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飞 《农业经济》2012,(6):70-7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农民的政治素养和保障农民的政治权益是关系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实的生活中,农民的政治权益由于农村农民的经济和文化水平不高、参政意识薄弱、农村基层制度不够完善、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等原因而得不到良好的保障.基于此,对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手段来保障农民政治权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高职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两课"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领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用所学知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主要条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易莉 《农业经济》2014,(2):90-92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农民职业教育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农民职业学校两个层面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的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民有序行使政治参与权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文章从法律效果的角度,对现行法律制度体系内农民行使五类政治参与权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农民行使政治参与权的法律利益是负值,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怠于行使其政治参与权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农民群体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生活富足之余还有时问和精力积极参与政治的物质条件,那么,就只有在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上为农民行使政治参与权提供收益明显大于成本的高性价的法律利益,才能切实保障农民在现有物质生活条件下有效、有序行使政治参与权.  相似文献   

7.
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问题关涉农村社会对国家制度的政治信任。但认同的内在逻辑不是政治而在社会,要看党组织及相应活动对农村农民的亲近性、合理性、实惠性,并受时序、层域、公平等比较维度影响。通过加强党组织农村活动的特色化、生动化、平民化、阳光化,规范和合理发挥宗族因素作用,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监督,才能不断增进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重构党和国家在农村社会的信任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那么对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县,如何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变成为持续推动社会  相似文献   

9.
农民政治参与的广泛化是农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规模、渠道、方式不断扩展和参与的理性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政治参与主体逐步扩大化,农民政治参与渠道日益多元化,农民政治参与形式更加复杂化,农民政治参与逐渐自主化,农民政治参与广泛化的轨迹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晓明 《农业经济》2006,(12):28-29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从根本上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指明了方向。紧贴这一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发挥政治保证作用,是农业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收入水平的高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产业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核心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广大农民的广泛共识和期盼,也是农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新农村建设的理想目标转化成为现实的行动和未来的真实图景,需要一整套由政策、制度组成的推进措施,以及确保这些政策、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培养农民,建立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动机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脚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从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经济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化、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组织、政治保障,确保落后地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建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缩小"数字鸿沟"、推动"三农"问题解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快速发展,各地农村基层组织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创造性的工作方法,落实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村级组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规定,文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亲定了更加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尚蒲  张日新 《南方农村》2012,28(11):18-25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较为完整的思路。文章对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而开展的农村制度创新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探寻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1)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生产,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2)分税制改革后巩固基层政权,需要强化和完善财政支农体系;(3)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本文认同新农村建设需要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结合,并结合广东省新农村实践中的经典案例,分别就劳动力制度、农地制度、财政金融和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的创新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迎来飞速发展。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突破原有的农村落后文化观念,提高农民的政治素养与法律意识,使农民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然而,我国部分乡村的文化建设进程发展较为缓慢,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建设应当着力培养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为了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中共上海市委提出了上海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了“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三十字的目标任务。中共金山区委也提出了“规划清晰、经济发展、生活安康、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组织加强、镇村和谐”三十二字的目标任务。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金山区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农民的自主建设。财政要按照“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缺位,防止越位,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引导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农民要主动配合政府的支持和引导,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使自己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