二是产业收缩期;三是产业政策实施时点;四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稳定期;五是非资源有效配置最佳期。应对策略是:(1)产业转移时机选择组合策略;(2)产业转移时机选择差异化策略;(3)产业转移时机选择优选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兰州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甘肃省会,近年来伴随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金融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如何基于区域经济特性,发挥地区宏观管理部门主导作用,积极吸引金融市场主体和金融产业载体进驻兰州,加快兰州金融产业聚集区建设、发展兰州金融业、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已变成兰州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物流竞争力是反映物流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至关重要。以东部地区各省市为研究对象,从物流产业规模、物流相关产业、信息化水平、物流通道建设四个层面构建出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熵值法进行评价,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东部地区物流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物流存在显著差异,物流竞争力的强弱依次为浙江省、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海南省、天津市;我国东部地区的物流产业竞争力存在显著的同类聚集倾向,物流竞争力强的省份其周围省份的物流竞争力也强,反之亦然。因此,基于区域间物流竞争力的差异,提出提升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的企业在总量上、结构上和效益上与其他地区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这就意味着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系统性的制约。本文构建了一个由政府、市场、产业、企业四个维度组成的西部地区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分析模型,分析了西部企业发展制约机制的内涵、特征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全面提升西部地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西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有闻 《企业经济》2007,(12):101-103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是较好的选择。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较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产业集群主要环节,采取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休闲旅游的日益繁盛,美食旅游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愈显重要。本文对攀西地区美食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首先对攀西地区美食旅游发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攀西地区美食旅游资源的现状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测度分析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际水平与演进特征。研究方法: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结合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基于中国1997~2019年30个省份细分36个二位码行业层面的工业经济与环境数据测算工业低碳转型指数,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整体、区域与行业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的工业低碳转型始终处于进步状态,呈先加速、后减速的趋势,技术进步驱动特征逐步凸显。在地区特征方面,东部、东北部地区转型起步较早,但速度较慢;中、西部地区转型起步较晚而速度较快。就行业特征而言,非重污染行业、高技术行业的低碳转型程度较高;重工业低碳转型起步较早,轻工业起步相对较晚。研究创新:测算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工业低碳转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地区与行业差异。研究价值:对中国工业低碳转型进行更具时代意义的衡量,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制约皖北地区快速实现跨越发展障碍的分析发现",企业数量少,且结构单一"是制约皖北地区快速实现跨越发展的最为主要的现实因素。由此,我们认为,加快皖北地区跨越发展的科学思路是:以企业建设为抓手,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进而得出加快皖北地区跨越发展的现实可选择路径主要包括:打造现代产业园区和推动"产城一体化"为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迈上新的台阶和力促全民创业和构建皖北城市群提高经济发展的内生力。最后,据此科学地提出皖北地区如何以企业建设为抓手,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跨越发展的1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反贫困事业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乡村产业振兴势在必行。构建脱贫地区产业振兴区域实现的评价体系,基于四川地理分区与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有机结合视角,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区间的不同特征、产业振兴政策、自然地理、市场培育等因素对产业振兴成效产生不同影响。鉴于此,应依据四川省、省内丘陵与高原山地脱贫地区产业振兴区域实现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厘清不同区域产业振兴的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和益贫逻辑,在坚持人民至上、自立自信、守正创新、问题导向与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治理,创新益贫治理方式,提高帮扶效率效应,以实现产业振兴的内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实现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以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聚集度为研究对象,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9年的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聚集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形成以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大企业或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锥型"产业聚集区;以做大做强大企业来提高产业聚集度;促进产业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要向大企业倾斜;创造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构建产业链;转变科技投入的使用方向,引导企业将科技经费投入到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聚集程度,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泰安市为例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培育、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改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