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务员加薪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政府屡次为公务员加薪,其根据是公务员的收入水平相对低下。政府的这一认识很难解释即使在加薪行动之前,公务员行业就是“热饽饽”这一事实。本文认为,公务员的收入可以分解为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两个部分,公务员的隐性收入高于显性收入。政府当局注意到的只是公务员的显性收入部分,并由此产生一种“公务员收入错觉”,而在此基础上决定的加薪举措极有可能引起新一轮政府规模膨胀。  相似文献   

2.
现在说到理财,动辄就是数十万元,其实许多人还处于“小钱额余”水平,那么“小钱大理”该如何进行呢?方案一:要有“6分钟理念”考虑到你个人与全家收入的限制,如果多年来你只是大致地凭着一种感觉生活,而你又对自己的经济现状不满意,那你现在就要有“小钱大理”的“6分钟理念”。  相似文献   

3.
“收入均等化”理论是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等人提出的一种增进社会福利的分配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福利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总量,而且还取决于收入分配的状况。应当在不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在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收入均等化”对于实践“三个代表”,公平收入分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在着两种意义的政府“费收”,一种是形成预算外收入的各种收费和基金项目,另一种是作为财政收入(预算内收入)组成部分的“费收”,即各种规费和罚投项目。两种“费收”性质不同,产生的背景和影响也不同。费改税主要是针对形成预算外资金的各种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的,不涉及作为预算内收入组成部分的各种规费和罚投项目。费改税的目的是彻底废除预算外资金制度,统一财政分配秩序。大幅度减轻企业和农民的负担,建立起科学而规范的分税制财税体制。如果对两种意义的“费收”不加区别,势必产生种种不正确认识,延误费改税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何荣 《新智慧》2008,(3):19-20
企业会计准则的全面实施带给了会计界很多的变化。笔者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简称“收入准则”)执行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一、存在现金折扣时收入的计量方法收入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商品销售收入,即运用总价法处理现金折扣问题。总价法下,企业在确定商品销售收入时,不考虑各种预计可能发生的现金折扣;当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无可否认,总价法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销售的全过程,但在客户可能享受现金折扣的情况下,现金折扣是销售方为了更好地收款所采用的一种收款措施,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收款费用。不将现金折扣从商品销售收入中抵减会引起高估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使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6,(10):75-76
根据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现对《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作如下修订: 一、收入分类 (一)在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下增设45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反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  相似文献   

7.
边界与结构规范: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是一种标准,是对特定事物或行为加以某种约束或限制的标准,多数情况下指约定或俗成的标准。就行政行为来讲,规范就是要符合代表着人民意志的法定标准。由于标准本身是有边界的,而边界又处于结构之中。因而,非税收入及其管理规范均离不开边界与结构。推进我国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改革,要从边界与结构两个方面剖析当前存在的非税收入管理欠规范现象,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优化非税资金收支和监管全过程,推进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化改革,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最终实现非税收入“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使用规范、功能有效”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春燕 《新智慧》2005,(2):36-36
家庭理财是一个永远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美国的伊科诺米季斯一家被称为该国“最节约家庭”,这个收入平平的七口之家有一套成效卓著的“省钱战略”,将“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2004年洞口县公安交警大队的整个工作就是一盘棋,那么,这盘棋在大队长申群高的精心布局下,一着一浪花,着着都精彩。他把整个队伍往日的颓势一扫而光,而把“金灿灿”的荣誉收入了“囊中”——在全县优化经济环境测评中名列第六,一举摘掉了连续两年倒数第一的落后帽子,赢得了“全市公安交警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暨队伍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洞口召开,  相似文献   

10.
魏兴福 《新智慧》2005,(1):59-59
在现行教材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中,对于母子公司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分三种,一种是发生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处理,即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原价”科目,另外两种分别是不计提折旧与计提折旧的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都是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原价”、“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对此,笔认为有欠妥当。  相似文献   

11.
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看我国的消费需求低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对收入假定”、“相对收入假定”、“持久收入假定”、“生命周期假定”、“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等,是以凯恩斯为首的当代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它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消费变动的各个影响变量,特别是研究了收入变量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现期收入在减少、由过去收入和别人收入所带来的“棘轮作用”和“示范效应”弱化、未来收入在减少、未来支出在增加等。走出消费需求低迷,需要从制定收入增长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消费信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肖恩  阿六 《新智慧》2007,(8):58-58
月收入5000元,没有房的可以考虑买套房自住,已经有房住的可以考虑“以旧换新”将自己的房子“升升级”,不用“升级”、手中还有点“闲钱”的甚至可以考虑买套房尝试投资。下面就月收入同样5000元上下,但住房情况却不同的三种家庭,分别讲述“购房攻略”,以供买房人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收费和税收都是政府获得收入的正常形式。“费改税”后对于保留的政府规费应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政府规费行为,建立一种政府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费改税”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论居民收入分配中政府维护公正、兼顾均平的分类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公平”的概念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廓清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相关的收入分配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政府的收入分配调控对于促进居民收入分配合理化,无疑应当有所作为。但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格局、何等程度的收入分配差异是收入分配“合理化”的标尺,却并没有一定之规,依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情条件、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等的不同而不同(笼统而众说纷纭的“基尼系数”等指标,并不能形成可靠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有效地利用资源,不可能靠一种‘债本密集型”经济(美国、日本);也不可能靠一种“技术密集型经济”(西欧);也不可能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经济”(中东、澳大利亚)。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想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本质上说是“珍惜资本”的产业,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来创造更多的、收入较高的工业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我们大量劳动力这一优势来吸引资本和技术到我们国家来与我们的劳…  相似文献   

16.
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实现其稳定发展,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缓冲能力;另一种是“以变应变”的适应能力。开展产品项目组合,实行多种经营就是一种“以变应变”的有效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斌 《新智慧》2005,(8):49-50
资产评估产生的增值在会计处理时,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法足在资产评估增值时就确认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处理,借记某资产类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等收益类科目;第二种方法认为,资产评估虽然产生了增值,但属于尚未实现的收益,不应立即确认为收入,而应先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借记某资产类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第三种方法则认为在资产评估增值时不确认该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三农”难题,需要对现行土地制度进行改革,以利于农村资源有效配置和规模经营。这种改革,就是在坚持家庭承包常3不变的基础上,再建立一种促使土地相对集中的制度,克服承包制固化了分散经营与兼业等模式的缺陷,使承包制扬长避短。具体改革路径是国家通过对承包地转让收入低于经营收入的差额进行补偿,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承包地有偿转让,以实现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截止“十一五”期末,我国多年来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公,突出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GDP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GDP分配中的“两个比重下降”;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十二五”期间,要针对产生和形成“两个比重下降”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四个原因,从七个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分配制度安排上找准切入点,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扭转“两个比重下降”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治理分配不公是政府的责任,需要国家成立专门机构治理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20.
企业内收入差距可以减少企业治理成本,但会增加其舍作成本,造成企业“内耗”现象,企业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对企业绩效带来正向和反向两种作用力。适当的企业内收入差距是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但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影响企业内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