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是联邦德国经济部卡特尔局的一份工作文件,对联邦德国竞争政策的由来和历史发展、《反对限制竞争法》及其在西德“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能与政府的相应政策作了权威性阐述。西德二战后一直奉行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原则,对如何在市场机制中充分展开合理竞争,维护市场秩序有一系列经验。本文能使我们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竞争方式,使我们对竞争的理解从中国目前的原始商品经济式竞争与官商垄断式竞争的混合体中升华出来;还可使我们学会在市场机制中政府应当如何组织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以及创造一个正常而又活而不乱的市场环境。文件原名《竞争政策》,共两万多字,受篇幅所限,这里改写部分重要内容刊登。译者王忠明,国家计委处长,现在西德进修。  相似文献   

2.
刘国芬 《经济师》2006,(7):45-46
德国经济在二战后的迅速恢复是有目共睹的。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Erhard)领导的经济改革的有效实施,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至20世纪60年代,德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学界和社会各界多把战后西德的经济成就主要归因于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文章重点分析德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内在原因———弗莱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并从中提炼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斯·韦伯(1864—192O)作为西方一代思想大师,其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就经济学方面而言,最能体现他的学术精粹的是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4—1905)、《经济与社会》(1921—1922)和《世界经济通史》(1923)等著作中所探讨的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分析。其论点曾引起西方学术界的广泛研究,但我国经济学界尚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鉴于此,本文力图根据他的有关著述和有关的历史背景,评论他的著名论点。  相似文献   

4.
一、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理论对政府配置资源的论述“外部性”英文词的原型来源于剑桥学派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年写就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出现的“外部经济”。到了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学生、公共财政学的奠基人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庇古全面接受了马歇尔提出  相似文献   

5.
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保罗·罗默的工作对经济学领域来说是如此重要,因而只有39岁罗默已为赢得诺贝尔奖打下了基础。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称罗默“可以被认为是80年代最有影响的理论家。《经济学家》杂志曾指出,在未来的岁月里,“罗默先生的方法很可能构成主流思想的基础。”保罗·罗默建树了什么业绩呢?他把经济学界大大地震动了。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经济学知识。正如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他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原理》中所指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时已夜半,窗外细雨淅沥地下着,人们大多已人梦乡,我独沉浸于一本书的内容中而了无睡意,思绪还不时地回到现实中。我读的是马克斯&;#183;韦伯《经济与社会》中论法理型权威的一章。马克斯&;#183;韦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生活年代略晚于恩格斯。他毕生从事的主要学术工作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传统社会是如何步人现代社会的,这也就是后来的现代化问题研究。韦伯最负盛名的著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此书上世纪80年代翻译出版后曾风靡我国学术界。他还著有《儒教和道教》,专门论述中国儒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经济与社会》则是他理论社会学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8.
读书     
<正>《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企业家才能》主编:[奥]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之可能性展开了一场大辩论。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家们卓越的理论洞识,在学科内外都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本书是当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重要著作,是对米塞斯企业家才能理论和哈耶克知识理论的拓  相似文献   

9.
刘亮 《资本市场》2006,(3):104-10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他不顾风险,亏了再赚,毕竟技高一筹,最后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0.
一 关于“区域”一词的经济内涵,自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nen)以其著名的《孤立国》揭开区域经济研究的帷幕以来就存在分歧。以后经过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丹尼森(S·R·Dennison)、费特尔(Frank A·Fetter)、奥林(BertilOhlin)和廖什(A·L(?)sch)等人的努力,区域经济学正式建立起来,但对“区域”一词的内涵仍未达成共识。 在《孤立国》一书中,杜能也曾谈到工业布局问题,但他的区域观念主要是农业布  相似文献   

11.
据联邦德国《世界报》1986年6月12日报道,海德堡德国肿瘤研究中心(DKFZ)理事会主席哈拉尔德·苏尔·豪森教授,因对研究“某些乳头(状)瘤病毒与生殖器肿瘤关系”方面有重大发现而获得美国大通汽车公司肿瘤基金会授予的查理斯·圣·莫特奖金(10万美元)。豪森是获得这项奖金的第一个德国人。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对象与性质,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由社会实践所规定的,并在其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崎岖的道路和尖锐的斗争,形成了各种学派和不同观点。一、欧美统计学界 (一)政治算术学派的观点当十七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在上升的时期,英国产生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思潮的政治算术,标志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诞生。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马克思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是统计学的创始人。配第认为社会生活领域存在着客观的规律,主张“用数字、重量和尺度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只进行诉诸人们的感觉的议论,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的根据的原因。”(威廉·配第:《政治算术》第8页)可见他主张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科学与社会》2003年春季刊上,杰里·哈里斯和威廉·鲁宾逊发起了“跨国统治阶级形成主题”的讨论。他企图解答有关美国霸权主义和跨国竞争的问题,他对“全球化”、“信息资本主义时代”、“新生跨国资产阶级”等提出了看法。他说,全球化是新生跨国资产阶级的议程,不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图谋。过去,在北半球形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资本主义模式,现在正在形成一个全球资本主义模式,这个模式不是美国化,而是三个模式的综合。《科学与社会》有关“跨国统治阶级形成”的专题讨论导致了不少令人振奋的、有见地的回应,回应中提出了一些有趣…  相似文献   

