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击关键词 何谓4CS? Consumer--应把产品原有的优点暂时搁到一边,重新研究消费的需要与欲求,仅仅卖你能或你想制造的产品还不够,而要卖那些消费者确实想买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整合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这种营销理念大胆否定了我们曾经奉若神明的4P 说(即产品、价格、流通、促销),认为新的行销世界已转向4C,主要观点是——以消费者的需求研制产品。就把你的产品及其优点暂放一边,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仅仅卖你制造的产品并不够,必须要卖消费者确实想买的产品。  相似文献   

3.
刘晖 《辽宁经济》2002,(7):45-46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心战”不断被人们认识、研究和利用,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关系营销。绿色营销、饱和营销、形象营销、网络营销、知识营销等多种营销方法和途径的论著,笔者认为从消费者购物心理出发,营销过程不外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本文拟就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与消费者心理的内在联系分别作以阐述。 一、产品策略与消费者心理 消费者是企业的真正上帝,产品是消费者行为的客体,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动机的实现取决于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服务价值。针对消费者的欲求、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期盼值,产品要注意自身的设计、品牌命名与外在包装。  相似文献   

4.
大窗 《今日重庆》2012,(3):96-96
养羞,是最好的出路,是欲求不得的现实归途,也是小人物缤纷而汹涌的生存志。  相似文献   

5.
宁夏科技人才流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人才一般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在某一领域有较高造诣,是人群中的稀缺资源.通过培训、使用、激励可以激发科技人才的能动性,提升技能、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其附加价值和产出,即科技人才资源具有增殖性.科技人才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欲求,具有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如果科技人才在原单位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无法实现自己的欲求,其流动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4,(3):17-17
信息消费不是轻易就能自动实现的,欲求信息消费之增长,必先求信息技术之领先  相似文献   

7.
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统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扩内需政策是在充分考虑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因素的前提下才出台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扩内需政策以“欲求消费”为立足点,从根本上改变了消费的发生学逻辑,将欲望和需求导入现代人的消费心理结构中,这使得扩内需政策始终存在着偏离人的需要的风险,从而导致人的发展、生存环境和经济系统面临更多的潜在风险。构建“需要”和“欲求”之间的平衡机制,是一项事关几代人命运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组织现代经济,其问题之大莫过于处理动力与平衡之间的关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平衡的实现尤其为难。以往的研究都当然地把平衡的实现与如何搞好国家的宏观管理联系在一起;关于企业建设对宏观经济平衡的意义问题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总体状况一定与部分状况相联系。因此,欲求宏观经济的平衡,不能不注意到企业这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旬 《今日重庆》2009,(6):22-23
重庆向北,渝北向上。欲求蒸蒸日上,力量从何而来?国务院3号文件的出台,不仅把重庆的改革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且让渝北站在了重庆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新起点上。  相似文献   

11.
贫困落后的老区,缺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动力,社会整合度低,欲求加速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组织系统的功能,包括强化扶贫开发主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社会职能部门的扶贫行为。  相似文献   

12.
汤涛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16-119
在存在商家欺骗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报复是难以避免的。那么这种报复与年龄有关吗?如果有关,是否年轻消费者相时年长消费者更容易产生报复行为呢?文章的实证研究表明,年龄与消费者的报复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年轻消费者相对年长消费者更容易产生报复行为。  相似文献   

13.
园林的兴建除了满足人们审美欲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调节局部地区的小气候环境。探寻小气候的营造手段和方法,从园林的基址选择和其山水结构出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颐和园为样本,探讨其山水格局与小气候的内在联系,挖掘潜藏于颐和园优美风景之中的小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孟子人性的三大法则,第一,求利法则,指出人性具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以满足自身的欲望,这就是人性中的欲求。第二,命制法则,即人在求利过程中会受到天命的限定。第三,为善法则,指出人(君子)的俟命求善特征以及求善的作用及其管理功能。其背后体现出心对欲的规制和管理作用,这是人性中的心思,这是其意蕴的管理思想。而孟子人性法则中的管理意蕴主要体现在,它指出了人类管理行为的本源做了本体性论证。管理者根据人性法则,可以有效地开展其管理对策:首先,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以"恕"的态度看待与处理顾客、消费者及其它相关利益者的求利活动。其次,指出管理者应该了解命对企业的约束,并转化、化解命对企业的消极作用。最后,指导员工利用其善性开展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当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以及对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内容、途径等看法进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就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昱 《魅力中国》2014,(18):291-291
消费者撤回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社会消费者保护的重要工具。随着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新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类型的不断出现,消费者弱势地位日益明显,消费者问题目益凸显。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确立了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来解决某些突出的消费者问题。特别是在欧洲许多国家已将消费者撤回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消费者权利。2014年,我国颁布了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此,我国的消费者享有了“无理由退货权”,但总体而言。这种“无理由退货权”尚不能成其为完整意义上的“撤回权”。现阶段,我国对消费者的保护水平与发迭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正确、科学地研究、引进消费者撤回权制度。对我国提高消费者保护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文化     
儒学传统从正面肯定世俗的人生活动,但又超越世俗生活和低层的物质欲求,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挺立人生价值,在世俗中体现神圣。这是对人生命本质的发掘和显明。人生因之表现出文化的特征。蕴含着自律道德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8.
刘接忠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113-117,121
消费者伦理研究属于营销伦理的范畴。尽管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提出这一概念,但大部分伦理研究主要是以卖方为主,忽略了买方,尤其在国内相关的分析仍很少。消费者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决策的影响者,是商业企业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基于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运用回归分析,考察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及消费者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并考虑把文化价值观作为消费者伦理信念与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调节变量,进而得出减少消费者非伦理行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买家打交道,不同类型的买家对于出口企业的业务发展来说都具有不同的意义。从理论上讲,拥有丰富资源的大买家是出口企业所梦寐欲求的,但是,出口企业往往面对的则是大买家不容商量的严苛条件。尽管老买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的订单量可能无法与大买家相提并论,但是,双方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樊亚男  梁晶 《中国经贸》2014,(18):91-91
色彩是人类感知的首要因素,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行为。本文从色彩与消费者心理关系入手,探讨了色彩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深入分析了购物环境色彩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密切关系,以揭示色彩对营销活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