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水是关键。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北立严重缺水。文章依据我国南水北调总体规划,从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战略高度探讨向黄河源头引水。提出在长江上游通天河(叶格站)段,实施建坝截流,把通天河水引入黄河源头的鄂陵肖(简称“通鄂引水工程”)。一方面保护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增加黄河水量,改善黄河水质,为陕西、甘肃等西北干旱地区从黄河引水提供水源;另一方面减轻长江洪涝灾害。作者认为,通鄂引水工程是防  相似文献   

2.
用长江的一江春水去接济干涸的北方大地,这是国人近一个世纪的美好愿望。今天,这个愿望正在变成现实。重新调配水资源,已成为摆在国家面前的迫切任务,南水北调工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方案被确定下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子州三江营江面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东平县附近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天津;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水库引水,经过河南、河北,穿过黄河,直流到北京、天津。目前,东、中线工程部分项目的初步设计已开始紧张地进行,为2002年开工奠定了技术基础。 那么西线调水方案即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方案现在进展如何呢?为此,记者专程赶往郑州黄河水利委员会,采访了黄委会设计院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总工程师谈英武先生(简称谈总)。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若干问题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于2010年开工,然而,论证尚不充分。相关领域的许多专家,特别是长期在该区域工作生活的四川学者,从地质、生态、水利、经济、社会、宗教、替代方案、科学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汇集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其中尤其对是否存在“安全岛”和“避让”可能、调水量是否可靠、投资预算和运作方式、超乎寻常的移民难度和文物保护难度、西线调水与国家能源战略和生态安全、全局利益和替代方案、公平性和科学决策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令人震撼的质疑和结论,专家们还提出应从源头治理生态、恢复若尔盖湿地功能、调整工业布局、加大中线调水(重庆开县小江调水方案)、长江黄河水电互济等多方面来缓解北方缺水,并认为,西线工程不仅仅是技术工程,而且是社会工程,科学决策应包括广泛征求各界专家和老百姓意见。本文的作者作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编者之一,就该书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的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综述和探讨,希望西线工程论证和决策能够更加科学,尽可能避免和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4.
动向 dongxiang     
南水北调——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了 解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 通天河、雅砻河、大渡河、金沙江引水到黄 河上游。一期工程将于2010年左右开工建 设,规划从雅砻江和大渡河间的5条支流引水到黄河上游的贾曲 年引水量40亿立方 米,通过开凿长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长江黄 河分水岭,自流到黄河。  相似文献   

5.
<正> 据预测,中国到21世纪,人口将达到16亿,又将走向经济大国,水的问题将成为中国特别是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解决黄河流域资源性缺水,是改善和扩大西北地区人们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然。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背景与目标任务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中最短的“木板条”。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情况的措施之一,其修建理由: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是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客观自然前提;我国经济布局与水资源分布的矛盾是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社会根源;我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水资源利用现状是选择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渭河水系资源无以为继,引黄入渭是陕西人民渴求的水利工程,近百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为之奔走呼号。于今令人鼓舞的是,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后期将实现从长江上游流域,截引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三水,每年向黄河调入多达195亿立方米水量。为了有效和充分利用这些调水,陕西省应当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及早建设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配套的引黄入渭工程。  相似文献   

8.
王佐 《科学决策》2006,(10):4-8
9月20日,大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倡议者郭开和他的合作者于招英、蔡金水以及《西藏之水救中国》的作者李伶,四位同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郭开介绍了他和蒋本兴(水利部原副部级工程局局长)、于招英(原中央办公厅干部)等人16年前联名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朔玛滩引水到天津的方案,并就工程技术、开发经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西线方案同现行的南水北调东、中、西线方案的比较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总干渠,黄河有水、水足,国家就掌握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主动权,因此,要千方百计为黄河增水。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是解决北方缺水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与黄河结合形成可以自动调节的网络,就可以实现为黄河增水的目标,同时结束黄河下游的孤立状态,恢复和发展黄河在黄淮海平原上的主导地位,使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提出"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前期工作",西线工程终于进入了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阶段。早期的西线从长江水系调水思路时过境迁,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等长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下游生态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坚持原方案,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并使已经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作废。下一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应该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窄思路和做法,研究新方案,从水量有保障、尚未开发的怒江、帕龙江(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3条江当中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1.
动向     
天然草原保护工程——来自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的消息,在三年试点的基础上,我国决定今年正式开始实施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计划,先期是用五年时间治理十亿亩。南水北调——刚刚获国家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再次对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西线工程将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进入项目论证工作的关键时期,在西线工程的“水源地”四川省.一本由50多名学者自费出版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却对该工程提出了许多质疑.从而使得这项原本被形容成“新中国伟大工程之一”的支持者和实践者们陷入了窘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道》2014,(6):16-19
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上,一方缺水,一方多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到全国河川径流80%以上;而在黄淮海流域的广大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十四分之一。能否让宝贵的水资源实现地区、空间上的腾挪,使南方充盈之水滋润北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层挥之不去的战略构想。南水北调,这一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经过50年勘测、论证,于2002年12月27日付诸实施。按照总体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将通过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新水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深圳又是我国缺水情况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境内没有大的水源,80%的饮用水都靠东深供水工程、东部水源工程两大"供水动脉"从东江流域引水,目前,深圳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年人均水平的1/6,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深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抓好节约用水工作成为解决深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周建民 《魅力中国》2010,(4X):181-181
随着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等的逐步实施,黄河的作用和战略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多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与繁荣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和河南地区人均水资源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状况逐年恶化。庆幸的是,今年汛期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全线贯通,四省市终于可以喝上“解渴”的“南水”了。京津冀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带,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京津冀豫四省份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不容忽视,然而,水危机的阴影时划困扰着这些地区,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短板。  相似文献   

17.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新形势,为西北、华北地区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东风,改变因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发展的局面带来新希望.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业已取得重大成效的情况下,通过积极总结经验,可为推动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在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创造了高站位、宽视野、管长远,作战略性布局;统算利弊,全局利大弊小即坚决实施;兼顾各方,使受益省区最大化三个方面的经验,对比选规划西线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长期缺水,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几十年论证,终于下大决心作出了“用50年时间将长江之水送到北方”的重大决策,于是便有了举世闻名的南水北调工程。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2,(30):1-42
在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 时空分布严重不平衡的状况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南水北调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优化全国水资源配置的巨大基础性水利工程,无论是建设期间,还是建成后,该工程都产生不可抵估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宏观影响,并提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省关中和陕北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6和1/8.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水情实际,加快推进省内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引红济石等重大调水工程建设,强力推进陕北黄河引水工程建设,不断在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保障能力上夺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