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无论在手工会计还是在电算化会计中,都要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称之为记账,而反记账则是将已经登记入账的会计数据予以取消,使之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它是记账的逆操作,也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才有的一个概念。会计软件中要不要设有反记账功能,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其实反记账功能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经济业务处理结果发生错误时予以修正的理想方式,只要在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到其各种不足,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就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会计软件功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应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期末根据账簿和其他资料编制会计报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都有直接的责任人,因此,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一般都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会计无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系统中,记账凭证、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均以纸张为载体,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都是无纸化作业,这种无纸化操作,会计的各种数据易被他人任意修改且不留痕迹,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将手工条件下的大部分会计核算工作,均集中在计算机中由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若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出错,计算机就会执行同一错误操作,加之计算机运行的高速性,使得错误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从而造成凭证处理、账簿、报表以至整个系统失真。另外,数据输入不当所造成的风险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最关键的风险。因此数据与责任高度集中的风险控制也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l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式和账务处理方式。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被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只要在数据输入环节加大其准确性控制,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记账、算账、对账、结账、转账以及编制报表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等工作。与手工会计相比,数据处理无论在准确性上还是在处理速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会计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财务处理程序也趋于简单。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自动化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  相似文献   

6.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之上,这些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是否是业务记录的“原件”。计算机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内容、重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企业制度条件下,内部控制会计制度的真正意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账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8.
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内部控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在会计工作中为维护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业务经营的有效性和财产的安全完整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方法等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普及应用,一方面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同时,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企业在手工条件下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环境下落后于形势。文章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并就如何完善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一、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面临的几个问题 1 会计无纸化存在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之上,这些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是否是业务记录的“原件”。因此,确保这些电子数据是原始数据,是无纸信息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已经从原有的记账、报账向着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同时会计数据用可见的文字、符号直接记录在纸上,直观性较强,不同的笔迹可作为控制的手段;而电算化信息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在原来手工会计条件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用纸张记录,这些数据如果被修改,很容易辨别出被修改过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以电磁为介质,数据被直接已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不留任何痕迹,加大了业务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深层次延伸,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反记账、反结账”功能的可行性争论比较激烈,笔者认为“反记账、反结账”做法有利有弊,不可片面妄下定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会计电算化控制手段从某种程度上逐渐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对会计电算化控制和完善的相应措施进行探讨。一、当前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 1.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纸介质的书面数据若被修改,则较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这是传统介质原件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很容易被篡改且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哪一个是业务记录的“原件”。因此,如何确保电子数据以原始形态保存下来是无纸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电磁介质还较易受损坏,导致会计信息失效,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internet情况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汽车行业、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的应用,对会计数据储存的形式,会计部门的岗位分工,核算过程和方法等各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广大财务人员从重复繁琐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业务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会计电算化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的同时也给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新的控制问题,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准确,快速地为领导提供准确的数据,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本文就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会计法实施和会计电算化的日益发展,会计电算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一批商品化会计软件,也出现了一批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的单位,有的还正由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发展。因此,如何保证电算化条件下数据的安全这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高校的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从而对手工记账模式下的会计系统控制体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使高校内部会计质量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矛盾目益凸显。为保证会计电算化前提下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陛,应充分分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系统控制的影响,确保高校会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之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手工记账,实现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高效、快捷、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实时性。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各自为政到政府调控与引导,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完整和可靠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和方法,是保证会计数据质量的基础,也是会计电算化审计的前提。传统的手工会计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控制制度,形成了职务分管、内部牵制、审批与复核等行之有效的原则,由于计算机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它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存贮方式,并且也改变了会计工作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