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钢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前,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钢铁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医药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要想在全球市场上有立足之地,需要通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2013年各省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且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的结论。运用计量模型研究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环境影响因素,发现企业规模、外资引进和市场结构对其影响较大。从而提出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集中度、完善政策和制度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当前我国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力度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散、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落后等问题,必须把结构调整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通过产业整合增强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1996年到2010年武钢技术创新、战略和战略原则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武钢实际,武钢技术创新的战略思想是:“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两个根本转变’的指导思想,把企业工作重点切实转到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轨道上来。”技术创新的战略原则是:1.按照“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DEA模型,在投入指标中加入技术因素,测算了1996 ~ 2008年我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且对2009年、2010年的各项科技投入要素做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只有1996年、1997年、2003年、2008年4个年度达到DEA有效,平均效率为0.83,低于平均值的年度占50%以上,整体来说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待提高.本文进一步将整个时间段分为1996~2002年与2003 ~2008年2个时间段,经比较,综合效率平均上升了8.65%,纯技术效率平均下降了4.52%,规模效率平均上升了13.32%,但规模收益由递增变为递减,所以在增加各项科技要素投入时更要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以江浙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悖论”为切入点,提出区域技术创新所引致的效率涵盖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在分析和比较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揭示了其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并解释了“效率悖论”。笔者认为,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效率对于技术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DEA模型对2007-2019年中国大中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9年大中型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保持较高水平,2007、2011、2013、2018、2019年综合技术效率达到DEA有效,2014-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从市场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创新构思、规划和决策开始,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等多个环节的能力综合,它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同时对技术创新的成效起决定性作用。 航天科工集团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是《中国航天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战略选择不当、创新管理不系统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三大难题。培育创新能力,正确制定和选择创新战略,加强创新的系统化管理是我国国有和民营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提高创新效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5.
现有文献主要从区域、产业和企业等层面探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本文针对建设工程项目独特性和创新性特点,分别从工程过程管理和组织行为视角分析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确定效率评价的构成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技术创新能力动态模型。同时,将动态模型与DEA 算法结合,完整给出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方法。同时,以8 个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得到各项目技术创新效率值及排序;并选取3 个关键要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专利工法申请量是提升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将为管理者提升项目管理绩效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和讨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且规模效率较低是抑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政府R&D资助、企业利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企业规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本文将各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划分为4种模式,各地区可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运用DEA-最优分割聚类法对中国28个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水平较低,高技术制造业比传统制造业效率更低,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利用率低,产学研合作效率低,专利申请数不足.最后,提出改进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阐述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基本原理;其次用SPSS软件对创新投入能力指标和创新产出能力指标进行了筛选,并将DEA方法用于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分析研究中;最后应用此方法,选取适当样本,对西安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效率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而且为企业高层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相应的决策支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力。因为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基础的战略的建设。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又必须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次上进行,同时要形成若干规范一代又一代的建设。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不断修正已有规范。根据国情提出如下规范建设。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规范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正由政府转向企业。企业如何才能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并不断提高能力呢?首先,是它的基本规范建设。我们初步认为它应具…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各省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和区域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建立指标,对环渤海4省、2市和1个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环渤海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