14.
《致命的均衡》一书的作者马歇尔·杰文斯是笔名,一眼看去即知是两大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威廉·杰文斯的结合。前者于1890年发表划时代著作《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后者则被称为“边际效用理论之父”。其实,本书真正的作者是威廉·俾烈特、E.M.史蒂芬(三一大学杰出经济学教授)、肯尼斯G.艾辛格(维珍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三人小组。《致命的均衡》是一本展现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手段的小说。该小说题材和内容具有丰富性和交叉性,是一本创新的经济学读物。作为美国百所大学经济学系指定的课外必读书目,该书巧妙地把…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指出亚·斯密的错误教条及其在再生产问题上引起的矛盾列宁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曾指出,要阐明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学说,就应从亚·斯密谈起。“因为这个问题的错误理论是他创立的。在马克思以前的政治经济学中,这种错误理论完全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为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品实现问题,在《剩余价值学说史》和《资  相似文献   

16.
“斯密问题”自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提出,已争论了二三百年,至今尚无定论,但如果把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结合起来考虑,把他的哲学和经济学思想看作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来探讨的话,“斯密问题”其实并不存在。本文对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斯密问题”的源起及存在的意义,指出其对我国构建市场经济伦理制度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印度政府在巩固印度的民族独立,在促使印度走上独立发展经济道路上作了巨大的努力,但是,印度政府的政治路线和经济政策,以及正在实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等,是否标志着印度正在沿着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前进呢?苏联经济学博士,姆·鲁宾斯坦在苏联“新时代”杂志1956年第28期及32期连续发表了“论不发达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及“再论不发达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两篇论文,企图分析印度正在采取的发展经济的形式。他认为印度有可能使它在国内一切进步力量密切合作的情况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阿约艾·高士在印度共产党杂志“新世纪”月刊1956年第10期上发表了“论印度的发展道路”一篇文章批判了鲁宾斯坦的这种论调。  相似文献   

18.
<正>一种经济,只有根据社会角色以及构成它的各种单位在规模方面和相对权力方面的不平等梯次分布,才是可以想象的。 在整个西方,市场经济的逻辑受到了计划经济逻辑的修正。 ——弗朗索瓦·佩鲁 在方法论上,可以将经济制度概括为两种纯粹的模式——完全集中的中央计划效济体制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国家以及日本与西德的经济现实已经充分证明:现代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比这两种体制更具有实践的可靠性:它在更广泛的社会性、计划性以及经济运行的更加自如上远胜于上述两种单一的模式。 可以视亚当·斯密和詹姆斯·穆勒为现代市场经济实践的理论先驱。而国家干预的思想却真正肇始于弗里德希·李斯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他的故乡有一位威廉·罗雪尔又尽可能地使之发扬光大,但对这一思想的第一次完整的表达,却是由英国的凯恩斯勋爵完成的。尽管凯氏并不生活于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时空中,但他对最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全过程了若指掌!其理论在世界范围里的通行正在于这两个条件,而这两个条件也必然地成为他的理论的最后归结。  相似文献   

19.
海茵利希·冯·皮勒尔先生是德国最大的私营企业——西门于股份公司老板,因此他在德国工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与他谈论了德国经济、市场的全球化,以及亚洲经济的腾飞。皮勒尔先生充满自信地说:“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在全球竞争中站住脚,但是,成功决不能靠吃老本”。海茵利希·封·皮勒尔1941年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后在德国洪堡大学攻读法律和国民经济学,获法学博士和国民经济学博士学位,1969年起在西门子公司任职,1989年任公司动力生产部门理事会主席,1990年为中央理事会理事,1992年起出任公司董事长。他对东南亚地区尤感兴趣,同…  相似文献   

20.
刘新军 《经济问题》1993,(10):18-20
本文着重介绍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仅“主义”之差的西方经济理论——社会市场经济论。并作理论上的鉴别和借鉴分析。(一)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介绍本世纪30年代后期,几乎在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同时,以哈耶克(Hayek)为代表的经济新自由主义诞生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便是该流派的一个分支——西德新自由主义学派(又称弗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